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淑华 《辽宁教育》2002,(12):31-32
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诞生既适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发展趋势,又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一、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1.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这一课程首先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孙新良 《科学课》2009,(8):18-20
小学科学课程与科技创新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利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开设科技创新兴趣活动小组等方式,整合小学科学教学与科技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学生的社会实践、科学实践和生活实践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自主选择、直接体验、探究学习为基本方式,以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个性品质培养为基本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有诸多区别于传统课程的课程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科技素质,烟台市自 1997年以来,在全市开展小学科技教育改革实验,收到了较好效果。   根据小学科技教育实际和实验假设,烟台市把小学自然、劳动、科技活动合三为一,构建一门科技综合课程。它以科技活动项目为主线,以科学、技术、社会 (STS)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论为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在课程计划方面,各实验学校开设小学科技综合课程,不再开设单列的小学自然课、劳动课和科技活动课,国家和地方用于上述三门课的课时用于统一规划小学科技综合课程。在教材结构方面,以科…  相似文献   

5.
在基础教育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的重要教改举措。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在师范院校创办“科技教育”专业是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合格师资的重要途径 ,并对“科技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建设和完善实践教育体系,突出高职创新教育重点重视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特色,高职学院应该确定“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原则,采用“教学工厂”和综合科技教学环境等先进教学观念,建设和完善实践教育体系。1.分层次构建实践教育体系实践第一层次,让学生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具体工艺与技术设备,初步学会选材料,了解制作对象的结构、工艺、性能,了解常用技术装备,通过操作实践,增强基本操作技术。实践第二层次,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实践中心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任务,通过规范、系统的单元实验、课程设…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师们的眼中是一门软课程,极有可能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大暗点”。厦门市松柏中学本着务实、创新的精神,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新思路:一方面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拓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新形式;另一方面立足校园,设置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效率,进而形成以科技教育为主链的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育部教基(2001)17号文件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引发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向其他课程渗透先进的课程理念,凸显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实施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审视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基于提高学生“发…  相似文献   

9.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主要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加强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是课程改革。1998年10月,在省创造教育课题组的指导、参与下,“临淄教育创新体系实验区”正式启动。作为该项实验的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实验”和“小学提前开设外语实验”的课程设置问题,引发了我区小学课程的综合改革,由此,《临淄区教育创新体系小学课程方案》应运而生。 在小学课程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力求从课程的观念、形式、内容、学习行为四个层面上进行突破,从而建构课程创新体系,还给学生创造空间。 一、在课程观念的创新上,树立大课程意识,拓展学生创…  相似文献   

11.
《北京教育研究》2004,(6):F004-F004
学校大办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教育教学改革,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家庭教育指导课”、“社会实践活动课”等多种特色课。开设了“美术、音乐、书法、科技”等多门选修课,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处于全区前列,近年来,有千余名学生在全国、市区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清华、人大、政法、南开、复量、浙大等全国一流大学均有怀柔二中的学子。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13,(4):52-53
新光中学创造与探索实验室,与校本课程“创造与探索”一同组成了学校鲜明的特色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验、制作、创造、探索的平台,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得科学知识,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造与探索精神。崇明县新光中学是一所地处远郊的普通农村初中,以“小发明、小探宄、小制作”三小活动为抓手,推进创造教育是学校的教育特色,学校是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校、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中小学“创造发明重点学校”、市“知识产权试验学校”和县“科技教学特色学校”。2003年开始,学校承担中央教科所“创造教育课程化推进研究和实践”的教科研项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实践,在理论上有突破,实践上有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之中,从而使这门课程成为新课改的亮点。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河北省把这门课程进一步定位为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突出了它的创新特色,赋予了课程更高的要求。全新的课程有很广阔的探索开发空间,它对教育管理者和学校、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链接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专门的创造教育系列课程、学科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创造性品格,十分必要。但要使学生具备旺盛持久的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拓展学生创造的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创造性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包括科技发明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活动、创造活动竞赛等。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可以是科技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观察、小实验活动,也可以是琴棋书画、航模、体育等专项兴趣活动.还可以是艺术画廊上的随意挥洒,配画文中的自我发挥以及“一周一设想”、“我来当校长”等少先队活动。这一切重在参与,重在实践,重在给学生一种经历,培养其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和要求学生多接触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是锻炼学生创造才能的必要环节。山东的做法是,让学生尽早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把知识应用于社会,从而培养其实践能力。一是建立专门的实践基地,如青岛市李沧区建立了素质教育实验基地,集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磨难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取得显著效果。二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让他们自己  相似文献   

16.
<正>南宁市秀田小学五象校区着力打造“多彩教育幸福育人”特色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将科技教育作为打造特色教育的亮点,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目前开设有机器人编程、航模、车模、科幻画等科技社团。学生们通过科技实践活动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科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对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一、开设创造教育课程根据创新教育的需要 ,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技法训练”等课。各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编写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创新教育教材。通过开设创新教育课程 ,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格等方面的教育。二、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出真知 ,这是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证明了的普遍真理 ,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校特点,通过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各种丰富的课程资源及科技实践活动丰富有趣的学习方式,大力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手工制作、科普宣传、科学小实验、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拓展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空间,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57):15-16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是当前教育的主要话题之一。针对初中生来说,综合实践活动在帮助学生创新思维、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近些年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开设模型制作课程更能够体现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对此本文以初中生的模型制作课程为例,探析综合实践活动对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结合自己长期的实践与相关的文献研究提出一种培养策略,为今后的教学实践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朝土 《教学月刊》2009,(12):43-44
学校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旨在为学生构建科技创新平臼,选拔和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学生参加“全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此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通删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门立足于实践、高度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