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这体现大教育家孔子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教育的朴素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它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各学科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就形式上讲没有固定和统一的模式,其主要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个性差异,本着由浅人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授以不同的内容。对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可以讲高深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不能讲过于高深的学问。  相似文献   

3.
对分类教学的认识分类教学,在理论上可以追溯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就是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同他谈高深的学问。孟子继承发扬了孔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孔子在几千年就提出"因材施教"理论,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这样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一、认真备好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早在两干多年前,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就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他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等都了如指掌,并据此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也常有不同的回答。孔子的因材施教的主张,是一条宝贵的教育经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柳斌同志在《三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所说:“转变教育思想应着重提出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可见因材施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学生发展个性和养成健全人格必须遵循的一条很重要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6.
朱耀儒 《陕西教育》2003,(10):12-12
“因材施教”是孔子提出的教育方法。他在《论语.雍也》里说:“中民以上,可以语上也;中民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这里孔子的本意是说,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两千多年来.“因材施教”作为教育工作的一条原则,旨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之所以在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就在于这个方法是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要求教育者既要做好优等生的工作,也要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教学方式中有个特别重要的方式就是"因材施教",在古代,孔子就用他的自身实践向我们证明这个方式的效果。"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而要做到这点,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优势、劣势,各自特点。教师应该在学生身上下更多工夫去了解,不仅知其长,而且知其短,这样我们才可以做到培优辅差,提高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很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说 :“求也退 ,故进之 ;由也兼人 ,故退之。”即冉有平时胆小怕事 ,因此鼓励他要积极去干 ;而子路过于胆大鲁莽 ,因此要他慎重些。宋代大儒朱熹把孔子这一教学经验概括为 :“夫子施教 ,各因其材。”何谓“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因材”,即对学生的了解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灵活地给予不同的教育 ,使之各取所需。一、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对症下药孔子的教育理论、方法是成功的 ,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源泉。他主张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对不同智力与发展水平的学生授…  相似文献   

9.
我们学习孔子教育思想的目的是领悟和提取其中合乎时代性的思想,并且将它们运用于教育实践之中。关于孔子的因材施教以及素质教育的论述颇多,然而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讨论较少,本文针对素质教育谈谈孔子教育实践中蕴含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及其两者的关系。一、因材施教的事实依据和客观依据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效果说明了因材施教的正确性,是因材施教的事实依据。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实践显现于孔子在春秋时期兴办私学、教授诸生的实践之中。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的因材施教,正是在“知人”的前提下进行的。在“知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分类教学是一种基本教学方法,其核心是自孔子以来传承数千年的因材施教和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原则。承认差别,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方法是分类教学的特点。分类教学既可以体现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也可以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作文分类教学是针对学生实际,从教学目的的确定、作文辅导和批改各个环节上的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1.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也是我国传统的教学原则,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学记》中写道:“教也者民善而救其失也。”在舞蹈教学中,因材施教是指教师根据不同身体条件,不同思想性格,不同志趣爱好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贯彻这一思想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求我们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要求我们以“无错原则”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可在实际工作中不少老师却认为,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刘永恒 《教书育人》2004,(4M):32-32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是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立的。宋代学者朱熹把孔子这-思想概括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强调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如能力、性格、特长、原有基础等,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法,给予不同的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孔子总结的一些教学经验,例如因材施教原则,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孔子注重因材施教,重视了解学生不同的个性,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他能高明地概括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等等,并能根据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教导。从《论语》所记来看,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论语·颜渊》有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相似文献   

15.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开始根据弟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因而一生中培养了3000多名弟子,造就了72贤人,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长期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使学生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认识到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存在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所谓分层教学,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活力,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质。分层教学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孔子私人办学的目的是培养进入贵族统治阶级的合格人才——君子。孔子教育思想中构成君子的三条标准是“仁、知、勇”。因材施教是培养君子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方法,孔子的君子观以及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现代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继承和  相似文献   

19.
“因材施教”一词来源于孔子,宋代程颐和朱熹都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它不仅是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建立在承认人的智力,能力,性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的基础上。这种差异是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综合反映,而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智力的发展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说,学生的智力在客观上是存在着差异的,而他们的知识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20.
一、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孔子教育学生不倚老卖老,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而是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话语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孔子又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的设问启发很有意思。首先,他洞悉学生心理,知道学生个个才华卓越,抱负远大,但是没有人赏识、重用,所以免不了牢骚满腹、怨声载道。这种表现当然不符合孔子的“君子”标准,孔子曾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正是抓住这种现状设问,一下就问到学生心坎里去了。孔子这种立足现实、洞悉心理、循循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