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教材第82页叙述;“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任都督。”其下的小字又写道:“旧军官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立宪党人汤化龙作了民政部长。”那么湖北军政府是否就是旧官僚和立宪党人掌握了实权呢?湖北军政府的性质到底是什么?笔查阅了武昌起义的有关资料,从以下几方面可以说明湖北军政府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府。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 8 4页 :“用史实分析武昌起义取得胜利的原因。”《教学参考书》第 164页的答案提示提出了三点 ,却漏掉“最主要”的一点 ,而199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 12题 ,恰恰考这点 ,就是 :“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少“最主要”的一点$福建省永春侨中@潘贤铺  相似文献   

3.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写道: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由于起义与革命党主要领导人失去联系,“一贯仇视革命,在新军中多次破坏革命党人活动”的旧军官黎元洪,在起义士兵的逼迫下,就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可以想像,这样一个素与革命无缘、异常反动,又是被迫就任都督的人,肯定会对革命带来许多消极的后果。但从当进的形势看,黎元洪就任就督,客观上也起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61页:“建立了印度史上著名的莫卧儿帝国(1526~1857年)。”可见莫卧儿帝国的终结在“1857年”。但事实并非如此。课本第104页:“1857年,密拉特的土兵和人民率先发动起义,不久,起义军占领德里,拥立莫卧儿王朝末代皇帝为印度皇帝,成立了起义领导机构。”由此可见,“1857年”“莫卧儿王朝”仍然存在。《教学参考书》第237页:“1764年,莫卧儿皇帝向英国东印度公司投降,成为英国殖民者的附庸。1858年,英国女皇宣布直接管理印度,莫卧儿王朝才正式结束。”综上可见,莫卧儿王朝结束时间应为印度民族大起义时期内的1858年,而非1857年。课本第6…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1929年5月6日(阴历三月二十七日立夏节)的商南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边区的重要的革命起义之一,由于时隔已久,行政区划变动等原因,人们对这次起义的名称说法不一。据我所知,这次起义的异称有以下几种: 一、“商城起义”。见《大别山烽火》第107页及《历史教学》1983年第8期《商城起义的时间》。二、“太平山起义”。见《革命红旗万岁》第24页。  相似文献   

6.
《阿 Q 正传》第八章,假洋鬼子当众吹牛:“我是性急的,所以我们见面,我总是说:洪哥!我们动手罢!他却总说道 No!——这是洋话,你们不懂的.否则早已成功了.……”其中“洪哥”,新旧版《鲁迅全集》及其他各家注本,均注为:大概指黎元洪.我认为这样注释是很值得商榷的.理由如下:1、黎元洪原是清朝湖北新军中的一个协统(相当于旅长).他不是革命党人,从未进行过反清活动,更没有领导武装起义.相反,他倒干过镇压革命运动,甚至亲手杀害过起义士兵.武昌起义后,他当上了湖北军政府大都督,那完全是被革命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许多同学误以为改用黄帝纪元是由湖北军政府最早提出的,其实早在1903年5月,留日学生创办的《江苏》杂志第三期就取消了光绪年号,改用黄帝纪元(属阴阳历),以示推翻清室、恢复主权的决心,公开宣传革命。武昌起义后,反动的高级军官黎元洪被推举为  相似文献   

8.
关于湖北共产主义小组建立的地点 ,课本第 12 5页为“汉口” ,第 12 6页《中国共产党诞生形势示意图》为“武昌” ,第 12 7页《参加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表中“来自地方”为“武昌”。与课本配套的《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上册第 2 4页为“汉口”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地图填充图册》第 14页标的地点在江右 ,即武昌。到底是“汉口”还是“武昌” ?2 0世纪 2 0年代 ,武汉由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部分组成。湖北共产主义小组第一次会议是在武昌的董必武寓所举行的 ,并推选出负责人。湖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地点为“武昌”。另外 ,课本第…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 82页讲 ,武昌起义成功后 ,湖北军政府成立 ,“宣布废除宣统年号 ,改为黄帝纪元 ,……。”那么 ,“黄帝纪元”是怎么回事呢 ?课本注释说 :“1911年宣布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这又是依据什么确定的呢 ?黄帝纪元 ,是晚清学者刘师培提出的一种历史纪年法。刘师培 ( 1884~ 1919) ,字申叔 ,号左庵 ,江苏仪征人。 190 2年投身于“攘除清廷、光复汉族”的革命 ,撰写大量文章 ,口诛笔伐 ,成为著名的革命学者。他一度非常激进 ,自称是“激烈派第一人”。 190 3年 8月 ,他署名“无畏” ,发表《黄帝纪年说》一文 ,提出废除以帝王纪年的传…  相似文献   

10.
二而一     
课本第 3 3页《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简表》中 ,崇厚创办的企业名称为“天津机器局” ,前面第 3 2页《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也标为“天津机器局”。第 3 3页图下却注为“天津机器制造局”。同地一“局”两名 ,对此 ,讲课时教师必须说个明白。查《高级中学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书》上册第 71页解释说 :崇厚创办时企业称“军火机器总局” ;1870年李鸿章接办 ,改称“天津机器制造局” ;1895年又改称“北洋机器制造局” ,至 190 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由此可见课本第 3 3页选用的图为改称“天津机器制造局”后的厂景。当时企…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一册第 13 3页 :“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明确指出法国先于美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但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 66页却指出 :“18世纪末 19世纪初 ,法国一些纺织企业已开始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 ,其他工业部门也逐渐效仿。”第 67页明确指出 :“18世纪晚期 ,美国纺织业首先引进英国技术 ,建立工厂。”按历史时期一般的划分 ,应是一个世纪分为初期、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 ,显然美国先于法国而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高中与初中课本说法不一 ,让教师和学生怎么办呢 ?刘衤乍昌教授编著的《世界史》—…  相似文献   

12.
人教社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55页插图(见上图)明确写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而教材称为“中国人民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何谓“中国人民革命军”?笔者查阅有关资料,没有见到“中国人民革命军”这个称谓。  相似文献   

13.
一、漫画欣赏与精析漫画1:漫画选自1911年12月14日出版的《神州日报》。武昌起义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省份宣布独立,成立革命政权成为当务之急,此时,人们是“万目一的”盼“共和”。  相似文献   

14.
关于陈胜起义所建政权的名称,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陈胜果断地决定建立自己的政权,遂被推为楚王,国号‘张楚’”(刘泽华等同志编著的《中国古代史》上册第286页)有的认为“陈胜自立为‘张楚王’,分三路攻秦”(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第一册第100页),这两种看法,无论那一种都是值得商榷的。据《史记·陈涉世家》所载,“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即陈胜)。《史记·高祖本纪》中也有同样的记载,“秋,陈胜等起(?),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这里的  相似文献   

15.
课本第 10页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从此 ,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学参考书》第 2 2页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又是这样解释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 1840年鸦片战争到 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 79年 ,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既然…  相似文献   

16.
王问洋 《物理教师》2007,28(5):28-2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在“熔化和凝固”一节中指出“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在教学中教师出现了两种理解:第1种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203页有一道选择题: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时期,四川各地先后爆发起义并建立了多个军政府。尽管军政府的人员构成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四川革命党人的积极推动下,均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平定了兵变与各种骚乱,巩固了新生革命政权,恢复了社会秩序,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同时,由于军政府在革命中采取了较为正确的对外政策,注意对在川外人生命和财产的保护,从而赢得了各国驻川领事与外人对四川辛亥革命的同情与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来自国外对革命的阻力,也改变了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旧有形象。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材中的隐性问题及其价值张西河在历史教材中,存在着两类问题:一类是显而易见的、有现成答案的,被称之为“显性问题”。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中,“兴中会的成立和广州起义”、“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中心...  相似文献   

19.
语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全国职业高级中学“八五”规划教材《数学》(通月本下册)的《作业册》第12页中有一个习题是: 有一个长方体,它的三个面的对角线长分别为5,12,13,求长方体的对角线长。 这一问题本身是错误的:所给的三个面的对角线长不能构成长方体。可是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第52页却将错就错地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20.
课本第 15页以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 ,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应是 185 6年 10月至 1860年 10月 ;而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则是在1860年 11月。这样 ,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则不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因此《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第 3 1页练习题第一题的答案就不应把中俄《北京条约》列入。中俄《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吗?$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尹国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