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每次上课前都认真研读课文并精心设计教案,我设计的教案虽说不上经典耐读,但却也详细有加,每个教学环节都安排得井然有序。上课时我一般都按照教案上的流程把必要的课本知识一丝不苟的传授给学生,我总以为这是成功的教学,这样精心设计的课能让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但在上完《陌上桑》一课后,回忆起整个教学过程。我却发现上得最精彩、学生最投入思考并主动回答的环节并未在我的教案的预先设计中,这一发现引起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好!这节课太好了!我觉得,这几天听下来,这节课最好!学生热情多高。""是的,我也有同感,这节课不但设计精巧,而且情感丰富,语文味也很浓。学生学得也主动。""说实在的,她平时上课只一般。她是不是模仿了别人的教案?""是模仿的,我在杂志上看到过类似的教案,几乎差不多。"  相似文献   

3.
丁如许 《班主任》2011,(4):36-37
若要提高班会课的有效性,需要加强对班会课教案的研究。我曾经听过不少班会课,也与不少优秀班主任研讨过怎样上好班会课。在交流中,对于我提的问题:"你写班会课教案吗?"不少老师的回答是:"不写!"上班会课不写教案,是因为课比较好操作,已烂熟于心;还是因为没有时间备课,来不及写?或是因为课比较简单,不值得写。理由可能有多种。但我  相似文献   

4.
在执教<说勤奋>这一课时,经过查找资料,我编写教案A进行教学,课中预设与生成奏成了不和谐的一曲.原因是我在备课中没有先"备学生",针对课中的缺失我再设计教案B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课堂的高效、精彩,教师往往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把教学预案设计得很"完美",不给学生留下任何出错的空间。但即使这样,依然挡不住"意外"的频频袭击,这不,今天我又碰上了:今天市教研员罗老师和区教研员宋老师一起来教学视导——听课,我上的是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我的好习惯》这一课。当然,和很多老师一样,课前我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自认为设计完美,且教案也早已熟记于心,  相似文献   

6.
正三年前,我有幸跟随吉春亚老师的课堂三个月,每天听一节课,享受着吉老师给我们精心准备的精神大餐。当然,老师也提供给我们实践的机会,有时说课给她听,有时上课给她看。每次上课前的教案,吉老师至少会指导我修改三遍后才能走进课堂。印象最深的就是跟随吉老师学习上《金蝉脱壳》一课。我谨记老师"教学设计要一线串珠"的教诲,抓"神奇"一词来设计教案,整堂课通过品词品句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感悟金蝉脱壳的"神奇"。正当我自信满满地将"作品"交与  相似文献   

7.
因为疫情,我好久没有听课和上公开课了,眼看着办公桌上打印出来的赛课通知,总有一种"跃跃一试"的冲动。从事教师职业未满三年,我行么?思前想后,我决定试一试,得不得奖不是很重要,就当是一次锻炼吧,我还可以趁此机会多多向师父请教呢!于是我选内容、设计教案,就这样七手八脚地开干了。一、心里得先装下学生我拿着准备好的课本和教案,信心满满地来到师父的音乐教室。"师父,我想让您看看我准备的教案!""说给我听吧!"师父说。  相似文献   

8.
赵洁 《教书育人》2007,(9):15-16
一年来,为了完成"高中新课程阅读教学创新研究"课题,我听了很多课.我从中发现,教师一般能够依照新课程的理念实施课堂教学,能够给学生合作或探究的机会等.但是,随着听课越来越多,我发现,很多教师在用同一个教学设计、教案或者同一份试题上课.如今,发达的网络可以在一天之内让东北教师设计的教案传遍大江南北,也可以在一天之内让海南的一个课件用于新疆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祈晓健老师的《定点跳远》体育课,是我们这次远程培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开始接触并观看课的视频,感觉这堂课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如果说"定点跳远"是田径类教材,那么我最初的想法就是"田径模块跳远单元"还可以这样上?带着这个问题,我对照着视频里的教学步骤与方法,开始了实录教案的编写。当我完成教案,才体会到祈晓健老师在《定点跳远》课上的匠心独运。正如祈晓健老师所说的,上田径课对学生来讲是枯燥的,累人的,无趣的;上跳远课离不开"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三种跳远模式;而"助跑、起  相似文献   

10.
陈炜 《江苏教育》2012,(27):55-57
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教案检查是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老师们会通过课前认真备课并编写教案,对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教学步骤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但部分教师对于"课后反思"疏于认真对待,有的教师一学期课程结束了,教案中"课后反思"项目是一片空白,有的教师草草数语以应付学校检查。作为已从教十多年的教师,在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的过程中,本人深刻地认识到课前备课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更有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积累  相似文献   

11.
一、缘起:我们需要怎样的"集体备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业务管理上普遍存在只重形式,只抓表面,不注重过程、不注重实效的情况.推行"集体备课"开始一段时间,老师们都能做到相互交流、探讨,可后来为了"省事",往往是"你按资料抄写的教案复印一份给我,我按资料抄写的教案复印一份给你".你备你的课,我上我的课",失去了集体备课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ZI课《古诗两首》,第一首便是《古风》。以下是我的一点教学心得。 一、关于诗的题目 诗的题目是《古风》,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案》(以下简称《教案》)简单地解释为“‘古风’...  相似文献   

13.
教了多年的学,说了许许多多,写了多年的文, 也发了不少,的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书山有路但学 无止境,在这无法无境之中教学研究始终是我的最 爱。我的教学科研之路是 从平实的教学实践中行走,发生的 我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通常备一节课,我会 通读所有能够找到的涉及这节课的资料,进行认真 研究,再写出教案。按"读--研--写"程序进行备 课。因此,往往截取一节课的教案中的某些片断,实 际上就构成一篇教学研究论文。如"卤素"这一章,我 通过阅读氯气与水的反应,分析氯水中的化学平衡 和电离平衡,然后精心写出了教案,在进行教学以 后,我切出氯水部分,取了一个名字《特殊的混合 物--氯水》。  相似文献   

14.
<正>我曾经参加过这样一次赛课,课题是《摆的研究》。我研读了教材、教参,明确了本节课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即在摆长、摆重、摆角三个因素中,哪些因素影响了摆的快慢?我沿着预设好的教案试上了这节课,没想到看似有条不紊的教案到了课堂上却搞得"天下大乱",结果此课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就可想而知了。课后我静下心来,结合自己课堂上忙里偷闲的观察,进行了深  相似文献   

15.
谈课堂生成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有重视备课的好传统,许多老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并按着教案上课.但是,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这是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缺憾.  相似文献   

16.
<正>上一堂课简单,上一堂好课相信也不难,但要我们教学生涯的每一堂课都是好课却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今天我就来探讨一下怎样上一堂好课。一、备课要有针对性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对症下药"。课前只是苦研教材和课标,照搬特级教师的教案。尽管课的内容准备得很充分,但却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环:了解学生。而只有在了解学  相似文献   

17.
武术界有"十年磨一剑"之说,教育(学)界就应有"十年磨一课"之说,甚至听说过一辈子备一节课之说。备课(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是每位教师每天要面对的"三部曲",小学数学教师一年大概要上200多节的"家常课"。毋庸置疑,有效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所谓的"有效",浅显地理解就是备课时备的东西能用上,让教师更从容地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但备课绝不等于简单地写教案,也不是机械重复地"拷贝"教案,更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在山东省重点课题"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课题研讨会上,我执教了二年级"山水田园组诗"诵读课。30分钟时间里引领着学生读背了3首山水田园诗,学生或读,或唱,或写,或画,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反思本节课的磨课过程,我最突出的感受是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一、改变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学有所得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加之古诗的语言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因此传统的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陈旧和保守,教师总是习惯做"加法",不懂得做"减法",唯恐讲得少、讲不透,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而事实上,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更重要。《义务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精心编写设计复式班教案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保证。课前认真备课,写好复式教学教案,一方面可以保证教学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顺利进行,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钻研教材,吃透教学大纲和理解教材内容。下面介绍我十五年来在复式教学中,采用过的一些复式教学教案。  相似文献   

20.
王燕 《考试周刊》2014,(35):140-140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倡高中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促进高中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教案教学单向性、封闭性强,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高中生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为了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积极尝试把传统的"教案"变为指导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学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