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代潮汕教育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地方文献记载,唐代大历十四年(779)常衮贬潮州而兴学校,潮汕文化教育的历史一般说来是从此时开始的。40年后,韩愈在潮州请置乡校,捐出俸禄作为举本,延引赵德充任师资,以兴恺弟之风,对潮汕古代文化教育有着更深远的影响。宋元间潮州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府县设置儒学之外,宋时建韩山、元公二书院,元代复增得全书院,应试学子,曾多至万人。文风之盛,为他郡所不及。明清两代,潮州的文化教育日臻鼎盛。府县懦学规模扩大,书院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社学、义学的兴办,使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肇始于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科学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反叛,初步动摇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力地冲击了以科举制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培养了时代所需要的科技人才。同时,洋务运动时期的科学教育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最初阶段,科学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完善。  相似文献   

3.
清末,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处于新旧交替的变化之中,一些封疆大吏以“中学以体,西学为用”为宗旨,提倡向西方学习,重视教育与人才培养。袁世凯在清末大力推广新式学堂教育,力主废除科举制度,积极规划学堂管理,是清末教育改革中颇有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教育近代化开始于清末新政时期,期间卓索图盟盟长贡桑诺尔布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成果显著。贡桑诺尔布对近代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创办了崇正学堂、毓正女学堂和守正武学堂。在他的努力下,蒙古东部地区开始了它的教育近代化历程,包括建构了新的教育体系,促进了蒙古族人民的思想解放,社会风气发生了重大变化,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  相似文献   

5.
6.
学堂乐歌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随之涌现出了很多音乐教育人才,他们编撰了大量儿童歌曲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本文重在把学堂乐歌与现如今的音乐教育进行比较,梳理分析,从音乐教育角度和音乐审美角度去思考“学堂乐歌”给我们现行音乐教育带来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丹 《文教资料》2007,(21):124-126
清末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书院的积弊也日趋严重,在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中,书院的改革势在必行。戊戌变法时期和新政时期的书院改学堂顺应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清末湖北绅士在近代文化教育体制兴起的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创办各类新式学堂,推动了湖北近代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初,在变法维新思潮影响下,随着我国新式学堂的设立,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也逐步兴起,学堂乐歌作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新风尚应运而生。本文就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发展经历、内容和形式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教育机构名称的改变,反映了教育观念牵教育制度的变革。民国元年改学堂为学校这一历史事件,是中国传统化和外来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演进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教育观就是对教育活动的目的、作用、方法、教育者、教育对象、内容等要素及相互关系和属性的认识,它体现于教育活动中并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洋务学堂突破了传统教育观的范畴,坚持教育与需求、实践及科研相结合,保证人才的适用性与专业性;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增强教学实效性;强化考核管理,保障教育质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阎锡山作为一个对山西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对建立山西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经济、交通、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基础,都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他执政山西的三十八年当中,他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形势,力主打破旧的不合理的封建传统,兴办现代实业和现代学堂,为二十世纪山西的工业和教育进入现代社会做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实业教育主要不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靠强烈的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22年,壬戌学制正式以“职业教育”一词来取代“实业教育”。“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并非名称的简单转变,两者在教育宗旨、教育目的(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开设、办学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等方面有显著差异,体现出中国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的不同历史使命和不同的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4.
所谓朝鲜时代的女性教育只是在家庭中学习一些封建伦理道德或生产技能,然而,随着传教士的不断涌入,不仅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设立了韩国近代的第一所女性教育机关——梨花学堂.本文试从梨花学堂的招生管理、教育内容等方面来分析韩国开化期基督教女学校的教育特征及对韩国近代教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所谓朝鲜时代的女性教育只是在家庭中学习一些封建伦理道德或生产技能,然而,随着传教士的不断涌入,不仅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设立了韩国近代的第一所女性教育机关——梨花学堂。本文试从梨花学堂的招生管理、教育内容等方面来分析韩国开化期基督教女学校的教育特征及对韩国近代教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改良派,为实现救亡图存、兴国富民的政治目的,倡导和重视女子教育。在改良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先进妇女开始觉醒,女子学堂陆续创办,女子留学渐成风气。  相似文献   

17.
在晚清末岁,新式学堂的兴起和旧式私塾的没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有竞争、并存和融合的一面。阿里克谢耶夫1907年在中国北方的游记,生动地再现了新教育和古典教育的实际样态、生存状况,对我们想象和反思晚清的教育状况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北洋水师学堂是近代中国众多军事学堂中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一所,它采用西方先进的教育方式、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培养出大批有影响的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19.
福建船政学堂是我国第一所成效卓著的高等实业学堂,其办学思想明确,培养方案务实,专业设置合理,工学结合紧密,学规整肃严厉,育人精益求精,高职特色十分鲜明.  相似文献   

20.
袁世凯与清末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凯在清末力主废除科学制度,大力推广新式学堂教育,积极规划学堂管理,是清末教育改革中频有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