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日常生活中,有一样东西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身边,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家里,边吃饭边从电视中看着声、色、形兼备的它;在学校,宣传橱窗、黑板报上有它的身影;在路上,广播里传来它的声波……它就是消息。因为它,"家事国事天下事"充盈于耳,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立  相似文献   

2.
邓倩茹 《新作文》2013,(4):15-16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汪国真那是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学校操场上放映露天电影《幸福的向日葵》,要求父母陪同孩子一起观看。我提前打电话给妈妈,提醒她一定要来学校看电影。下午放学后,我就在学校里边写作业边等妈妈。离电影放映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家长们就陆陆续续来到了学校,和自己的孩子边说边笑走向操场。我在人群中急切地搜寻着妈妈的身影,可始终没能找到。时间  相似文献   

3.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新闻,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新闻。其中消息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新闻文体,它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迅速及时地向人们报道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初二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习作,就要求同学们写一则本地或本校消息,并将本单元所掌握的有关消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来。  相似文献   

4.
一月考临近,历史老师给我们整理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边说边写,不一会儿,就写了满满一大黑板。同学们都在底下拼命地抄,还不忘听着老师随口说出的重点,写在旁边。  相似文献   

5.
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老话题。多年来,我们习惯了边读边写,读后学写。这背后当然有它的学理依据,那就是在模仿中习得,在模仿中创造。读后写,我实践了十几年,我认为其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学理上来分析一下。读后写,就是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体悟文本的表达范式后,再仿着课文的表达范式,结合自己的生活,仿照着写,抑或依据文本的空白,进行想象的写作训练。如学习《詹天佑》一文,体悟其总分的写作范式,学习  相似文献   

6.
早晨的校园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群山之中,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早晨,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给校园披上了淡淡的金光。走进学校,左边的围墙上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操场边有一排高大的树木,绿色的叶子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教学楼上竖立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红旗在微风中轻轻飘扬。  相似文献   

7.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学校党支部办公室里坐着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同志,戴着老花眼镜在认真学习。边读着,边划着,边思考着,不时地还翻开笔记本写着。这就是学校党支部书记陈涛同志。每天早晨学习已成了陈涛同志的习惯。同志们发现,冬天,他的办公室第一个亮起了灯;夏天,又是他的办公室第一个打开了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森林里,住着许多美丽的蝴蝶,它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天,蝴蝶女王对大家说:“再过几天我们要举行选美比赛,大家好好准备。”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开始精心打扮自己。这天,小花蝴蝶来到清清的泉水边梳妆打扮,忽然,它看见一只住在泉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言学习中听、说、读、写这四大基本能力的水平,都可以直接从一篇作文中体现出来。作文来源于生活,又艺术的再现生活,它既是我们在文学领域对生活的一种艺术表达,又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但现阶段来看,作文的教学成果并不乐观。这一情况在农村学校体现更为明显。本文将就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同学》2007,(2)
同学们,还记得刚开学时教学楼上的一条横幅吗?上面写着“欢迎同学们回家”。校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我们与它朝夕相处,它就像我们的家一样,相信大家都对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吧!可是,在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家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  相似文献   

11.
Money     
没有它就等于没有了生存的权利,追求它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意义,拥有它就等于舍弃了生命的真实。是什么如此厉害?是Money——钱——因经济发展而生,曾被人类主宰,现在又主宰着人类的东西。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又扼杀了真实、善良,甚至是生命。为了争夺它,人类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战争不断,死伤不断。记得有首歌中是这样写的:Money,Money,Lie for it,Spy for it,Killfor it,Die for it.钱可以使人把左边的脸皮揭下来贴到右边,一边没脸皮,一边二皮脸;钱可以使人欺骗家人朋友如家常便饭,而把那一份真实轻易丢弃;钱可以使人没有人生无…  相似文献   

12.
英国的道路就像起伏的波浪,茂密的树林静谧地陪伴左右,空气中也流淌着触手可及的绿色,我们的车经常掩映在绿树丛中,犹如徜徉在神话世界。下车的时候,我们都不相信到了学校:没有围墙,没有装腔作势的传达室,没有“教学重地,闲人免进”的板着面孔的牌子。我们好不容易才在绿树丛中看到了一块不起眼的木牌子,上面写着学校的名字,那仿佛不是在标示一个学校,而是在介绍一棵名贵而古老的树木——它就那样安静而自然地生长着,那么有亲和力。  相似文献   

13.
学习写消息1.参加班上或学校最近开展的某项活动,写一则消息。2.采访附近社区、厂矿或乡村组织的一次活动,写一则消息。(原人教版)提示:消息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消息的标题有单行标题(正题)、双行标题(正题+副题,引题+正题)、多行标题(引题+正题+副题)。引题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正题的作用是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副题的作用则是点明意义、扩大影响。消息标题的要求是:准确、生动、新颖。导语是正文的开头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明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出主题思…  相似文献   

14.
学习写通讯     
【设计思路】以学生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导入新课,并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明确通讯的特点以及通讯与消息的区别;最后针对学生的写作及生活实际进行深层次挖掘,彻底引导学生明确通讯与记叙文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写通讯。【导写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学习“学习写通讯”。在课前预习时,有几个同学提出教材里的范文是一篇记叙文。这几个同学的认识是正确的。但,是不是所有的通讯都是记叙文,我们平常写的记叙文算不算是通讯?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以及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并学着写一篇通讯。二、寻找依…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进行语文学习。语文素养并不单单指掌握语文的知识体系,也并不仅仅指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几种能力,它包含着更广阔的内涵,从品德到情感,从思维到能力,从个性到人格……即包含于生活的各个层面,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于生活。语文教学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决定语文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语文教学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让学生跳出语文课本,到生活的大海中去遨游,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学写倡议书     
<正>如果我们有一个好的想法或建议想告诉大家,想得到大家的支持,并呼吁大家一起去实施,就可以进行倡议。写一份倡议书,这也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要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倡议书呢?写的时候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一,联系生活实际,确定倡议内容。如果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自己身边存在着很多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浪费水资源、浪费粮食、  相似文献   

17.
曾庆红 《江西教育》2022,(45):56-57
<正>2022年是我在学校的第4年。在学校的前两年里,我们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直到2020年初,我们的生活里多了一个“特别的存在”——新冠肺炎疫情。它占据着新闻的头条,成了大家生活闲暇时的关注热点。疫情反复“上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思想和心理状态。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触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我要写]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新闻,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新闻。其中消息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新闻文体,它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迅速及时地向人们报道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写什么]这次习作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同学们学会关注现实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汲取鲜活的写作素材,并做  相似文献   

19.
写作的时候,常常会遇到“找不到内容可写”的情况,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写作文,却有越写越找不到写的感觉.有人说,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但学生本来就在生活之中,怎么会缺乏生活呢?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当然,我们学生日常活动大多局限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生活确实单调,但就是学校和家庭两个点,也是有许多事情可以写的.  相似文献   

20.
常识从生活经验中来,又常常充当着我们生活的“小帮手”。常识是悬崖边的铁链,有了它,你可以攀上安全的地带。常识也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给你和他人带去一种无以言喻的温馨。学会生活,就必须多往脑子里塞点“小常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