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山西的区域文化研究,近20多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新世纪伊始,整合和提升山西区域文化研究成为现实需要,山西学界适时地提出了建设晋学的目标。但在近20年来山西区域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混淆历史与文化现象,对碑刻、地方志和家谱资料不加辨析地盲从等研究误区依然存在,必须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2.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位于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的母亲河——汾河谷地上的晋南成为山西古代文化的核心区,晋南发展文化旅游大有所为。本文将从晋南发展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旅游品牌的树立、现状及问题、开发对策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山西方言委婉语文化信息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方言委婉语分布在死亡、生病、性器官、性行为、非夫妻恋情、怀孕、生育、乳房、月经、女性内衣、大小便、小偷小摸行为、残疾、避讳等诸方面,山西方言委婉语渗透着饮食文化、农耕文化、娱乐文化、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地域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4.
民国初,山西风气开放、思想先进、文教发达离不开督军府用儒学的积极引导与规训,其中柯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在扎实的儒家学术基础上,融南北儒学理念,分析比较了中西文化,统合了儒释道回耶诸教,对山西文化教育的近代发展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柯璜融通理念的来源、主要内容及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究柯璜融通理念的成因,由此初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转型的独特面向,思考当下中华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山西太谷、文水两县岁时节日饮食类语汇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并对这些语汇进行了文化学的分析,展示了其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城市居民的体育文化消费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在对山西体育文化消费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山西城市居民体育文化消费走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体育文化消费整体而言逐步向主动、多元、精神层面转变;消费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和层次性,理性消费成份明显;消费群体年龄趋向于中青年,老年群体消费比例不断上升;消费结构实现升级,消费领域得到延伸与拓展;体育旅游倾向于“绿色、健康、环保”的微旅游,航空旅游潜在需求旺盛;预期消费需求趋向于多样化、复杂化和高级化。  相似文献   

7.
山西是戏曲文化的摇篮,戏曲文化之丰富,戏曲剧种之多,在全国首屈一指。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山西剧团数量在逐年减少。为了满足海内外戏曲爱好者的需求,保护山西戏曲文化的重要性日渐突显。本文通过对山西戏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研究,目的是传承山西戏曲文化,并将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渗透到旅游活动中去,进而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主办的"2012体育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0月15日至17日在山西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公共服务·体育文化·休闲健身"。  相似文献   

9.
走西口是清初至民国年间山西、陕西等地的老百姓为了涌向口外的移民活动。走西口大规模移民活动的形成因素很复杂,有自然方面的因素,也有政策方面的因素,是众多主客观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走西口对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地处晋商文明发源地的山西高校,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晋商文化运用到思政教育当中,使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贡献。晋商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素养,为创造稳定和谐的校园及社会环境,建造出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山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加强山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山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对策: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在明确办学理念的基础上与地方文化相结合,重视教师文化的主导作用,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获得山西省13所高校的相关信息,之后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引入高校体育文化的指标体系,运用MATLAB数学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高校体育校园文化的4个一级指标中,体育制度文化方面两地区差距最大,体育物质文化和体育行为文化的发展是太原地区略好于晋中、大同、临汾、长治和运城地区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发展水平两地区差距最小。数据显示:山西省不同地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不平衡,存在较大的差异,太原地区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程度要好于晋中、大同、临汾、长治、运城地区高校。建议各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体育制度的完善,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山西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研究和访谈法,对晋南地区的民俗体育从不同视角进行社会学分析,考察了晋南民俗体育在社会良性运行中的功能,并通过晋南民俗体育的存在与发展现状对其社会本质进行了揭示,并在微观层次上剖析了民俗体育文化主体的动机、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晋陕蒙边界地区武术文化发展及成因进行研究.指出,该地区地处特殊的文化地理位置,形成了明显有别于农耕与游牧的半农半牧社会文化生态体系.伴随着两种文明的不断碰撞与交融,武术这一身体文化也在该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并对摔跤、射箭和武术文化进行具体分析.对成因的探究显示,黄河是凝聚农耕思想的武术身体文化在晋陕蒙边界地区传播发展的根基与命脉,长期的民族冲突为武术技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动力,移民则是武术文化在该地区传播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以史学研究中通常采用的钩沉与还原的多重叙史路径,对当代陕南龙舟的现代化脉络进行挖掘与整理,目的是通过对区域民族传统体育个案研究,考察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的问题,在分析陕南龙舟非遗管理、经济推动、旅游开发“三位一体”保护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当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全民健身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为农村民俗体育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契机。以民俗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以山西省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为背景,归纳总结了山西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对民俗体育与全民健身工程联动发展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民俗体育与全民健身工程联动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民俗体育与全民健身工程的科学化、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选取三晋大地一支独特的“闹他”球迷队伍为对象,对三晋这支魔鬼般的球迷队伍进行研究,解答不为人所熟知的三晋球迷“闹他”现象背后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文化领域,《枣核》的叙事及其意蕴由社会基层的民间文化系统和社会主流的精英文化系统两部分建构而成。民间文化系统主要取喻枣核所承载的生育意象和生命精神;主流文化的《枣核》叙事则侧重枣核之于民众生活情感而激发出来的象征意义,这种意义积淀在民族的记忆里,常外化为一种民族情结,成为民族精神的表征和民族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红色旅游演艺是文旅融合的重要形式。本文从红色旅游与文旅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山西省红色旅游演艺现状,指出了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山西红色旅游演艺主要的问题是:总接待量不高、演艺产品转化率低、不同演艺产品接待量差异较大的结论。并提出从5个方面进行山西红色旅游演艺产品的提升:做好顶层设计、产品开发设计、客源市场拓展、营销宣传策略和人员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