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南玉 《班主任》2007,(7):37-37
唐老师经常被人羡慕(抑或嫉妒)“运气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每次接一个初一新班,过不了多久,这个班在年级就冒尖了,于是大家说:她的班里尖子生多,没有很差的学生,整体成绩好……可明明是按平均成绩分的班,大家一起抓的阄,为什么好学生偏偏都被她抓去?为什么她的“运气”总是那么好呢?  相似文献   

2.
刘欢 《现代语文》2006,(11):97-97
在与一些教师的交流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哎,现在的学生真是不懂事,又把好心当作驴肝肺,明明是为他们好,可他们却一点也不领情?”,再去听听一些学生的话:“我们这个老师总是要求我们这,要求我们那的,好象我们是他的奴隶似的,一点都不为我们着想。”师生之间到底怎么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师生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学生是希望自己在学校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全面的发展;老师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有出息。既然如此,那么怎么二会有思想上的矛盾呢?我们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做到爱学生。可有的老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确实是有爱心但学生不领情的。我们认为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表现在行动上,比如要求学生这,要求学生那的,更应明确的说出来。作为老师,对你的学生说出你的“爱”,会更能增进师生间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静转过头,发现一个男生走了进来。好眼熟啊!他不是今天早上发现自己爬墙的那个男生吗?别紧张,稳住!如果被清老师知道的话,一定没有好果子吃———可是,男生不就老犯错误吗?我这样会不会更像个男生?说不定会歪打正着呢!正当静胡思乱想的时候,清老师开口说话了:“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什么?”清老师看了看静。“你是不是改了你的性别和名字?”静愣住了,她如同一头扎进冰冷的海水里,全身冰冷。难道这个秘密就被发现了?“是不是?”清老师又问了一句。“我……”静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想说没有,但是看着清老师的眼睛,她明白…  相似文献   

4.
长大了像你     
快下课时,和学生们谈起了自己的童年。我讲了自己第一天入学的故事。老师年老慈祥,她用温柔的声音给我们讲课。那时的我还不知什么叫上课,平时自由玩耍惯了,在教室里时间一长,只觉得很闷,便尖叫了一声。老师的课被打断了,但她没有发火,仍然微笑着问我:“你怎么了?”我红着脸站起来没回答。老师继续温柔地说:“坚持一会儿,下课再出去玩,好吗?”我点点头坐下来。“那位老师真好!”一个学生大声说出来。“你就像那位老师,也对我们这么好!”另一个学生跟着说。一个女生站起来,轻声问:“李老师,你是跟那位老师学的吗?”“是…  相似文献   

5.
有的学生说:“我英语学得好,是因为我喜欢英语老师,她常表扬我。”可另一个学生就不是这样了,他很聪明,老师对他的要求很严格,每次出错都被老师训斥一顿。渐渐地,他对英语产生反感,视英语为所学课程中最不喜欢的一科,可他就没有想想老师实际上是为他好。这位老师是很典型的好心办坏事。这两个例子,昭示我们什么呢?说明成功的体验会使人萌发兴趣,增加信心,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相反,失败、批评等消极因素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导致越学越差,以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所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情…  相似文献   

6.
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老师问学生:“花为什么会开?”A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B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C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D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突然,E孩子问了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老师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要知道老师原来准备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可听到孩子们充满灵气的回答后,老师急中生智,把答案给改了。这位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惜放弃…  相似文献   

7.
罗刚淮 《师道》2012,(10):29-31
“老师,给我换个位好吗?我不想跟xx同桌。”“老师,我和小a坐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她帮我补习数学,我帮她补习英语,你为什么要把我们俩分开?”“老师,给我家孩子排个好座位行吗?”做过班主任的老师一定经常遇到类似这样的要求。座位本身不具有教育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育情境中却常常被赋予一定的教育价值,于是,择位常常成为学生和家长不自觉的意识。那么,学生对座位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一、学生视点  相似文献   

8.
教育三题     
“没收”掉的是什么小徐老师来找我,谈到一件事不知如何处理才好。原来他们班有两个孩子,买了一对玩具对讲机,课下不说了,就连自习课上都隔着远远的相互对讲通话。事情很快被老师知道了,对讲机也被拿到了老师那里。这使老师感到为难起来,她不知该怎么处理这对玩具才好:“没收”掉吗?于心不忍,孩子们实在太喜欢这个玩具了;还给孩子吗?又想孩子们不仅干扰他人,自己的学习怕也受影响不小。我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遇到过一位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又非常可敬爱的老师,同学们既怕他,又爱他。可是,有一天,同学们发现…  相似文献   

9.
甜品小段     
点名有一个刚毕业的师范老师到一所小学教一年级的新生,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簿上。之后,她收回作业簿再一个一个叫名字发回去,同时借此认识学生。可是有一本,她喊了十次都没人来领……“黄肚皮!黄肚皮!……”。“怎么搞的,人跑哪去了!……”最后,作业都发了,可还是剩下那一本,“还没拿到的人举手!”这时有个个子小小的女生举了手,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黄月坡,老师……”爸爸帮我做的老师:“这作业都是你自己做的吗?”学生:“不,爸爸帮我做的。”老师:“回去对你爸爸说,星期天他也要补课…  相似文献   

10.
认识她的人,都被她的“拼”劲所感动。“在这样的熔炉里锻炼,想不成钢怕也很难了。”这是家长对她的评价:“能遇上这样的好老师,真是一辈子的福气。”这是学生写给她的毕业留言;“覃老师,你敢跟我打一局羽毛球吗?”这是活泼好动的学生给她下的战书;“覃老师,你看我的教学设计行吗?”这是年轻老师对她的信任……  相似文献   

11.
数的整除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数的整除”。经过大家的探索,又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下课时我有个要求,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卡与自己的学号说一句有关整除的话,说对的同学便可以下课,行吗?学生跃跃欲试,争先回答。师拿出“0”,生说:个位上是“0”的数,都能被2和5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结果学号是2、3、5倍数的同学都下课了,余下的同学面面相观,等老师再出示数字卡,可老师手中已没有数学卡片了。师说:“你们想一想,现在老师只要说一个什么数,大家就都可以下课了?”生说:“(1)。”一个数,如果只有…  相似文献   

12.
“老师,您的眼里没有我!”谈心课上,小妍在说着,“老师,您辅优补差,可眼里没有我啊?”一句话,注定了它所承载的特别的意义,不由得激起我心灵深处的情感……小妍是一个乖巧得不能再乖巧的女孩,丝毫不让老师费心。我告诉学生自学,她会自学好几课时的内容,并把练习做得整整齐齐;老师让同学们做思考题练练脑,她就静静地去研究,做每一题,她都很认真,努力,直到把一个全对的答案交给你。她不很聪明,不爱说话,可她有别人少有的认真、刻苦、努力。可我似乎真的很忽视她了。她那么“完美”,以至于我没“在意”她。我的眼里,总有…  相似文献   

13.
滕辉 《中国教师》2004,(12):58-59
小丽的确是个相貌平平、不引人注意的小姑娘。与四年级学生相比,她身材瘦弱,寡言少语,至少在英语课上总是如此。尽管刚接手这个班不久,可是我发现,在课堂活动时,只要与我的目光相遇,她总是蓦地低下头,仿佛在说:“老师别叫我。”在学生的眼中,我是一个极有学生缘、没有“架子”的老师,无论在课堂还是课下,学生们与我相处得十分融洽,像小丽这样,还真未曾有过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经过一番调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小丽上学期才转学过来,她以前就读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过英语课,她也没有学过英语,甚至连ABC都不认识…  相似文献   

14.
《教师博览》2003,(5):4-5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之后,被老师们广泛引用,而且出现了一些与这句话类似的说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等等,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就是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句教育界的“名言”在被广泛引用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几年前,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时,顿觉惭愧和震撼。惭愧的是,原来那些几乎个个都可以成材的学生到了我手里,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5.
手表     
杨老师丢了一块手表。放学后,杨老师取下手表放在办公桌上,然后去食堂打饭。打完饭回来,杨老师看见她的学生石小强从她房里出来。见了杨老师,石小强一脸惊惶。杨老师问:“小强,找我有事吗?”石小强的脸憋得通红:“没,没事,我交作业本。”杨老师吃完饭,改了几本作业,想看看到了几点了。可是四处都找不到那块手表了。是谁拿了呢?杨老师七想八想,就想到了小强。可是当杨老师问小强见到她的手表没有时,小强一口咬定说没看到。杨老师拿他没有一点办法。过了些日子,石小强与同学打架,用石头把同学的头打出血了。杨老师决定晚上到…  相似文献   

16.
严国仙 《江西教育》2004,(13):94-94
编辑同志:我觉得现在的学生不知道怎么了.对老师的要求渐渐会说“不”了.似乎越来越对师长不敬。比如:一次我叫班上的同学来帮我提点东西。他竞然扭头就走了,不肯为老师做些小事。还有一次,我们学校准备参加全县中小学学生艺术节.我安排一位同学做主持人.结果她就是不去,说了三次都没有答应。这位同学成绩不错,我平时也很喜欢她,她说“不”,真让我想不到!学生时老师说“不”,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刘静 《师道》2003,(6):20-20
如果说老孙最讨厌的就是唐和尚那奉为法宝的紧箍咒,作为老师,我最讨厌的就是那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第一次听到它,我就反感:把我们老师当成什么了?万金油?王尔德《神奇的火箭》里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片段:“只见转轮烟火摇摇头,喃喃地说,‘浪漫已经消亡了,浪漫已经消亡了,已经消亡了。’她和其他许多人一样,相信假如你把同一件事情反复说上许多次,最后假的也会变成真的了。”这世界上本没有万金油,擦的人多了,大家都相信有万金油。老师也是这种深受从众心理欺骗的受害者之一。他们几千年来被“天地…  相似文献   

18.
一天,在数学课堂上,一位老师提出问题后,发现班里特别不爱发言的女孩举起了小手,老师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她胆子小,还有点结巴,平时很少举手,都是老师主动叫她)。于是叫她回答。不知是因为没有思考成熟,还是因为紧张,她支吾了半天也没说清楚。这时,班级的三位特别爱表现的男同学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性子了,连讽刺带挖苦地说:“你就…就…就…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赶快坐下得了,还就…就…啥!”那个女同学当时被羞得满脸通红哭着坐下了。此时,老师非常生气,“就你们几个行,上次考试不也有没及格的吗?!干吗瞧不起别人呀?这样做多伤人呀!”  相似文献   

19.
老师是神探     
知道不,在我们班,没有谁敢撒谎,为什么?我们郭老师有一双“神眼”,当她用眼光扫你一眼,就知道你是不是在撒谎;看你第二眼。就知道你心里想的什么。班里发生的一切都逃不过她的“法眼”。嗨,她是“神探”呀……  相似文献   

20.
去年我教高二年级。一天课间操后,学生自由回教室,我刚到办公室,学生刘宇就气喘吁吁地跑进办公室,吞吞吐吐地说:“老师,不……不得了啦!班里发生大事了!”“不要慌,有事慢慢说!”我抬起头,微笑地看着她。“教室门口的陶瓷大花盆被同学踢坏了!”听到花盆被踢碎,我很生气,问道:“谁干的?”她沉默不语。我追问道:“有同学受伤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