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贿赂犯罪案件本身不易留下能够直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证或者书证。因此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在案件立案、侦查、审判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类案件中的证人证言因主观和客观方面原因,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拟定一系列采信规则,当证人翻证导致当庭陈述与过去陈述相矛盾时,对证人庭审之前的证言视情况决定如何采信。  相似文献   

2.
被害人陈述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独立证据种类,但关于被害人陈述的审前调查,刑事诉讼法却疏于规范。一般西方国家关于被害人陈述的审前调查,都作为证人证言进行,并且严格限制其证据效力。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将被害人陈述独立归类,但关于被害人陈述的审前调查,仍然与证人证言无异。从正当程序原理出发,应当对审前调查中的被害人陈述的证据效力进行合理的限制,并且应当在被害人陈述的审前调查程序中贯彻任意侦查原则、保障辩护方的调查权利。  相似文献   

3.
品格证据关乎个人的道德,也反映社会(司法系统)对个人性格特征稳定的认可度。原则上一个人的品格证据不具有可采性,但如果对案件中的某个实质性争议有证明力,其就具有关联性。而其证明力的大小依赖于一个时期的证据生成机制发达程度。某些情况下也仅是作为加强或削弱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倾向、当事人陈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证据证明力的证据使用,而不能直接作为认定某一案件事实或者定罪量刑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证人证言是我国民亭诉讼证据中的七种证据形式之一,其可靠性与真实性是由证人来保证的。证人的主体适格是保证证人证言可采性的前提,也是判断证人证言证据力的重要依据。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中有关证人主体适格性的立法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整个民事诉讼活动中,证据自始至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官只有借助于证据,才可以正确查明案件事实、确保案件公正、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但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极为低下,严重制约了证人作证制度效果的发挥.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对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因此,若要充分发挥证人证言在诉讼中应有的证据功能,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证据之一,而且是运用较为广泛的证据.要把证人的证言作为定案的依据,必须要求证人出庭.经过控、辩双方的交叉询问,这是程序正义的重要保证,是杜绝冤、假、错案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亲属作证,这是在案件调查审理中常遇到的事。那么,对此应如何掌握呢 ?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低于其他证人证言。”第二十八条规定,此类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由此可知,亲属可以作证,但却有一定的限制。即,亲属出具的证言不能单独成为定案依据,且证明力较低,只有在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且对方无相应证据予以反驳的情况下,才能认定。亲属能否作证人  相似文献   

8.
在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庭审判中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关键环节。但是,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证人不出庭现象大量存在,有其必然性。以立法来强化对拒不出庭的证人制裁。不能根本解决证人不出庭的问题。因此,设定必要的法律条件,允许证人不出庭作证和使用其庭外证言十分重要。合理界定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严格规范证人在法院之外提供证言的程序,应当成为完善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证人证言是刑事证据中最为广泛、最为直接、最为普通的证据之一,是案件真实再现的主要依据,证人的这种作证义务是不是绝对的,作为证人,可否在一定条件下享有拒证权,拟从拒证权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及拒证权制度的具体构建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我国证人拒证制度的建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文杰 《当代电大》2004,(10):24-35
1 单项选择题1)下列证据中 ,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   )。 A 被告人所作与本案无关的供述 B 被害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陈述 C 证人关于被告人实施犯罪情况的证言 D 鉴定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鉴定结论2 )下列证据中 ,属于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 A 被告人的供述 B 证人听到被害人喊叫的证言 C 被毁物品的复制品 D 鉴定结论的复印件3)拘传只适用于 (   )。 A 自诉人     B 犯罪嫌疑人 C 证人      D 辩护人4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 ,应当在拘留后的 (   )小时内讯问。 A 12       B 2 4 C 36 …  相似文献   

11.
证人出庭作证,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民和单位应尽的义务,但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却很少,妨碍司法公正,妨碍审判制度改革的深入。证人证言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重要证据,是司法实践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证据。它对于司法机关查明案情,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这一规定,有几层含义:第一,法律明确规定出庭作证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法律义务。第二,…  相似文献   

12.
证人证言是司法实践中最常用的证据之一,它对于案件的查明往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证人出庭作证是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刑事证据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早已确立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但是实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证人不愿作证、不敢作证或不愿、不敢出庭作证的现象十分突出,从而使这种最常用的证据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务之急,我们应尽快地完善有关法律,建立证人权利保障制度,从而尽可能地让证人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13.
影响证人证言可靠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案件的审查都必须以证据审查为基础,而作为证据的一种——证人证言就更值得仔细研究。通过分析影响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因素,不仅可以看出程序是否公正,而且也是保证实体公正的必要前提,这一过程是否健全与完善,直接决定着实体法的实际判决。完善证据规则及其相关规则,树立证据必须具有可采性的观念,这是确保证明真实与正当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4.
1 单项选择题1)下列证据中 ,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   )。 A .被告人所作与本案无关的供述 B .被害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陈述 C .证人关于被告人实施犯罪情况的证言 D .鉴定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鉴定结论2 )下列证据中 ,属于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 A .被告人的供述 B .证人听到被害人喊叫的证言 C .被毁物品的复制品 D .鉴定结论的复印件3)拘传只适用于 (   )。 A .自诉人 B .犯罪嫌疑人 C .证人 D .辩护人4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 ,应当在拘留后的 (   )小时内讯问。 A .12   B .2 4 C .36   D .4 85…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作伪证的现象比比皆是,已严重降低了证人证言这一证据形式的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从现行立法的缺陷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对世界上有关国家和地区矗人作证制度的比较,来探讨现有法律框架体系中如何完善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的有关规定,可以为“拯救”证人证言这一不可或缺的证据形式做出一定努力。  相似文献   

16.
梁静 《红领巾》2004,(3):100-102,123
从证人证言的内容上看,证人证言包括证人在法庭上对审判人员就案件的有关情况所作的口头陈述,证人提供证言原则上要出庭.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有明确的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证人出庭率极低,证人拒证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有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及现行法规不完善等诸多原因.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缺陷有四:其一,程序法的规定过于原则,没有规定具体的保障措施;其二,保护制度的保护对象范围狭窄;其三,规定侧重于事后救济,预防功能差;其四,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有关规定本身的适用具有局限性.针对这种现状,要完善证人的人身保护制度:其一,证人的保护对象应足够宽泛;其二,要健全证人保障制度;其三,要处理好证人保护和律师取证权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中采用直接言词原则,形成口头的直接审判,所有证据都通过证人直接呈现于事实的裁判者面前。坚持法官直接发现事实从而使司法程序透明,使法院获得信赖。刑事诉讼证据中的排除传闻规则是为了确保证人证词的可靠性。当诉讼一方在审判中引用证人在庭外的证言作为证据,来证明所提及或指称的事实属实时,这些证言会遭到排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除外,证人没有出庭所作出的书面证言原则上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证人出庭,确保被告人可以在庭上提出质问,使证言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8.
在民事诉讼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可见,证据在民事诉讼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任何案件的审判都必须以证据审查为基础。近年来,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对民事证人制度不够重视,致使民事案件审理实践中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作伪证以及证言前后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准确评判当前我国民事证人制度的现状与缺陷,构建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事证人制度体系很有必要,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各国的证据立法和实践中,证人证言均被认为是强有力的证据种类。以细致缜密而著称的英国证人制度设计中,针对儿童证人资格、证言证明力、儿童证人的特殊保护问题均有较详尽的规定。我国应充分借鉴现代证据法学的通行规则,即儿童具备实质性证人条件,亦即取得证人资格;同时在庭审前服务、庭审技术屏障、庭外保护方面统筹设计,建立和完善我国儿童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是一种重要的证据,对查明案件事实、正确处理案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评价拒绝作证的心理动机以及我国防范证人拒绝作证的立法缺限,使得证人拒绝作证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外有关证人作证立法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相应的法律,从法律制度上防范证人拒绝作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