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了对日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七氟醚全屏吸入诱导和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随机将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全程吸入七氟醚麻醉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麻醉,采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诱导苏醒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诱导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故七氟醚全屏吸入具有十分平稳的麻醉过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和咪唑安定对吸入七氟醚快速麻醉诱导的影响.方法:40倒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于吸入七氟醚后5min(Ⅰ组)和吸前2min(Ⅱ组)静注小剂量芬太尼(2μ g/kg)及咪唑安定2mg,以6L/min氧气和8%七氟醚吸入诱导,待呼束七氟醚浓度达.5MAC时给罗库溴铵0.6~0.8mg/kg静注,肌松完善后气管插管.监测患者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BIS位.评价插管条件.结果:病人意识消失时间第1纽87±57s,较第2组(39±11s)明显延长(P<0.01);深呼吸次数第Ⅰ组14.0±5.5次;较第2组(4.0±0.7次)明显增多(P<0.01).第2t组BlS值插管时变化较小(p<0.05).第2蛆病人诱导及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相砷较小.结论:在小剂量芬太尼及咪唑安定静注基础上吸入七氟醚行麻醉诱导其插管反应更小,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因氯胺酮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且使用方便 ,故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 ,我院对 1 0 0例氯胺酮麻醉的小儿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 (Sp O2 )监测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 1 0 0例 ,男 67例 ,女 33例 ,年龄 4个月~ 8岁 ,体重 5~ 2 4 kg。一般情况好 ,发育正常。拟施行烧伤、眼科、口腔科及疝修补术等手术。麻醉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 0 .0 1~ 0 .0 2 mg/ kg或东莨菪碱 0 .0 1 mg/ kg。患儿入室后即将脉膊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传感器固定在毛细血管搏动部位 (指、趾 ) ,对不合作的患儿先肌注氯胺酮 4~ 6mg/ kg,然后开放静脉 ,手术开始时静注氯胺酮 1~…  相似文献   

4.
探究分析低浓度的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麻醉用于介入手术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2017年收治的96例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人,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观察组注射25%的罗哌卡因0.5mL/kg进行麻醉,试验组注射1μg/kg的右美托咪啶复合25%的罗哌卡因0.5mL/kg进行麻醉,比较观察两组的MAP和HR以及麻醉时间、苏醒时间、镇静评分、镇痛时间。结果:两组患者MAP和HR都比较平稳,变化正常。试验组相对于观察组的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早,试验组的镇静评分更高,并且对照组的镇痛时间更短。由此可见,低浓度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麻醉用于介入手术麻醉效果更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2004年2月 ̄2004年9月收治全麻手术患儿96例,其中男孩56例,女孩40例;年龄3d ̄13y,其中3d ̄1y33例, ̄3y35例, ̄13y28例。所有患儿均实行氯胺酮复合麻醉。2、健康教育内容2.1、术前健康教育内容:(1)术前对家长及较大患儿以心理疏导,(2)术前各项准备的配合、特殊检查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指南推荐的丙泊酚10-8-6输注模式在高原地区全凭静脉麻醉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ASA Ⅰ至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持续泵注全凭静脉麻醉,按指南推荐的方式设定和调整丙泊酚输注速度,观察患者术中意识水平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及有无躁动、术中知晓等。结果 100例患者均在全凭静脉麻醉下完成了手术,31例患者术中发生低血压或血压下降超过基础血压30%需要给予血管活性药物,4例患者发生可疑术中知晓,13例患者苏醒延迟,8例患者发生术后躁动。结论丙泊酚10-8-6持续静脉泵注模式可以用于高原地区患者全凭静脉麻醉维持,管理相对简单,适合在西藏自治区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
鲍金山 《西藏科技》2014,(12):48-49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管理经验。方法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近3年来5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麻醉及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术中未出现明显的麻醉意外及并发症,1例患者术中出现明显的高血压,给予舒芬太尼15ug,静推,酚妥拉明5mg,静推,硝普钠4ug/kg*min泵入后恢复正常。5例患者术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麻醉方法、用药的选择及术前准备术中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甲甙预处理能否减少异氟醚麻醉下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大鼠:A组:未麻醉组,亦即空白组,用0.9%生理盐水处理;B组:异氟醚组;C、D、E组:黄芪甲甙预处理后异氟醚麻醉组。C、D、E组的处理方法为:异氟醚麻醉前,将大鼠分别灌胃黄芪甲甙溶解液20mg/kg,50 mg/kg,80mg/kg,每隔4h一次,共处理72h。接着,通过采用ELISA与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血清促炎性因子、NF-κB,caspase-3及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考察黄芪甲甙预处理对异氟醚麻醉的影响。结果:与B组相比较,C、D、E组的神经元细胞死亡数量明显减少;在对照组,血清和海马CA1的丙二醛(MDA)水平相对较低。异氟醚B组则显著抑制SOD、活性水平,但促进凋亡的iNOS、NO和MDA的水平增高。相比较,C、D、E组显著地抑制了异氟醚引起的MDA、iNOS和NO的产生,而提高了SOD的活性水平;在对照组,促炎性因子的水平,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and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相对较低。在B组,这些因子的水平明显增高。相对的,在,而B、D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显著降低了这些促炎性因子的释放(P0.01)。与B组相比,C、D、E组的NF-κB及促凋亡标记蛋白Caspase-3水平降低,而抗凋亡标记蛋白BCL-2升高。结论:黄芪甲甙对异氟醚麻醉导致的神经元的凋亡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黄芪甲甙的抗氧化应激和抗炎性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与麻黄素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丙酚是一种麻醉起效快、时效短、苏醒迅速完全、呕吐发生率低 ,特别适宜门诊手术麻醉的静脉全麻药 ,但其镇痛作用极弱 ,对呼吸循环有明显抑制作用。本文以异丙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麻黄素静脉全麻 ,实施门诊人工流产术 ,观察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 ,并对其实用性及安全性做出评价。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门诊人工流产术 3 0例 ,ASA ~ 级 ,年龄 2 0~ 42岁 ,体重 40~ 75 kg,均为早孕 ,停经 6~ 1 2周 ,手术时间 3~ 1 2 min。1 .2 方法麻醉前未严格要求禁食水 ,一般于餐后 2 h即可 ,不用术前药。上产…  相似文献   

10.
1 胃复安的临床应用1 .1 胃复安用于预防术中呕吐与误吸国内外均有较多报道 ,Cohen〔1-3〕等研究证明 ,术前静注或肌注胃复安 1 0 mg,可显著地加速胃内容物排空 ,即使在饱胃的剖腹产患者 ,胃复安对预防胃内容物返流误吸也相当地有效 ,同时胃复安还可明显升高胃内容物的 PH值 ,若与甲氰咪胍合用 ,则 PH升高更显著。季氏〔4〕用胃复安 1 0 mg术前 30 min肌注 ,发现对预防硬膜外阻滞麻醉下的饱胃剖腹产有明显镇吐效果。王氏 〔5、6〕等伍用胃复安、氟哌啶、芬太尼作硬膜外阻滞麻醉时的辅助药 ,结果对预防阑尾牵拉反应较仅用氟哌啶、芬太尼…  相似文献   

11.
吴科学  翁宇  蒲智  多吉 《西藏科技》2011,(10):51-53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脑动脉瘤治疗的方法,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发病、部位的特殊性。方法回顾分析54例诊断明确的脑动脉瘤患者诊治经过,总结藏族病人动脉瘤的好发部位、脑血管的形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总结手术、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处理要点及随访结果。结果54例患者,39例行开颅夹闭术,2例进行了颈内动脉阻断动脉瘤孤立术,介入治疗7例,以格拉斯哥术后评分量表进行评分,恢复好的患者28例,差者7例,手术组术中及术后死亡11例。保守治疗8例,3天内再出血3例,14天内再出血2例,2l天内再出血1例,治疗出院2例,死亡6例。结论高原脑动脉瘤治疗应该尽早,手术可以经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介入应争取在急性期内尽早将动脉瘤栓塞,手术后积极防治脑血管痉挛是关键,支架辅助的介入治疗,手术后抗凝是关键,APTT的观察目前尚无确切的数据统计。脑动脉瘤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因素,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达40%和33%。目前干预治疗主要有开颅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当然还有包裹、高流量搭桥后的孤立等,高原地区脑动脉瘤的治疗刚起步,手术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国内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阜康妇产儿童医院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使用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后不同时间的VAS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后不同时间包括(麻醉后10min、30min、60min、宫口全开)时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为(8. 52±2. 31) mg/L低于对照组的(9. 69±3. 57) mg/L;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可起到很好的镇痛效果,同时会降低炎性反应,保证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惠  杨芳 《西藏科技》2013,(5):76-77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开展垂体瘤经蝶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比较开颅手术护理的不同侧重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11例垂体瘤患者的护理经过,总结高原地区开展经蝶垂体瘤手术的护理特点。结果 11例垂体瘤患者,全部例进行经蝶手术,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住院时间为9~40天,平均住院天数21.2天。结论垂体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经蝶治疗较传统开颅手术对护理的要求更加细致,要求术前严格控制上感,术后密切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制疝环修补针在基层医院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3年1月~2014年9月,对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医院59例小儿斜疝采用自制疝环修补针实施腹腔镜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结果:应用自制疝环修补针为59例小儿行腹腔镜斜疝高位结扎术,手术均成功,术中未发生自制疝环修补针损伤输精管、精索动静脉及结扎线等现象,手术医生缝合关闭单侧斜疝内环口需1~4 min,平均2min。术后3~6个月随访11例,6~12个月随访32例,12~18个月随访16例。结论:自制疝环修补针可替代小儿疝内环口高位结扎专用雪撬钩针,具有方便操作、损伤小、恢复快、不易复发、美观,材料易得,制作简单,消毒灭菌方便等优点,笔者认为该方法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高原地区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不同CO_2气腹压对呼吸及术后不良影响。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外一科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病例82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分为低压组(L)10mmHg、高压组(H)14mmHg。观察患者气腹前20min、气腹中20min、放气后20min呼吸循环及术后不良影响。结果两组在手术前平均动脉压(MAP)mmHg、手术时间(min)无明显差异(P0.05);气腹前、气腹后及放气后20min,心率HR(min)和平均动脉压MAP(mmHg)均无明显差异(P0.05);气腹前及放气后20min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气腹后20min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有差异(P0.05);术后两组出现肩胛区疼痛、呕吐、心律失常不良影响的总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在高原地区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O_2气腹压越高对呼吸及术后不良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CT值对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小儿单侧肾结石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020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4例肾结石患儿(年龄14岁)在B超引导下行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术前CT值分为A组28例(CT值800U)及B组26例(CT值800U)以探讨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清除率等。结果 A组患者术后留置肾造瘘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大于B组,结石清除率小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术前肾结石CT值800患儿,CT值800U患儿术后结石清除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术者可根据患者术前CT值对患儿手术疗效、手术安全性及手术困难程度做出更可靠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高原地区肺炎患儿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就诊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某三甲医院儿科的10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两组肺炎患儿相同雾化吸入治疗方案的同时,对照组50例患儿接受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患儿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肺炎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患儿肺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所用时间短,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两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肺炎患儿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症状尽快缓解,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产生,促进患儿满意度提升,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25)
目的:探究喉罩通气使用于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7月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导管组组,两组各80例。喉罩组采用喉罩全麻方案,插管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方案,对比两组在麻醉诱导插管(喉罩)前(Ta)、插管(喉罩)后1分钟(Tb)、插管(喉罩)后3分钟(Tc)和苏醒拔管(喉罩)后1分钟(Td)、拔管(喉罩)后3分钟(Te)这五个时间点呼吸、循环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喉罩组在插喉罩前(Ta)、插喉罩后1分钟(Tb)、插喉罩后3分钟(Tc)和苏醒拔喉罩后1分钟(Td)、拔喉罩后3分钟(Te)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平均气道压(PAW)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插喉罩后3min(T4)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平均气道压(PAW)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一定统计学意义;喉罩组在麻醉诱导插(喉罩)管前(Ta)、插管(喉罩)后1分钟(Tb)、插管(喉罩)后3分钟(Tc)和苏醒拔管(喉罩)后1分钟(Td)、拔管(喉罩)后3分钟(Te)这五个时间点患者循环功能变化均小于气管导管组(P0.05),有一点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气管内插管麻醉相比,在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中开展喉罩麻醉可减少患者插管拔管刺激,使麻醉诱导及苏醒平稳,可安全运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脑动脉瘤治疗期间护理的重点,高原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54例诊断明确的脑动脉瘤患者护理经过,总结藏族病人动脉瘤的好发部位、脑血管的形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总结手术、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 54例患者,39例行开颅夹闭术,2例进行了颈内动脉阻断动脉瘤孤立术,介入治疗7例,保守治疗8例。治疗组,38例在首次出血3天内治疗,6例在2周内手术,2例2周后手术,以格拉斯哥术后评分量表进行评分,恢复好的患者30例,差者5例,手术中瘤体破裂出血死于手术中1例,手术组术中及术后死亡9例,介入组死亡2例。保守组,3天内再出血4例,14天内再出血2例,21天内再出血1例,治疗出院2例,死亡6例。结论高原脑动脉瘤治疗应该尽早,术后护理要细致,手术后积极防治脑血管痉挛是关键,手术后抗凝治疗,要观察APTT的变化及病人表皮、粘膜有无出血等。  相似文献   

2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23~66岁,平均35岁,术前经病史、临床、实验室检查、B超、宫颈刮片或诊断性刮宫排除恶性病变.无严重盆腔粘连,无麻醉手术禁忌症,与同期妇科开腹手术比510/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