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安,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我国的音乐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这一时期的陕北传统音乐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本文以延安鲁艺时期为时间节点,从历史唯物主义与音乐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这一时期音乐艺术的传承历程,探讨了鲁艺时期的音乐艺术各个研究阶段、研究过程、对当下音乐艺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音乐这门学科,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音乐是最富感染力的艺术.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感受音乐,亲近音乐,是一切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音乐课堂,应以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注重以学生感知、情感为目的来完成教学内容.我们要抓住审美感受这条线,让学生充分、准确地感受音乐,使学生的感知能力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师音乐教师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高师音乐教师教育改革的讨论是近几年来音乐教育界的热点问题.高师音乐教师教育改革不仅要从教育本身着眼,还要认真分析高师音乐教育所处时代背景及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高师音乐教师教育发展的现状,是探索高师音乐教师教育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在国际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对中国音乐发展的所思所想.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多元音乐文化的国家,有得天独厚的音乐资源.可是,由于中国音乐教育一直是以"西方音乐中心"为基础的,而中国音乐作为世界音乐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部分,面对国际多元文化音乐的发展,中国音乐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所以必须先增强学习本国音乐的意识.不管是社会音乐教育,还是学校音乐教育,都应该站在中国音乐基础之上施教于国民.多向唤醒、多向学习、多向教学,以实现中国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做到立足于中国音乐面向世界音乐,最终实现人类音乐文化共享.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它具有其他教育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这种音乐的审美感受过程涉及联想、反应、想象、共鸣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所以音乐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音乐心理. 一、重视学生音乐心理发展 学生从儿童到青少年,其心理发展处在从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音乐教学应当根据学生音乐心理发展的特点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要抓住每个年龄阶段学生的音乐心理的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才能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研究中学生音乐心理的发展,必须了解他们一般的生理、心理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生对音乐审美心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地有多厚天有多高》,培养自然大方的演唱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2.通过欣赏动画片主题曲,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以及对声音的感受力;通过模拟不同的动画人物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3.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的感受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发展音乐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技能、音乐方法是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问题.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9.
开发智力是近年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新动向,而音乐教育恰恰能极大地促进智力的发展.当然,不能把音乐局限于此,还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巨大作用.在音乐方面,新大纲对从前的教育目的做了较大的修改和调整,突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为其终身学习音乐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新大纲的修改突出了音乐的人格化、情感化,把音乐与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因为音乐与人最具"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音乐教学课程也在进行着教学改革.新课改要求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倡个性化发展,满足成长需求.音乐鉴赏课程是高中音乐教学体系中的关键部分,能有效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音乐审美和创新能力.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的束缚,我们的音乐课程往往形同虚设,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新能力更是无法培养.所以,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本文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做了探索和讨论,希望能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简论发展音乐文化教育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一种文化,是反映人类精神层面的文化产物.长期以来,人们对音乐的教育研究更多的只是在追求和强调对音乐的技术性、教育方法及手段的研究,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现象,音乐文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艺术的普遍发展规律,作者将音乐从文化的大视角,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探讨音乐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紧扣时代脉搏,唯有与时俱进才是音乐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由于人们生活环境的提高,学生对于音乐教学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以往一位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然而,在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理念在理工院校的推广,促进了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完整性的发展,特别是在音乐学习方面,通过建设包括音乐鉴赏课在内的音乐类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他们的情操.文章通过对理工院校大学生音乐学习现状的分析,剖析了音乐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对通识教育下音乐教育的作用和功能的分析,进一步提出音乐鉴赏课在音乐通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合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院校音乐鉴赏课曲折发展的作用,依据音乐鉴赏课的内涵,提出了包括多元化教育、特色教程、第一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在内的音乐鉴赏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而顺利地发展起来的同时,与一系列社会科学的关系也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因此,研究音乐这种艺术语言和具体的作品中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研究各种音乐活动的心理特点、掌握音乐教学与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学原理的音乐心理学便应运而生了.在这门新的学科中,应当说其主导方针乃是分析音乐作品、音乐演奏和欣赏音乐活动的心理学.  相似文献   

15.
音乐治疗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音乐治疗学集音乐、医学、美学、音乐心理学、特殊教育为一体,是音乐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永瑜 《文教资料》2008,(17):54-56
当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影响时,其生存发展的空间必然受到制约,音乐文化要获得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必然有赖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与其生存发展空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依存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供广大市民阶级娱乐之用的市井音乐的兴起使宋代与前代的音乐相比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原因,宋代市井音乐的形态有瓦子音乐、酒肆茶坊音乐、民俗节庆音乐、流动演出音乐等几种艺术形式.宋代市井音乐不但丰富了宋代民俗音乐艺术,而且对研究我国市井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音乐就是生活品质提高的内容之一.好的音乐可以成为世界友谊的桥梁,能跨越文化、语言、民族的沟壑,净化心灵、陶冶情操.音乐是人类听觉美的享受,不同的国家、民族对音乐的追求是一样的.现当今,高校对音乐教育的发展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开启幼儿智慧的钥匙,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更是让幼儿完美接触音乐的起点.本文从生活中的节奏、创建良好的音乐环境、音乐游戏和音乐训练四个方面论述了对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建议,究音乐教学对幼儿良好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究.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进入了"十四五"发展规划时期,衡水地区的文化建设也处于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对于民间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更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做出新的部署和新的规划.衡水在自身的文化发展历程中,诞生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价值.因而,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中,加强对衡水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非常的关键.在本文的研究中,对衡水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以运河架鼓、西河大鼓、"打花榜"等民间音乐形式的生存状况为切入点,从而总结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衡水民间音乐的发展策略,以期推进衡水民间音乐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