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刻理解概念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雄 《数学教学研究》2001,(2):31-32,39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就是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本质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它是整个数学宫殿的基石,任何数学公式、定理和法则都孕育在数学概念之中.可谓“思想方法寓于概念之中”,因此,中学数学的概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否做到准确把握概念规定的内涵和外延,用肯定和否定等不同形式进行变通与比较,真正深刻理解概念,这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基础.只有理解深刻,才能灵活运用.中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那种一味追求解题方法而忽视基本概念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概念是源,方法是流,对概念的深刻…  相似文献   

2.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尤其是分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对于进一步掌握数学中的一些定理、公式都是很有帮助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已学过哪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函数是初中数学重点内容之一,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是学好函数的关键.但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同学们在初学时,会有许多问题疑惑不解.下列关于函数概念若干问题的答疑,希望能很好地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康家珑 《上饶师专学报》1991,11(6):59-62,67
从认识论原理及思维的实际来看,概念内涵存在不同的层次,决定生活概念的层次是基本层次,决定科学概念的层次是一般层次,而中性概念兼有两种层次的内涵。对概念内涵进行微观分析,能揭示其层次,进而全面深入理解概念内涵,作出形式化处理;明确概念发展变化情况;为判定某一判断的真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数学概念表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学概念表征是数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概念意象、概念结构、概念域和概念系是刻画数学概念和数学概念表征的关键词汇;基于“真度”、“深度”、“速度”3个概念,数学概念表征可作更精致地描述;数学概念表征具有以下特点:意象表征性、二重性和历时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概念教学已经有了许多讨论.这里仅就自己教学和学习中想到的谈一点想法. 每个数学概念有它适用的范围.在概念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概念,常用变式教学法.下面的案例引自[1].  相似文献   

7.
集合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集合知识概念新,符号多.初学者往往顾此失彼,为此下面介绍集合概念教学中的八项注意,以期帮助同学们加深对集合有关概念的理解,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数学概念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概念课是新授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反观我们的概念教学有不少是先定义概念,再理解及应用概念,有的概念的出现,让学生感到很突然,不知为什么要学习它,从而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实践证明,如果能尝试在概念的引入环节实施局部探究,即根...  相似文献   

9.
曹沛红 《中学理科》2007,(12):81-81
初中化学学科的显著特点是概念多,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透彻,掌握得是否熟练,对学好化学关系很大.由于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不强,在化学概念的学习中,常存在下面几个问题:概念记不牢;不会应用;不注意概念间的内在联系.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概念的学习和复习.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概念不仅多,而且比较枯燥、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在高考备考中,如何对这些概念进行复习呢?本人在多年高三生物科的复习教学中的做法是:在第二轮的复习中,把教材中涉及到的生物学概念全部整理出来,作为一个专题.复习这个专题时,并不是就概念本身进行简单的复述,而是注重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举一反三的讲练,使学生能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实质,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死记硬背.实践证明,通过这种“讲练结合”的方式对生物概念进行复习,其效果是明显的.学生不管是平时的练习还是在高考中遇到类似的概念题时,都能正确、快速地完成,可谓是得心应手.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错误概念多产生于错误的前科学概念,以及教学中对知识的肤浅和片面的理解等.它的形成不仅严重影响对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且会衍生出新的错误概念.揭示和转变学生头脑中的错误概念是物理学教学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当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在小学自然知识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例如影视、书报、与同伴交流、亲身实践等)积累了很多感性知识,逐渐形成了认识世界的粗浅经验和稚嫩思维;高中生也有此类情况,而且往往比初中生更为稳定牢固.这些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被理论界称为“前概念”或“相异思维框架”,其中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前概念”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人们日常口语中广泛借用物理概念、术语,。还有媒体滥用谐音、成语,也助长了“前概念”的形成.不正确的“前概念”对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其实是在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当然就谈不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概念教学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础,更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解并运用好高中物理概念呢?从实际教学的经验中体会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学大厦的基石,是物理思维和推理的依据,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和掌握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课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的成败,世界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得李政道博士1979年在北京讲学时多次提到:。在学习中,一定要把基本的概念清、记牢.”概念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但概念难教、难学,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和学生,“物理难,难过概念关”,就是人们对概念教学的总结.为了搞好概念教学,笔就教学实践中所傲的一些探索和尝试,谈几点粗浅体会,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5.
戈永妩 《物理教师》2000,21(6):24-25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深感概念量多面广,就拿初中物理来讲,概念多达几十个.如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笔者对初中物理涉及的基本概念作一粗浅的分类,探讨各类概念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对其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初中物理的概念大致可分为4类.1反映物质属性的 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其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性.如质量、惯性、能量等.教学中应当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类概念,学生在初中阶段不可能完全搞清楚,只能停留在某种较低级…  相似文献   

16.
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量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化学概念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仅对化学概念的引出、讲解.巩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在中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围绕“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进行的数学概念的教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期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水平,深刻领会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顺应国家教育改革思想.  相似文献   

18.
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是数学思维存在的基本形式。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现实生活中对事物进行高度抽象概括的产物.也是数学知识的中心。因此,对数学概念的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数学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前提.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保证,概念.既是掌握“双基”的基础。又是数学思维的要素.在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正确指导学生分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透析其蕴涵的数学思维,则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概念。从而能灵活地运用概念。  相似文献   

19.
沈树柯 《物理教师》2007,28(2):13-13
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理解概念和规律,掌握方法,有的物理概念表面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要完整、准确理解一个概念的内涵、外延、范围以及条件是不容易的.通过下面的例子,我们一起再来体会一下.  相似文献   

20.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这是组合的原始概念.联系排列的概念推导出组合数的公式,这是分析、解决组合问题的逻辑起点.然而,数学概念本身是发展的、联系的,它具有生动的各个侧面和层次.我们可以把组合的概念理解为这样一个模型:设集合A含有n个元素,求集合A的含有m个元素的子集的个数.也可以理解为另一个模型:方程模型,本由组合的原始概念推导出方程模型,进而把方程模型作为逻辑起点,解决一些应用问题,作为组合概念的丰富和发展.下面先给出一个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