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儿童接触的第一社会环境。家庭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因此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关键点,它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将持续一生,其主要表现在形成个体的生活习惯、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儿童成长学习的第一个场所,是孩子成长的摇篮、避风的港湾,是孩子最依赖的地方.家庭为儿童提供了第一次的人际交往、第一种人际关系、第一次社会规范、第一个社会角色.所以,在一切社会生活中,家庭因素对儿童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研究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因素,问题原因和解决对策,从多视角剖析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家庭中儿童的社会化问题省教育科学院韩秀英儿童社会化,乃指儿童在社会和家庭影响下,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社会行为的过程。儿童社会化不仅是个体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儿童时期的社会化将为以后的社会化奠定基础。如果一个人实现了较...  相似文献   

4.
家庭与儿童个性社会化姚本先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它还是儿童最早的教育场所,是儿童个性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在家庭里,儿童学到了最初的社会生活知识及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等。比起幼儿园和学校,家庭对...  相似文献   

5.
陈洁 《现代教学》2005,(3):58-59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是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它本身是一个独特、完整的社会机构,是社会的雏型。儿童进入学校这个“社会机构”,扮演学生、同学、朋友等多种社会角色,并在课堂里和其他公共场所进行着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动。所有这些,都对学生了解社会、发展人格、塑造自我,培养合乎角色的社会性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社会化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丁淑芹 《文教资料》2008,(29):104-106
儿童时期的社会化发展是人整个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而家庭又是影响其社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家庭中的家庭关系、家教方式、家长素质、家庭结构、家庭的社会地位等五个方面依次分析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它也日益成为当代儿童社会化中一个新的重要环境和途径.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基础.通过网络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分析,旨在探索家庭网络教育深层次的思考,以此加速儿童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是从家庭开始的,在诸多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家庭环境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是最主要的因素。家庭教养方式是指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通过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以及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儿童,并由此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亲社会性的发展,反之,消极、对抗性的亲子关系则促使了儿童的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正>入学,意味着儿童从家庭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环境,这是个体社会化的十分关键的一步。入学后,儿童从家庭的特殊成员转变为班集体的普通成员,社会对儿童的要求、人际关系都发生相应变化,儿童是怎样从家庭到机构这一社会化过程的?转变过程会给儿童发展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1979年,Bronfenbrenner开始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为研究这一个转变过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陶琳瑾 《时代教育》2007,(9Z):153-154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上升,许多研究都在寻找关怀离异家庭儿童的社会途径,力图使家庭离异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降到最低。本文从亲子依恋关系这个角度出发,阐述安全依恋的缺失是导致离异家庭儿童社会化不良的重要原因,而与儿童长时间相处的教师可以成为这种低安全性的亲子关系的依恋补偿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论述了城市家庭生活方式的变革对儿童社会化产生的几方面的影响;(1)家庭结构核心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2)家庭居室独门户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3)清费方式潮流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4)闲暇娱乐方式集体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5)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平等化、亲密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这些论述,有利于澄清现实生活中儿童家庭教育的若于盲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论述了城市家庭生活方式的变革对儿童社会化产生的几方面的影响:(1)家庭结构核心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2)家庭居室独门户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3)消费方式潮流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4)闲暇娱乐方式集体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5)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平等化、亲密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这些论述,有利于澄清现实生活中儿童家庭教育的若干盲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最重要的影响。孩子出生后面对的首位学习对象就是父母,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指导者,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是儿童早期社会化最理想、最自然的环境。而在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却存在着父母双方或单方缺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迪庆藏族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禁忌等各个方面,且存在明显差异;迪庆藏族儿童在风俗习惯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迪庆藏族风俗习惯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还表现出年龄差异并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学校、家庭是否开展相关的民族习俗教育对迪庆藏族儿童的社会化影响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他人”。父母与子女直接自然的亲密、频繁交往,便构成了亲子互动。亲子互动是指父母与子女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亲子互动对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社会适应性、性别角色等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儿童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在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诸多因素中,家庭因素最为重要,家庭教育不仅为儿童智商发育搭建平台,也为儿童情商发展构筑基础。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新生群体,由于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其社会化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通力合作,从改善国家制度环境和改善农村教育环境两条主线入手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其所属的社会中人们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发展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父母将适合儿童接受的社会信仰,价值观念等社会  相似文献   

18.
家庭抚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家庭抚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周宗奎儿童的社会化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逐步完成的长期的过程。家庭对儿童的抚养方式是对儿童的社会化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对儿童的早期社会化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家庭抚养方式的结构、类型差异和文化差异,对于促进儿童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一、不同社会的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教养的职能,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有两种:一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二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家庭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一定的社会形态,也决定着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由生产方式制约的家庭结结、家庭职能、家庭关系和家庭伦理  相似文献   

20.
异常儿童与家庭环境的互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于松梅家庭──这个既古老而又最基本的社会结构,不仅是个体获得信仰、价值观以及行为模式的主要源泉,而且对个体的养育、社会化、教育以及职业选择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它一直被视为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