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性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围绕能力培养目标要求,采用各种教学手段,锻炼和培养学生探析、思考、分析、推理等方面学习技能,为综合性人才培养贡献才智.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实施有效性教学策略,就要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将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有效性教学策略实施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紧扣教材、学生、课堂等要素,实施有效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性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围绕能力培养目标要求,采用各种教学手段,锻炼和培养学生探析、思考、分析、推理等方面学习技能,为综合性人才培养贡献才智.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实施有效性教学策略,就要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将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有效性教学策略实施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紧扣教材、学生、课堂等要素,实施有效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相长.一、研析吃透教材,以景促情,提升初中生互助合作的内在  相似文献   

3.
贺友军 《教师》2014,(27):72-72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实施的教学策略和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这一主题。问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改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能力素养培养策略进行了初步简析。  相似文献   

4.
董杨曦 《考试周刊》2012,(62):80-81
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教师教学目标要求承载的重要介质,更是学生学习能力锻炼培养的重要平台。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问题的情感激励、探究实践和发散特性,开展有效的问题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感悟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答问题中,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问题是数学的精髓,是问题教学的载体,也是学生实践锻炼的平台.问题性教学是指教师借助于数学问题案例这一载体,搭建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分析、解答问题等活动的过程.同时,学生在问题解析过程中,学习素养能够得到逐步的提升和树立.新实施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标准中,就如何开展问题性教学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目标.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数学模型,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学生在分析、解答不等式问题案例进程中,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显著的提升.一、紧扣不等式章节重难点,设置典型性问题案例问题案例是问题性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的载体和平台,问题案例的有效设置,对问题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到基础性的  相似文献   

6.
吴彩娣 《考试周刊》2014,(65):60-61
问题是数学知识内涵的外在表现和生动概括。教师在问题案例讲解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引导学生探析解答问题案例活动,传授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者根据新课程标准和目标要求,对初中数学问题案例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的正确、高效运用,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郑伟 《考试周刊》2010,(51):54-55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科开展知识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解题活动的实践者,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特点,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由此可见,思维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任务和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所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方式,都是围绕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这一目标要求开展的.数学问题作为概括和体现数学学科知识体系内涵的生动展示,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学习能力过程中,发挥着载体作用和促进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自主合作、创新思维、探究实  相似文献   

9.
唐丽刚 《考试周刊》2013,(79):54-55
学习情感是教学双边活动有效开展、效能有效提升的重要思想保障。学生学习情感的树立,需要教师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激发。情境教学作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培树学生良好学习情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者根据情境教学策略的内涵要义,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对情境性教学策略中初中生学习情感的培养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新标准、新要求、新策略。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发展过程。新课改下的教学策略,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理念,以"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要义,开展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活动方式,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技能和数学品质。  相似文献   

11.
范玉兰 《考试周刊》2014,(59):64-64
案例是数学学科知识体系和内涵要义的"精华",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与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案例式教学,是以问题案例为载体,引导和指导学习对象观察案例、分析案例、解决案例活动,有效锻炼学习技能,有效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形式。作者结合案例式教学内涵要义,对如何开展案例式教学活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学生的推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与之相关。小学一线数学教师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数学思维的逐渐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策略进行分析,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安排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常美娟 《考试周刊》2012,(52):74-75
新的《初中数学学科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数学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教师教学理念实施的重要对象,要注重学生主体能动特性的激发,教会学生探索解答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在科技创新日益发展的今天,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已成为学校自主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对象,也是当前新课改下能力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有效学习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素质教育下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技能及其教学效能的重要参考"标尺"。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纲要中,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今天,如何锻炼和培养初中生良好学习能力,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和课题。本人现结合全等三角形章节教学活动,对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及方法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是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之一.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传统‘题海战术’","发挥问题教学发展性,让学生在问题观察、分析和解答中实现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初中数学教师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经验组织数学教学活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需求,有针对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使得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也能锻炼出创新意识,为学生下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难以教授的内容。随着近年来有关应用题教学探讨的增加,应用题的解题更加注重技巧。学生通过解答应用题,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相应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养成学习数学是为了运用数学的这样一种潜意识。那么,本文就要重点介绍一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中有关应...  相似文献   

18.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课标下能力目标培养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问题"作为数学的"心脏",体现了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精髓",已成为数学学科学习能力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问题教学紧紧定位在学生解题活动的开展上,而没有将能力培养目标理念,融入渗透到整个问题教学活动中,导致学生"重解题数量,轻能力培养".新实施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纲要中,则将问题作为学习  相似文献   

19.
徐玉琴 《成才之路》2012,(31):84-84
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目标要求和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活动中,要利用数学问题情感激励特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实践等学习情感,让学生在问题有效解答进程中实现学习能力素养的提升进步。  相似文献   

20.
元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高师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元认知水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树立科学的评价观、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等教学策略来培养高师生的数学元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