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以自己的智慧火花来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要努力创设充满生命活力,充盈情趣的课堂,让学生在情智交融的课堂氛围中快乐学习,自主探究,从而开发学生的“情”与“智”,  相似文献   

2.
情智课堂以挖掘学生情感潜能与智慧潜能为主,强调运用情感教育手段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在思考、探究、实践过程中扎实掌握核心知识,提升智慧水平.文章以北师大版“角的度量(一)”一课的教学为例,从备课与上课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智课堂构建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构建小学数学情智课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倡导“情智语文”,他认为,课堂应该是情智共生的,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的情感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的确,孙老师正在不断地用自己的教学实践诠释着他的“情智语文”。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追求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以智启智、以情促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基于这种理念,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时,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激活学生情感与智慧,催化学生睛感与智慧的生长,让我与学生们一同沉浸在欢愉的学习氛围中,一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5.
情,就是情感,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密码;智,就是“智慧”,是学生心智成长的密码。构建“情智”的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情感的需求,更是开发学生智慧需求,使学生更具有发展性。一、情智课堂应是“和谐”中的“共振”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这句话道出了教学的真谛:师生间只有真正建立了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达到和谐统一,教育才能发挥作用。教学中常用:“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讲给大家听听!”“老师这儿还有一种方法,你们看行不行。”  相似文献   

6.
邹旭升 《河北教育》2006,(12):36-37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倡导“情智语文”。他认为,课堂应该是情智共生的。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的情感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的确,孙老师正在不断地用自己的教学实践诠释着他的“情智语文”。如他所执教的《二泉映月》一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现在,以其中第4自然段的教学来欣赏孙老师的情智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追求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以智启智、以情促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基于这种理念,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时,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激活学生情感与智慧,催化学生情感与智慧的生长,让我与学生们一同沉浸在欢偷的学习氛围中,一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8.
高尔基说过:“智慧如果用情感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情智交融的课堂,让学生的情生起来,脑动起来,心飞起来,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下面就三年级《周长》一课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智  相似文献   

9.
杨启亮 《江苏教育》2006,(2B):10-10
“有育人智慧.含爱生情怀”.说的是教育的情智: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说的是情智的教育。两种情与智交融起来。就生成了北京东路小学实践素质教育的主题:“让情智的阳光充盈师生的心灵。”这个诗意的主题。主张以情感引领智慧,还主张以“师”的情智引领“生”的情智,追求完整性的情智“共生”。这里的“共生”,就体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10.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智慧”问题,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情感”问题。在情智交融、和谐共生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健全的人。科学“情智课堂”“入境—感知—探究—拓展”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逐步形成敢于质疑、追求创新、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班级授课制虽然可以保证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大限度的知识传授,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但它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情智课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重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能够把学生的情感潜能与智慧潜能发掘出来,促进学生情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秀云 《天津教育》2023,(29):29-31
<正>在教育教学的不断变革中衍生出众多新型作业模式,情智型作业就是其中之一,它涉及智慧、情感两大领域,“情”是指情境、情感、情趣、品质以及意识等,“智”指的是知识、能力、思维以及意识等,“情智”作业是教师在围绕作业目标的基础上,基于综合角度关注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衔接点,在共同指向核心素养的前提下设计情智结合的立体化作业,旨在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助力。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情智作业设计的意义及需要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周凤梅 《江西教育》2023,(18):24-28
<正>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核心素养,真正实现深度学习。笔者倡导“为学生情智而教”,旨在通过“用真情唤起真喜爱,以智慧启迪真思考”,生成师生情思飞扬、智慧流淌的数学情智课堂。以此促进学生思维力的发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最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郭华教授指出:“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富有挑战性的主题,全身心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可见学生的深度学习要“深在投入、深在理解、深在思维”,  相似文献   

14.
<正>留白,就是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时间和想象空间。留白是一种等待、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为了增强教学实效,许多教师会将留白渗透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感悟、平等交流、放飞情愫,在情智共生中提升思维素养。在我市教坛新秀评比中,王佩瑜老师教学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通过教学留白,以情促智,以智生情,不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上演了一节充满活力、智慧碰撞、情感健康的思想品德课。感受一:一白激起千层浪,启动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以自己的智慧火花来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要努力创设充满生命活力,充盈情趣的课堂,让学生在情智交融的课堂氛围中快乐学习,自主探究,从而开发学生的“情”与“智”,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构建情智交融的英语课堂,促进学生的情智发展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一、创设情境,联动知识,用鲜活的场景激“情”促“智”,提升学生对新知的“悟”与“用”
  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情境,能使学生在情境中学到知识。如在6B讲授问路的主题时,利用教室的课桌作为直观教具,有序排列,中间空出适当距离用做街道社区,然后让学生把课前自制的带有社区单位的如school,hospital,toilet,the bus stop,the police station等的卡片放在课桌上,表示各建筑物所处的位置,形成某个建筑群的模拟情境,再让学生操练陌生人问路的对话。在这种现实的“浓缩版”中,学生就能直观地理解向左转与向右转,并且懂得中西方在交通规则差异等方面的文化内容。同时,学生的责任感、道德感与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16.
谢春芝 《家长》2024,(3):75-77
<正>初中物理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情感智慧是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管理能力,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构建情智课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情感导向的教学方法和师生情感互动来实现这一目标。一、初中物理情智课堂的特点和构建价值(一)特点初中物理情智课堂是一种强调情感教育和智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具有独特性。首先,  相似文献   

17.
好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南斯拉夫现代教学论专家弗·鲍良克曾强调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情绪感受还决定学生在教学中是注意、集中、有兴趣、满意、不满足、压抑。”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通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要发挥人的潜力的后天教育环境。与其说是物质,不如说是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有效方法,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  相似文献   

18.
<正>"情智教学"是指教育者用自己高尚的情感与独特的智慧营造出情智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得到培养,蕴藏的智慧得到唤醒和发展,从而培养情智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的人。《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实施"情智教学",彰显课堂活  相似文献   

19.
范勇 《学苑教育》2019,(13):20-20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将情、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道德的践行。本文主要从问题化教学启动情智、情境化教学激发情智、活动化教学生成情智、实践化教学发展情智等角度阐述初中生情智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现代人的两大特征,情感和智慧是语文学科的显著特点。因此,建构情智课堂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交流互动、深度感悟,要用充满情趣、情味的课堂来点亮学生的智慧,构建情智并行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