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课程源起自主签到是幼儿每天入园进入班级做的第一件事情。一天早上,中三班的幼儿签到完进入教室后,小值日生们便开始参照签到表点名。正阳:小徐,你今天迟到了!小徐:我没有迟到,我是自己进班,没有让老师接。  相似文献   

2.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离不开我们每班两教一保(主班老师、配班老师、保育员)之间进行的三位一体的共同配合与分工协作。本研究以小班幼儿户外运动中三位一体的策略为例展开研究,力求高效提升小班幼儿户外运动中保教一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许丹妮 《知识文库》2022,(22):64-66
<正>新小班幼儿在入园适应过程中常会遇到多重压力,容易出现多种外显的分离焦虑行为,因受疫情的影响家长无法进园,新小班幼儿面临自主入园时,分离焦虑的情绪尤为明显。经过实践发现小、中班的“大带小”活动模式,在带动新小班幼儿自主入园中,能够充分发挥“同伴”力量在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一些积极的举措,能够有效地减轻新小班幼儿入园适应过程中的焦虑、哭闹,同时中班幼儿的社会性经验和技能在真实生活教育情境中也得到不断地提升。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新招收的小班幼儿,大多能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个别哭鼻子的,也能很快稳定情绪,这与我们细致深入地做好入园前后的工作是分不开的。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发入园通知单时,写明进×班,班主任为××老师。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①使孩子知道自己已长大了,要进幼儿园学本领了,树立起光荣感;②跟孩子讲幼儿园的老师如何好,那里的活动如何有趣,激发幼儿早日来园的愿望;③加强培养孩子自己吃饭、上厕所等生活自理能力;④让孩子认识自己使用的小被、衣帽、手帕、鞋子等物品,并缝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2006,(10):27-27
开学初,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情绪比较不稳定。为了激发幼儿天天来园,一方面我们想方设法使幼儿尽快熟悉班中的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使幼儿在环境的隐性刺激下逐渐过渡到喜欢来园。  相似文献   

6.
胡萍 《山东教育》2002,(15):28-29
“大带小”是我园一直坚持的一项特色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发展幼儿间的交往能力,让小班幼儿体会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快乐,激发他们热爱幼儿园、喜欢集体生活的情感。随着现代化教育目标的提出,我国“大带小”活动的形式、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完善。具体做法是:一、入园之初“大带小”新生入园之初,十分依恋父母,他们的情绪也容易受周围环境及同伴的影响,我们在幼儿入园之初实行“大带小”活动,目的就是减轻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此阶段的“大带小”活动,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  相似文献   

7.
黄心悦 《福建教育》2022,(38):54-56
<正>一、问题分析小班新生入园已过去一个多月了,可是我们经常听见幼儿这样说:“我不要在幼儿园睡觉。”“我不要脱衣服,我就坐在这里等奶奶来。”“我不要盖被子,这不是我的被子。”“我中午睡不着,我想妈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恢复体力,使其拥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荆学洁 《山东教育》2012,(27):12-14
几年来,我们一直从事托班的保教工作,在不断地学习领会和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工作规律。有的孩子从家庭直接进入小班,而有的不满3岁的孩子则是先入托班。托班阶段不只是孩子由家庭生活进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过渡期,而且孩子比直接上小班的年龄更小,这就意味着做好入园适应工作更加艰辛和重要。刚入托班的孩子由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环境,总会哭着、喊着、拽着家长衣服不上幼儿  相似文献   

9.
丁娟 《福建教育》2022,(3):24-25
<正>班级归属感,是指幼儿对班级在感情上的认同和在心理上的投入,愿意参与班级活动,其根源在于幼儿在班级中得到教师和同伴的接受、尊重和支持,在班级生活中感觉自己是重要的一部分。小班幼儿班级归属感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探析幼儿的心理需求,开展适宜的活动,通过积极有效的策略让幼儿体验在园生活的快乐,缓解入园焦虑,提升小班幼儿的班级归属感。  相似文献   

10.
正小班的计算活动,总是在"做"与"玩"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我把"三趣"即情趣、兴趣和乐趣有机地结合在小班计算活动中。使小班幼儿建立的感性认识更加牢固,并通过"三趣"的运用,使小班的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动手、自己总结,体验获得的感性经验。在"三趣"中,兴趣是激发幼儿活动的条件;情趣是活动过程中教师直接或间接创造的,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润滑剂;而乐趣则是幼儿发自内心,感受到的一种愉悦情感。针对小班幼儿好玩、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合理地、灵活地把"三趣"运用  相似文献   

11.
我班是新收的小班,刚开学时,每次睡觉,幼儿总是把袜子放得乱七八糟的:有的放在床上;有的放在地上;也有的把袜子放在鞋子里面,这样既不整齐也不符合卫生要求。 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是这样引导他们的:“你们进睡室要做什么?”小朋友抢着回答:“睡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的行为习惯教育一直是所有幼教老师常抓不懈的主题,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小班的幼儿。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什么都不懂,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比较好动,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教活动就不能很好的实施。因此,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老师们最棘手的事情,一个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参与过小班教学的老师都知道,小班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期,可塑性大,好习惯易于培养;坏习惯也容易  相似文献   

13.
实验对象: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各一个班为实验班;另择该园的小班、中班、大班各一个班为对照班。实验过程:(1)先测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吃饭整洁与否的情况,分别给每个幼儿打分:吃饭后桌上最整洁(没有饭粒、没有菜汤痕迹)的计5分,比较整洁(略有饭粒、菜汤痕迹)的计4分,情况一般的计3分,比较不整洁(有不少饭粒、菜汤痕迹)的计2分,最不整洁(到处有饭粒、菜汤痕迹)的计1分。计算出各班的平均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  相似文献   

14.
如何活用优质的图画书资源服务于不同年龄班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是幼儿园图画书教学实践面临的重要挑战。研究者以图画书《11只小猫做苦工》为例,详细阐述了运用减法策略改造图画书,以支持小班幼儿开展故事表演活动的做法,包括:减情节上的难度,帮助小班幼儿获得完整了解故事框架的经验;减表演上的难度,帮助小班幼儿获得积极表达的经验;减语言上的难度,帮助小班幼儿获得文字理解的经验;减主题上的难度,帮助小班幼儿获得主题理解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任性的文文     
案例 文文,男,3岁半,小班幼儿。姥姥、姥爷带大,特别任性,还暴躁、易怒、爱哭。开始时,不愿来园,待老师答应满足一些条件后,才肯让爸妈走。后来,能顺利来园,但经常是瞪着眼睛、满脸怒气、大摇大摆地进班。  相似文献   

16.
从幼儿生活习惯、心理、社会性发展、语言等方面对河南省新郑市老城区小班幼儿入园前准备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小班幼儿的入园前准备不是十分充分,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入园适应,建议广大幼儿家长积极帮助幼儿作好入园前的准备,尤其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幼儿的入园兴趣,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17.
"娃娃家"游戏是小班幼儿最主要也是最感兴趣的区角活动,幼儿在娃娃家的行为表现能够较有效地反映出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状况。小班幼儿在入园前所熟悉的环境都是与父母有关,因此,入园后他会更倾向于进行以家庭生活为主  相似文献   

18.
某幼儿园在实行年度考核、教师竞聘上岗的基础上,于新学期开始实行家长"择师",即由新生家长自愿选择教师来进行分班. 在幼儿园召开的小班幼儿家长会上,两个小班的班长分别介绍了本班三位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专业职称、从教年限、获得的荣誉、主要的教育经验和教育风格特点等,她们还分别向家长做出了一些承诺.会后,每一位家长自愿选班,并做报名登记.然而,让园长没有料到的情况出现了,小二班报名人数高达45人,小一班却只有15人.小一班的教师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心里却凉了半截,感觉受到了幼儿家长的冷落.小二班的教师在高兴之余,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45名幼儿显然容量太大.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入园适应不仅可以帮助小班幼儿获得更好的在园体验,而且会影响小班幼儿心理与行为的长远发展。本研究从活动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角色适应3个方面调查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现状,结果发现小班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但会受到教师活动组织水平、环境丰富性以及个体差异的影响;能够较快地适应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但会受到教师的情感支持和同伴支持水平的影响;能够较快地适应新角色,但会受到教师、同伴和家长角色期望的影响。为提升小班幼儿的入园适应水平,幼儿园应为小班幼儿构建和谐多元的人际关系,提供丰富适宜的活动,并开展多样化的入园适应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新学年开始,小班幼儿入园总会出现情绪波动现象。为了帮助幼儿尽快稳定情绪,使他们在幼儿园里健康成长,我园采取了下列一些做法,取得可喜的成效。一、提前召开家长会。为了让家长及早做好幼儿入园准备工作,我们在新学期开始前就召开小班幼儿家长会,由园长详细向家长介绍办园目标,幼儿学习、生活的内容以及每日生活的安排,特别提出孩子入园后将会出现的问题,以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会上,还请每位家长填写一份详细的表格,介绍自己孩子的基本情况,使教师对自己班的小朋友有初步了解。二、通过家访与即将入园幼儿交朋友。教师已从家长填写的表格上认识了本班的幼儿,然后逐户进行家访,并详细地作好家访记录,进一步了解每个幼儿的特性、爱好与身体健康情况,与孩子交谈,取得他们的好感与信任。家访中,教师还发给幼儿一个自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