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情通道》曾是邵阳人民广播电台一档红红火火的热线直播节目,也是该台的一档品牌节目。然而在异常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它的声音却越来越弱,处于时断时续的播出状态。为改变这种状况,让老品牌焕发新姿,邵阳市广播电视局经过严密的市场论证,走出了一条颇见成效的新路。请看——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末位淘汰”机制的实行,确是寻求资源优化配置和自身良性发展的一次尝试,也显示了央视自我变革的决心。作为一种工作态度.应该肯定;从操作层面上说,也属一种进步而有效的措施,手段:优胜劣汰.鼓励竞争。而以收视率为臧否节目是非的尺度,更充分体现了对观众的重视——作为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种的电视传媒,能够如此对待自己的传播对象,也确是把握住了大众传播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郝俊秀 《新闻传播》2009,(6):128-128
当今时代是一个品牌时代,电视栏目已同样进入了品牌竞争的阶段。在品牌时代,谁打造出强势品牌,谁就赢得了稳定的目标受众和源源不断的广告收入,谁就毫无疑问地拥有了话语权。无论是观众的注意力,还是广告投放的份额:无论是收视率,还是观众的满意度,都存在着相互独立又内在相关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余莉 《新闻前哨》2009,(9):67-68
随着电视传媒的迅速发展,作为电视传媒一分子的节目主持人也在不断发展。很多节目主持人渴望提高自己的主持艺术,可是对于如何在栏目的发展中提高自己作为主持人的地位,这方面的认识仍然很少。许多主持人到现在仍然是作为一个栏目的附属品,他们不懂得如何开发自身的个性特长,也不知道自己人格和素质的优缺点在哪里,这样就导致了许多主持人的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传媒业的高度发达,现代人远离了封闭而单一的信息环境,面对的是一个浪花翻卷的信息海洋.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纷纷以各自的信息传输方式吸引着受众的注意力.汹涌的信息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活与精神空间,同时,也逼使人们提高对信息传媒的选择判断力和理性思辨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证券市场,特别是股市,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后,已经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谁也不能忽视这个市场的存在。股市的动荡甚至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而在股市的动荡起伏中,传媒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甚至能够推波助澜,传媒对证券市场的作用力不可谓不大。如今,各类媒体都把开办证券栏目当作吸引人们眼球的大好途径。从中央到地方的电台电视台,证券栏目可以说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而广播电视证券栏目的一个基本模式是广播电视搭台、特邀嘉宾唱戏,嘉宾成了节目的中心,对嘉宾的热衷始终不渝,几乎到了没有特邀嘉宾…  相似文献   

7.
为听众服务是广播工作永远不变的宗旨,在频率林立、栏目迭出的竞争中,谁精心打造精品栏目、多办精品栏目,谁就能够抓住听众、赢得市场,就能更好地实现广播的喉舌与产业功能。近年来,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倾力打造频率品牌,逐步形成了品牌栏目拉动广告经营、广告增收反哺品牌栏目的良性循环态势,进而提高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其核心竞争力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8.
专家指出,21世纪是注意力经济即"眼球经济"的时代,谁能让消费者在第一眼时就被吸引并发生购买行为,谁就能在这个时代取胜。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创作,总根于爱。”电视节目制作就是一种创作。而且在今天电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普通的文艺作品。而在众多的电视作品当中人物节目可算是“永远的长青树”。“东方之子”、“杨澜工作室”以及从“今天我上镜”到我们的“现代人物”,可以说人物栏目的生命力就在于人的命运与性格的再现,这其中留住观众的便是节目中充盈着的浓浓的人情味。一、情感交流就是一次动情的过程当一个陌生的人坐在你的面前时,你首先让他感到一种真诚;一个新闻人物出现在你的镜头前时,你要让他感到你是一个平常的人,你和他都有着…  相似文献   

10.
邱力 《新闻界》2004,(6):48-49,51
如何全面激活资源潜力,以强有力的整体优势参与传媒竞争?如何以快捷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为电视栏目带来源源不断的精彩报道?如何以一批有观点、有深度、有故事的报道.让电视新闻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成功企业的关键在于人才——浅谈高科技信息企业的经营管理高新让郭虎让陈胜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家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的竞争也好,市场的争夺也罢,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有了一流的人才,谁就有了竞争实力;谁在人才方面占有优势,谁就能在激烈的...  相似文献   

12.
策划已成为现代传媒争夺读者、抢占市场的最主要着力点,也是体现报刊编辑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本文只就秘书类期刊的选题策划和栏目策划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主旋律与多样化电视是大众传媒,是大众化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就是消费,大众化就是消费化:消费只有偏好、效用的不同,而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能简单地认为高雅的就应优先供给,通俗的就应限制供给。在市场中,对消费的歧视,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相似文献   

14.
卢纲 《新闻前哨》2003,(1):34-34
要做好收费信息节目,难度大大高于不收费节目。难就难在它属于“来料加工”,如果送来的“料子”品质太差,想做出什么像样的“高级成衣”,那恐怕是好梦难圆。要想做好这类节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定位适当。我们所要创办的收费电视信息节目,它扮演的是商业行为的宣传员,广大观众生活的服务员的角色,但我们应有意识地把这个角色作一些转换,使该节目不仅只具有上述基本功能,使之逐渐成为经济冷暖的温度计,时尚生活的航标灯。它要求我们小事放大做,寻常事找角度,栏目要讲究,播出时间要适中。2、内容“抓人”。任何艺术品要有魅力…  相似文献   

15.
谢辉  姚莉  李媛 《新闻前哨》2007,(12):41-42
有一次网上聊天,网友问我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我如实告之——新闻工作者。“你们传媒厉害呀!要谁死,谁就死”,网友随即在屏幕上敲出一行字。生杀予夺?传媒当然不可能拥有封建时代皇权般的力量,这位网友的意思不过是传达出公众对媒体的一种印象:权力。诚然,大众传媒因掌握着话语权而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权力中心之一,也就是所谓的“第四权力”。我们知道,一个健康运转的社会,任何权力都应有其边界,受到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电视传媒行业的竞争力也日益加强,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都会被各种各样的媒介包围,要想在这种竞争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首先就要选好一个独特的标题。优秀的电视节目名称不仅能吸引观众的目光,从而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对栏目本身起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本文就以湖南电视台的电视台栏目名称作为对象,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其特色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打造精品栏目 提升广播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听众服务是广播工作不变的宗旨。在频率林立、栏目迭出的竞争中,谁精心打造精品栏目.多办精品栏目,谁就能够抓住听众,赢得市场,就能更好地实现广播的喉舌与产业功能。2004年中广学会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首次设立“十佳栏目”奖,获奖的广播“十佳栏目”,是全国广播系统精品栏目的荟萃,对广播精品栏目的标准和如何打造精品栏目等问题,做出了示范性回答。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新闻媒体与司法制度是体现一个国家民主明程度的窗口,也是构建社会正义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人形象的把传媒与司法的关系比喻为“一对常相厮守的欢喜冤家”。特别是在现阶段,新闻传媒和司法仿佛在一夜之间变得谁也离不开谁。虽然他们分别有自身的价值取向——新闻信奉新闻自由;司法强调司法独立,但它们都不能离开或漠视对方的存在:新闻传媒如果放弃对司法行为的报道和监督,则意味着它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宝贵的素材来源,甚至可以说这将造成话语权的缺失;而司法行为如果离开了新闻传媒的有效监督,司法独立有可能会变成司法独裁,司法公正将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19.
倪瑜 《新闻记者》2006,(12):34-35
在激烈的传媒竞争环境中,“互动”业已成为媒体争夺受众的生存之道。在媒介“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受众不仅是信息接收者,更是消费者,受众就是媒体的“上帝”,谁能争取到越多的受众,谁就能够生存下来。广播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短信等方式调动受众直接参与节目;电视可以邀请观众参加节目录制的全过程。进行现场互动,屏幕下方“移动用户发XY到8888。联通用户发XX到9999,赢取千元大奖”的字幕也是越滚越“火”:网络更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在互动上占尽优势.  相似文献   

20.
马福陵 《视听界》2006,(2):97-97
电视造型是技术加艺术的结晶,在这里引用台湾作家林清玄一句话:“化妆有三个层次——先是外形,后是个性,最后是生命的化妆。”因此,造型师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因为看不准,也就做不准形象。其次应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以灵活面对每个造型所需的与众不同的风格,而联想力则完全来自于生活方式。如果只是周而复始地重复别人的生活方式而缺少自我对于生活的认识和感知,这将会给化妆造型工作的创新带来阻碍,更不易产生具有特点的造型作品。最后,还应该具备实施能力,将你的想象具体化。以下就两类电视栏目主持人形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