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市党报由于会议报道多,语言不够鲜活,特别是在同时有晚报、都市报的地市,党报常常难以得到普通读者的关注,在市场上影响十分微弱。“走转改”为地市党报转变办报思路和转变采编人员思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拓宽走转改的视角.改变党报新闻作品的文风,是增强地市党报舆论场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政务报道是党报特有的政治优势和新闻资源优势,也是党委机关报的一项重要任务。党报的政务报道在及时准确地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党报的优势。把党和政府的主张及时准确地传播给广大读者。要搞好政务报道,首先,高度决定政务报道的影响力;其次。政务报道要摒弃公文化,力求新闻化;再次,应在改进会议报道上下工夫,不断创新求变,做到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人深我亲。这样,政务报道就有了可读性,就有了生命力,就有了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党报还是市场化报纸都有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对于党报而言,报纸只有让读者阅读了,发行才是有效的。党报要改变报道方式,减少会议新闻,锐意改革,改变原有的刻板版面,增加亲和力和影响力,成为大家喜爱的报纸,真正发挥社会效益,实现有效发行。市场化报纸存在一个有效发行区间,应在有效发行区间内找到最佳发行点,实现利润最大化。报纸要改变盈利模式,扩大有效区间,使报纸有更多的盈利机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各级党报进市场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在部分报刊邮亭已经看到了党报的身影,但与报刊的市场化要求还相差较远,要真正将党报推向市场,一是要增强内容的权威性;二是要增强编排的可读性;三是要增强报纸的时效性;四是要增强用人管理的灵活性;五是要加强发行渠道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5.
党报的指导性与可读性是党报的题中应有之义,但长期以来,党报的指导性有余,可读性不足,二者没能很好地统一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党报的新闻宣传工作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党报的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统一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本文从市场经济的特点入手,分析成因,提出对策,即:党报也是一种商品,党报也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参与市场的竞争;党报必须转变观念,走改革发展之路;党报要切实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党报的宣传要讲究艺术性;党报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会议新闻是地市报纸头版的“重头戏”。如何提高写作质量,应该认真研究。在采写会议新闻时,要克服敷衍了事,努力认真思考;要认真提炼要点,用心放大亮点;要提高文字能力,克服会议新闻表达一般化的问题。让会议新闻也能靓丽起来,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7.
探讨地方党报的采编工作发展趋势及其宣传报道艺术,提出“大副刊”概念,主张以“大文化”及“文化人学”理论观照报纸采编工作,以揭示新闻事实的必然性,提高地方党报的可读性,为报纸走向市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报纸要闻版面编排探讨苏汉英报纸要闻版面,是读者窥视报纸性质和内容的窗口。要编排一个好的要闻版,使读者拿起报纸,便可领略整版的风采,显得抢眼,“抓人”,需具备的要素很多,但以下几个方面是最基本的。一、凸现一个好的头条头条是要闻版挂帅的稿件,是报纸的门面...  相似文献   

9.
新闻创新是报纸进步的灵魂,也是报纸赢得读者的需要。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报必须面对新闻创新这个现实问题。重大主题报道、典型报道、深度报道、评论等是党报"拳头产品",在内容创新上要做到角度新、视野广、思考深,在形式创新上要做到语言活、手法多、版面靓。  相似文献   

10.
地市党报要突破难点搞好舆论监督,就要善于寻求领导的支持,注意选择报道题材,真实地报道事件经过,党报记者要有一颗正义之心,要采取多种报道形式,讲究语言艺术,把好见报前的“审查关”,并注意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1.
李瑞环曾在全国省市、自治区党报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说:“要增加报纸上的信息量,就必须多报道短新闻,我们的新闻要短些、短些、再短些,改变目前报纸上的大块文章、长篇讲话过多,专版过多,会议报道、领导人一般活动过多的状况。”李瑞环同志直言不讳地点了会议报道的名,说明“会议报道过多”已是新闻单位的“顽症”,同时也指出了改进会议报道已迫在眉睫。做为高等院校喉舌的校报,改革会议报道理应率先垂范。会议报道的现状和好新闻“精、短、实、活、新’抛面孔不同,我们校报的合议报道则是“多、长、空、老。”A:多…  相似文献   

12.
党报的指导性与可读性是党报的题中应有之义,但长期以来,党报的指导性有余,可读性不足,二没能很好地统一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党报的新闻宣传工作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党报的报导性与可读性的统一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本从经济的特点入手,分析成因,提出对策,即:党报也是一种商品,党报也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参与市场的竞争,党报必须转变观念,走改革发展之路,党报要切实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党报的宣传要讲究艺术性,党报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党报的体育新闻报道正面临着来自电视、网络以及专业性体育报纸等的挑战。由于党报体育报道政治味偏浓而易忽略大众化、娱乐性要求。报道相对简单肤浅且报道面狭窄,报纸版面受限制而导致信息量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受众对党报体育报道少有兴趣。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党报体育报道必须在注重感情价值,体现人文精神,倡导个性化写作,加强体育评论等方面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扩大报纸的新闻信息量,是满足现代读者需求,增强报纸必读性和可读性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改进报道方法、讲求宣传艺术、提高新闻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扩大报纸的新闻信息量,必须遵循新闻学和信息论的原理;按照新闻信息传播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报的第一版即要闻版,承担着及时准确地宣传报道学校党委和行政在一个时期的重大决策、工作重点以及广大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的重任.读者拿到报纸后,首先看到的就是要闻版,较之其它各版,其版位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报人皆以“黄金版”称之也不为过.版位的优越决定了编辑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要闻版,但这并不是说编辑对其它各版就可以应付、凑和,而是说编辑对要闻版要刻意用心,因为要闻版是一张报纸的门脸,要闻版的水平应该就是一张报纸的水平.要闻版办好了,才能使其版位的优势转化为宣传的优势,从而充分发挥校报的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宁 《考试周刊》2013,(34):25-25
党报要闻版编辑要注重导向的正确性、内容的准确性、措辞的简洁性、内涵的生动性,才能制作出让读者一见倾心、眼前一亮的标题,让标题充分表达出新闻报道的主旨,真正发挥党报的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报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校校报面临的困境 (一)版式、内容程式化,在受众中受欢迎的程度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校报形成了一副固有的"面孔",多为四开四版小报:一版为要闻版,刊载近期学院重大活动、会议的报道;二版为教学科研版或论文版,刊载本校或兄弟院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或教职工的论文;三版为校园生活版或综合信息版;四版为文艺副刊.概而言之,整张报纸从内容到形式都乏善可陈,大部分校报要闻版和综合信息版充斥了会议报道和领导讲话,成为了"会议摘要"和"讲话记录"版;而因版面有限、信息量少、办报程式化、报道范围狭窄、趣味性差等原因,校报在师生中受欢迎程度不高,甚至有的校报刚发到师生手中就被扔到了垃圾角.  相似文献   

18.
可读性是党报应该予以重视的重要概念,但长期以来,党报指导性较强,可读性较弱。新形势下,确保党报指导性,增强其可读性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9.
自从高校校报正式成为了一份具有机关报性质的新闻类报纸以来,如何更好的提高高校校报的导向性和可读性,一直都是广大高校校报工作者探索创新的重要问题。强化校园重要新闻的报道策划,努力做好深度报道,重视报纸的标题运用和图片编排,成为了将校报的导向性与可读性统一起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家党报都把办好双休日报纸(周末版、双休刊或休闲周刊等),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而着力经营.那么,党报的双休刊究竟应该如何办?<湖南日报@双休周刊>的成功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即在坚持高品位、高格调、高档次的前提下,追求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