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世明 《记者摇篮》2008,(12):57-58
“《世明圈点》是辽沈文化新闻界的一个创造,是本世纪以来文化新闻版办得最有影响的一个名专栏。”这是曾从事20多年新闻工作的辽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著名学者彭定安对沈阳日报《世明圈点》专栏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2001年12月,一个作者署名加画像的新栏目在《沈阳日报》文化新闻版诞生。随之,圈天下新闻,用自己声音点评的《世明圈点》栏目,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新闻述评新形式,得到了辽宁省宣传部门的多次专文表扬,新闻界专家和广大读者也给予好评。办《世明圈点》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办一个“叫好又叫座”的栏目,如同为报纸“画龙点睛”,可以增强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为媒体凝聚人气,提升知名度。创栏之始,我们便提出“圈点”全国较有影响的文化新闻,既可扩大信息量,又能表明主流媒体的态度。在形式上,用大白圈标明所圈(摘录)之新闻主体,用大黑点…  相似文献   

3.
8月8日,由沈阳日报资深报人齐世明经营六年多的专栏《世明圈点》600期研讨会,在沈阳新华购书中心举行。省市文学艺术界、学术界、新闻出版界著名学者、专家、作家彭定安、王向锋、牟心海、白长青、徐光荣、马秋芬、解明、丁宗皓等2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由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美学学会、沈阳日报、沈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芒种杂志社、新华购书中心共同主办。齐世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沈阳市文联委员,著名专栏作家,现任沈阳日报文化新闻部主任。他于2001年12月4日在沈阳日报创办了"世明圈点"文化新闻评论专栏,该专栏紧扣热点,抓住难点,鲜明地表明作者态度,从一个阶段的文化潮流或带倾向性的现象中抽取典型事例,生动、及时地表达鲜明的视点。截至2008年6月,该栏目共刊出600期,其中200余篇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转载。作者齐世明从中选取半数334篇结集出版,书名为《世明圈点300篇~2001至2008选萃》,以此书向沈阳日报创刊60周年献礼。该栏目于2007年获得辽宁省首届新闻名版面(栏目)奖,还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提名奖,连获辽宁新闻一等奖,两次受到省委宣传部专文表扬,还被沈阳市民评为"十佳名栏目"。会上,学者、专家们围绕《世明圈点》与文体创新、"圈点"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圈点"的文风与语言风格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本期刊物将摘登部分学者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8月8日,由沈阳日报资深报人齐世明经营六年多的专栏《世明圈点》600期研讨会,在沈阳新华购书中心举行。省市文学艺术界、学术界、新闻出版界著名学者、专家、作家彭定安、王向锋、牟心海、白长青、徐光荣、马秋芬、解明、丁宗皓等2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由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美学学会、沈阳日报、沈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芒种杂志社、新华购书中心共同主办。齐世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沈阳市文联委员,著名专栏作家,现任沈阳日报文化新闻部主任。他于2001年12月4日在沈阳日报创办了"世明圈点"文化新闻评论专栏,该专栏紧扣热点,抓住难点,鲜明地表明作者态度,从一个阶段的文化潮流或带倾向性的现象中抽取典型事例,生动、及时地表达鲜明的视点。截至2008年6月,该栏目共刊出600期,其中200余篇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转载。作者齐世明从中选取半数334篇结集出版,书名为《世明圈点300篇~2001至2008选萃》,以此书向沈阳日报创刊60周年献礼。该栏目于2007年获得辽宁省首届新闻名版面(栏目)奖,还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提名奖,连获辽宁新闻一等奖,两次受到省委宣传部专文表扬,还被沈阳市民评为"十佳名栏目"。会上,学者、专家们围绕《世明圈点》与文体创新、"圈点"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圈点"的文风与语言风格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本期刊物将摘登部分学者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8月8日,由沈阳日报资深报人齐世明经营六年多的专栏《世明圈点》600期研讨会,在沈阳新华购书中心举行。省市文学艺术界、学术界、新闻出版界著名学者、专家、作家彭定安、王向锋、牟心海、白长青、徐光荣、马秋芬、解明、丁宗皓等2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由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关学学会、沈阳日报、沈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芒种杂志社、新华购书中心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6.
觉得《世明圈点300篇》这本书非常有特点,很吸引读者。这样有特点的书现在很难能见到。一、这本书直接面对文化、艺术,以及大众艺术,面对这个对象,有好的现象,也有不好的现象,对这些年文化艺术的发展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对好的现象加以张扬。  相似文献   

7.
《历史档案》2008,(2):F000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近日被国务院批准为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同时,该馆所藏满文《平定三逆方略》60卷、《有圈点字档》180册、《无圈点字档》180册、《清代十朝大红绫本满文实录》3752卷,也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相似文献   

8.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51家单位为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平定三逆方略》60卷(满文)、《无圈点字档》180册(满文)、《有圈点字档》180册(满文)和《清代十朝大红绫本满文实录》3752册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部)。  相似文献   

9.
2010~ 2012年图书馆学期刊中的数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圈点,其它刊物中有关图书馆事业问题研究的很多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通过比对、分析,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注重思想创新、弘扬人文精神、自信于图书馆事业自身问题研究,是我们提升图书馆学界话语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圈点》,是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新闻快线》栏目里面的一个小板块,是以评论见长的《新闻快线》栏目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它前面的“头条”是一天当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新闻事件的多侧面多角度,甚至旁征博引添加了不少类似事件的相关链接和真人实评的立体化展示的话,那么,紧跟其后的“圈点”就是限于各种原因上不去或没来得及上但分量同样重要甚至更有趣的新闻事件的浓缩型亮相.前“点”后“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同为文化人,与世明交往多年,在文化领域经受市场经济冲击的众多诱惑下,世明没有掉队,不仅能吃史化这碗饭,而且越来越好,品位逐渐提升,这是很不容易的。世明坚守文学和文化,做得很杰出。  相似文献   

12.
新 世纪伊始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主编、萧歌责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实用新闻写作丛书》与读者见面了。这套丛书由10本书构成 :《消息写作》(时统宇著)、《通讯写作》(丁柏铨、胡翼青著 )、《评论写作》(李德民著 )、《社论写作》(刘大保著)、《深度报道写作》(杜骏飞著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孟建、祁林著 )、《新闻标题制作》 (彭朝丞著 )、《报纸编辑实务》 (沈兴耕著 )、《通讯员习作点评》(陈力丹著)、《外国优秀新闻作品评析》(王蕾编著)。10本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涵盖了新闻写作…  相似文献   

13.
去年5月,我报增辟《中学生写作》专栏。我县有中学生104,000余名,约占全县人口的1/10,是我们地方报纸读者的一个方面。增辟这个专栏,是为了适应这部分读者的需要。针对当前学校重理轻文、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中学生写作》专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中学生习作选登。刊登主题鲜明、思想内容健康、能反映出社会新风貌的中学生优秀习作。二、作文指导。按照写作规律,结合写作实际,通过随笔、杂感、漫谈等形式,深入浅  相似文献   

14.
匡文波在《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一文中指出: 新媒体在不断进步与完善,存在的不足也正在被逐一克服;相反.千年历史的纸质媒体已经没有技术飞跃的可能。例如,人们在阅读纸质媒体时可以在上面划线、批注、圈点、折页,甚至撕页,等等,过去的新媒体则不行,但是现在许多电子图书已经实现了对图书内容的批注、圈点功能。  相似文献   

15.
迄今发现的天命、天聪两朝以无圈点、有圈点满文书写的满文档簿40余册,其中40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即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于1931年2月和1935年9月在内阁大库发现的37册(乾隆朝重抄《无圈点字档子》的蓝本)和3册满文档簿。这些档簿于1936年2月运往上海,七七事变后,又随文物疏散到四川,1947年运回南京,1948年12月至1949年2月运往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于1969年以《旧满洲档》为书名分装十巨册影印出版。另外几册现藏于本馆,原件尚未公布,大多以各种名称分别译成汉文公开出版。这些以无圈点、有圈点满文书写的满文档簿,收录了一批蒙古文文件。其中现存台湾的40册,收录了46件,另外还有3件收入馆藏“天聪五年档”,一共49件。这些文件反映当时蒙古各部与满洲的关系,可供研究明末清初满蒙关系参考。现予刊布。  相似文献   

16.
1919年4月25日,鲁迅将《药》的小说稿“抄讫”,三天后交给钱玄同的时候写了一封短信,信中曰——玄同兄: 送上小说一篇,请您鉴定改正了那些外国圈点之类,交与编辑人;因为我于外国圈点之类,没有心得,恐怕要错。还有人名旁的线,也要请看一看.譬如里面提起一个花白胡子的人,后来便称他花白胡子,恐怕就该加直线了,我却没有加. 另据许钦文在《祝福书》一文中回忆道——鲁迅先生出书,不但注意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要印得美观、大方和便于读者眉批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与写作》2009,(3):10-10
《新闻与写作》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是接了地气的缘故,这地气是什么?是满足了广大新闻工作者、基层干部、通讯员,以及活跃在各行备业的新闻与写作爱好者的需要,这是《新闻与写作))25年来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我本人就是《新闻与写作》的忠实读者。1970年开始做北京日报的通讯员,1974年进入北京日报,《新闻与写作》一直是我必读的一个刊物。  相似文献   

18.
话题和主题的组合,是新闻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新闻写作必须是事实的报道,先要抓到一个新闻事件,也就是话题,然后才能透过新闻事件表现主题。从《西瓜兄弟》、《上海严寒》到《三块弹片作“遗产”》、  相似文献   

19.
张敏卿 《历史档案》2004,(2):133-134,136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最重要的代表作,也被称为世界著名的十大军事著作之一。关于《论持久战》的问世,史学界早有定论,最权威、也是最普遍的讲法是毛泽东于1938年春,在延安凤凰山麓的窑洞中完成了《论持久战》的写作。另外,关于《论持久战》的写作还有许多  相似文献   

20.
新年伊始,当您翻开这一期的《新闻与写作》,您就是一个历史时刻的见证者——2009年1月,《新闻与写作》迎来了25周岁的生日,作为这个生目的礼物,全新改版扩版的《新闻与写作》如约与您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