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的终身学习思想是现代终身学习理论的历史滥觞。它包括"修己安人",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教无类",提倡全员的学习;"不知老之将至",提倡全程的学习;"学无常师",提倡全方位的学习;"为仁由己",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孔子的学习思想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春秋之际社会变革的产物,孔子的学习思想具有明显的创新性特征,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在创新学习方法方面,它主要包括:采取"侍坐言志"、"切磋琢磨"等措施,营造有利于创新学习的环境;"为仁由己",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学思结合",注意学习者创新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深入挖掘孔子的学习思想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学习型社会为视角,孔子的学习思想包括:“修己以安人”,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教无类”,提倡全员学习;“不知老之将至”,提倡全程学习;“学无常师”,提倡全方位学习;“为仁由己”,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哲学角度切入终身学习的现实可能性问题,通过探讨孔子终身学习思想的哲学原点及其现实意义,论证终身教育的实践性.分别阐述:孔子"仁人"教育目的所隐含的"为学日益"的终身学习思想;孔子从"体知"出发探寻一条"为学日益"的路径;孔子阐释终身学习哲学原点"体知"的实践教育学意蕴.力求使中国传统终身学习哲学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发挥其在当代终身教育实践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作为教师,他热爱教育事业,培养大批学术人才,提倡终身学习。他不仅鼓励学生现在学,而且鼓励学生终身学习。当时终身学习作为生存概念已经萌芽。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在2500多年前就开始萌芽,比柏拉图早近两百年。一、孔子终身学习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终身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心理基础、社会基础与政治基础。首先,孔子终身学习的心理基础,主要是他通过实践观察后提出“性相近,习相远”(《阳货》)的主张。也就是说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的,由于习惯不同就…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社会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每个人必须成为具有分析、批判、质疑、自觉定向能力的学习者.因此,终生学习力也就是未来最具潜力的能力之一.终身学习力是指信息社会的学习者为了应对变革而进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学习心理.信息社会的终身学习者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提升自己的终身学习力,学会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7.
分析孟子终身学习思想与现代社会提倡的终身学习理念相贯通之处,探讨学习对人的完善的重要意义及如何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时代,年龄结构趋向于年轻化的成人教育学员学习观念淡薄,喜好追逐潮流。教师如能因势利导,从其感兴趣的"孔子热"中引出孔子学习观,即提倡"终身学习"、"勤学好问"和"学习先要学会做人,完善主体人格是立身之本"来进行引导,将会为成人教育学员思想和学习管理开辟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一、课程改革要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 在终身教育的新理念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终身学习者.所谓终身学习者是指学习者在一生当中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动来求得思想、意识和行为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社会经验和从业能力,以达到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品味,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目的.终身学习者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终身学习者是学会了学习的人.所谓学会学习,是学会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通过探索、独立地进行有效学习,从而促进自己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学会学习是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终身学习理念及其对教师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学习理念是20世纪末教育思想的重大创举,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理念的实现依赖于个人内部条件和社会外部条件的完备,教师在这两个条件的完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终身学习理念给教师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启示:教师本身要是终身学习理念的身体力行者,是学习者的伙伴,教师要在完备终身学习的个人内部条件和社会外部条件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