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广西边境地区的壮族农商文化,是壮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边界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形成的民俗文化。这种文化传统体现了边民生产和生活的习惯,是边民主要的经济文化类型。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存在着独特的习惯和禁忌,需取其精华传承下来,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环境的产物,文化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促成了文化的发展。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一种原生态民歌,它作为马山壮族的传统民间文化,因适应当地社会历史发展而被传承至今。从文化生态的视野探讨了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存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而揭示其对壮民族社会生活生产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邵志忠的《壮族文化重组与再生》是“从壮族的血缘历史结构切入、探寻在此背景下民族文化整体运行的轨迹,并通过对壮族图腾文化、神话文化和人生礼俗文化进行微观研究,揭示壮族文化在上述特定的领域里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脉络,从而观照壮族整体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基本方式”的文化学专著。从全书来看,它对壮族文化形成原因及其发展的历史流变的分析,都涉及到了民族美学问题,尤其是有关壮族的民族美学问题,而且其中不乏独到的精辟的见解,因此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有关民族美学的专著。有关这个方面的问题,此书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民族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边境地区的民族教育则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境民族教育搞好与否,不仅关系到边境地区民族经济能否迅速发展,关系到各民族的共同进步、繁荣,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搞好边境地区的民族教育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靖西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处中越边境。在全县65万人口中,壮族占99.6%,是我国壮族人民聚居的一个县份。解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民族教育得到了迅速发  相似文献   

5.
歌圩是壮族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是维系壮族族群的重要文化要素,也是广西各民族交往的重要平台。在广西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广西各世居民族以歌圩为依托,通过文化、经济、社会交往等的持续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基于文化尊重、文化交融、文化认同和共享的区域文化共同体,进而形成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歌圩传统对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显著作用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期的邯郸,作为一个商贾云集的经济大都会,名扬于天下。而商业繁荣则有赖于重商政策的保证。实际上,是"地薄人众"的国情决定了赵国邯郸必须通过发展农业之外的工商业来缓解人口相对过剩的压力,这是其实行农商并重政策的内在原因。而时逢春秋战国之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大发展、大变革,各种新生事物大行其道的社会环境,则是其政策形成的外部环境。这是赵国邯郸农商并重政策出台并得以实施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期的邯郸,作为一个商贾云集的经济大都会,名扬于天下。而商业繁荣则有赖于重商政策的保证。实际上,是"地薄人众"的国情决定了赵国邯郸必须通过发展农业之外的工商业来缓解人口相对过剩的压力,这是其实行农商并重政策的内在原因。而时逢春秋战国之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大发展、大变革,各种新生事物大行其道的社会环境,则是其政策形成的外部环境。这是赵国邯郸农商并重政策出台并得以实施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站在历史的角度,以壮族嘹歌发展历史的纵向研究为卷轴,对壮族嘹歌传承的历史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审视并把握了在社会文化发展与变迁中壮族嘹歌音乐传承的文化功能和发展脉络,从传承途径、传承方式等方面对广西平果县壮族嘹歌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为研究壮族嘹歌在文化转型后新的历史背景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提供了可参考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的山歌种类繁多,意境深邃,形式多样,有超高独特的创作手法,是一种独特的区域民族文化,兼具有文化价值和生产价值。在广西百色一带,壮族人民仍然保存着壮族文化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百色市壮族山歌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本文阐述了广西百色壮族山歌的历史渊源、特点及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大学的关系一直是影响大学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与政府间的经济关系是大学和政府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动机,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双方拥有的不同经济资源进行选择、配置和利用,从而实现教育与社会资源交换,进而形成大学社会总价值产出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英汉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是新词语产生的动因,进一步说明语言的发展变化正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真实反映,对新词语的学习就是要关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既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专题选择和编写的基本思路,也是历史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从近三年新课标地区高考来看,文化史试题主要考查思想文化现象的纵向(即思想文化现象问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横向发展规律(即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互动关系;不同地域、类型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是社会物质生活实践的观念表现,并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特别是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人们思想和价值观的变迁,我们要能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深刻地认识意识形态变迁的过程,分析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反过来促进意识形态的变迁,进而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和区域现代化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和浙江的发展说明了经济快速发展拉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又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的支撑。但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现代化发展是有实现条件的,即高等教育和区域现代化互动关系的形成应该是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机制的形成过程。未来,高等教育在促进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前景和责任是,高等教育要从仅仅适应社会发展转变到全面发挥适应、促进、指导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壮族传统服饰是壮族文化标志之一,在现代社会里出现了衰落与蜕变的趋势。论文通过对壮族服饰的实地调查,研究壮族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境遇,分析影响其传承的因素,探索在现代语境下壮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壮族师公是壮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之一 ,在壮族历史上充当了医生、历史学家、创作家、艺术家等角色 ,为壮族的繁衍生息及其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歌手、歌师,是壮族人民心目中的歌仙、歌神,在历史上刘三姐对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刘三姐文化已成为流传后世的宝贵遗产,在生态美学视野下研究刘三姐的地位和影响,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刘三姐传统文化,发展刘三姐新文化。  相似文献   

18.
巴马—盘阳河流域是壮族歌咏文化盛行的区域,壮族歌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较早地在该地域形成,并对周边地区歌咏文化的现代转型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与该地域文化生态所孕育的文化底蕴有着莫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域的壮族歌咏文化演变轨迹进行考察和梳理,可以从中窥见壮族歌咏文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壮族师公是壮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之一,在壮族历史上充当了医生、历史学家、创作家、艺术家等角色,为壮族的繁衍生息及其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51):168-169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一种文明的延续,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必然以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为前提。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存在密切联系,壮族文化对壮医学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培养高质量壮医学人才需要传承与创新壮族文化;在壮医学人才培养中,要传承与创新壮族文化,策略包括:重点突出壮医学本身的特色与优势、注重与壮医学密切相关的壮族其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