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张军 《记者摇篮》2006,(5):39-39
2005年8月30日,生存了1992天的《南方体育》在出完他们最后一期报纸之后,和读者说再见了。《南方体育》的总编这样说:“我奉劝他们及早跳出做资讯供应商的模式,而是向做观点的供应商和生活方式的供应商转变。因为互联网的冲击,人们或许觉得资讯的方式已经太多太快,作为专业体育报纸,要避开这些。”《南方体育》的解体是新闻界很有代表性的一件事,它的解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的新闻报道领域的一些变化。大众传播是一个传者与受众互动的过程,传媒必须面对市场,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销售出去,这是客观需要的存在。新闻报道的传播从总体…  相似文献   

2.
去年夏天,在体育媒体中较有影响力的《球报》、《南方体育》相继停刊之后,一时,专业体育报纸的生存成为一个颇受人关注的问题? 专业体育报的格局衍变 1、从只此一家到群雄并起1958年,《体育报》(《中国体育报》的前身)创刊,这是新中国第一家真正的体育专业报纸。这是国家体育总局的机关报。作为机关报,在我国的体制下,它有着其独特的存在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05,(10):15-19
《足球》总编辑刘晓新:迷失方向《南方体育》的倒掉很大程度上在于2002年世界杯期间迷失方向。一度,它并没有坚持它的特点.而是迅速挤向资讯市场,但资讯并不是它的强项。我也并不认同龚晓跃所说的体育传媒已经从拼资源进入拼观点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孟菲 《记者摇篮》2007,(5):61-61
“体育娱乐化”这是《南方体育》率先提出的理念,近些年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还有网络等各种媒体在体育新闻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2005年的夏天,对于中国体育报纸来说也许是一个寒冬。9月15日,虽然《体坛周报》旗下的《高尔夫大师》杂志创刊,但就在两个星期以前,一直被称为中国大陆体育报纸三足之一的《南方体育》宣布休刊,其旗下杂志《竞赛画报》也在此前因故停刊。在更早的七月,为球迷最早熟知的体育报纸之一、有着17年历史的《球报》也宣布关门。目前,体育报纸正在承受着无序竞争留下的后患,新媒体崛起带来了竞争压力,而不景气的职业体育和尚未成熟的全民体育环境,使他们的生存更加严峻。作为新闻类媒体中最早进入市场的体育类报纸,不论在写作手法、采访方式、经营策略和竞争等方面,都走在其他纸媒之前,它们的经历和教训对于其他纸媒的未来一定会产生影响。关注这批最早吃螃蟹者的成长与得失,不仅为业界其他同仁提供参照,从中,我们也看到中国新闻人的坚持和勇气。因为,远方总有希望在召唤。  相似文献   

6.
《南方体育》曾经一度被看好,但在5年的时间内几经改版后,终于宣告停刊,所为者何?此前,也有几份体育报刊宣告停刊,莫非体育报刊的末日来了?然而,病树前头万木春,就在《南方体育》将要退出这一是非之地前,仍有一份名叫《扬子体育报》的报纸“勇敢”问世。作为一份极具个性色彩的专业报纸,《南方体育》的得失值得总结,其他专业类媒体也宜引以为鉴。《南方体育》停刊反思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09,(4):7-7
据东方早报:继《球报》、《南方体育》之后,又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媒体宣布了与这个舞台的告别。从2009年3月10日起,《中国足球报》(新闻版)暂时休刊。自身经营问题,中国足球水平持续下滑.综合媒体和网络的冲击……这都成为体育专业媒体难以为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亚特兰大宪章报》(Atlanta Journal- Constitution)是美国著名报业集团考克斯报业(Cox Enterprises)所属的报纸,在美国南方报业市场颇有影响力。从2007年2月开始,该报新闻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新闻部机构重组、重视本地内容、以及压缩发行范围等,引起了美国传媒界的种种争论,有人认为该报的改革过于激进,也有人认为该报的改革代表着未来报纸新闻部的运作模式。不管评价如何,《亚特兰大宪章报》的改革是报纸媒体在生存困境中所进行的一次探索,对报纸媒体的未来走向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体育新闻娱乐化”究竟能走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蓉 《新闻实践》2005,(11):44-44
《南方体育》继《球报》、《21世纪体育》、《足球11人》、《北京足球报》、《体育时报》、《体坛导报》等专业类体育报刊倒闭后也向观众谢幕了。 《南方体育》的衰亡,带给传媒人的震撼是强烈的。它曾多次刷新了中国体育专业类报刊的记录,改变了体育媒体黑板报式的版式,改变了体育媒体只关注赛场赛事和运动员赛场上表现的报道模式,改变了谈起体育就是三大球三小球的单一形态,改变了采访者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仰视角度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确实获得了的成功。 但令人遗憾的是,过去的五年里,《南方体育》并没有充分地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来改变自己的发展命运,反而为惨烈的市场竞争所吞噬。对于该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30日,高举“和他们不一样”旗帜的《南方体育》在度过自己五周岁生日之后,宣告停刊。这是继8月1日《辽宁日报》旗下的《球报》走完了自己17年风雨岁月之后,另一份国内专业体育报与读者说“再见”!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两家体育类报纸相继停刊,这无疑给体育媒体界带来了不小的震荡。对于它们的停刊,我们不仅要去思考其夭折的原因,更需要去探讨决定体育专业报生存的赢利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开创至休刊,《南方体育》一直以不同于其他同类报纸的鲜明风格,饱受瞩目和争议。这个诞生于中国体育媒体市场成熟之际的“新生儿”,独辟蹊径,力图在巨大的竞争对手中挣出另一片天空。频频发力却最终后劲不足筋疲力竭,在体育媒体期待下一个辉煌之际,自行终止了长达5年的征途  相似文献   

12.
广州的三大报业集团,比财力,广州日报财大气粗,一年有十几亿的广告收入;论办报,在全国报纸为同质化伤透脑筋时,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既计划生育,又多子多福,在这个各具特色的媒体军团里:有一纸风行20年的全国性周报《南方周末》,有密集覆盖珠三角要做中国最好报纸的《南方都市报》,有杀入中国体育类报纸前三强的《南方体育》,有要做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的《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环球报道》停刊后,《南方周末》迅速推出男性杂志《名牌》,《南方都市报》在与上海文新集团合作办《东方早报》遇挫后,又紧锣密鼓于2003年11月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跨集  相似文献   

13.
是到了整理一下这5年的时候了。作为一份媒体,《南方体育》有着它独有的魅力,也有着它无可争议的缺憾。作为一份优点与缺点同样鲜明的体育媒体,它的生存,它的发展,它所受到的关注与争议,都是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2005年的夏天,对于中国体育报纸来说也许是一个寒冬。9月15日,虽然《体坛周报》旗下的《高尔夫大师》杂志创刊,但就在两个星期以前,一直被称为中国大陆体育报纸三足之一的《南方体育》宣布休刊,其旗下杂志《竞赛画报》也在此前因故停刊。在更早的七月,为球迷最早熟知的体育报纸之一、有着17年历史的《球报》也宣布关门。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05,(10):6-7
所谓“跟他们不同”,实际上是在中国媒体普遍同质化、跟风流行的大环境下,《南方体育》制造一种执着的办报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体育报刊生存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1日,由辽宁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拥有17年历史的专业体育报纸《球报》正式停刊:一个月之后的9月1日,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南方体育》亦宣布停刊。这两份极具影响力的体育报纸的先后停刊,在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7.
凡菲  郭翠翠 《记者摇篮》2007,(12):62-63
近年来,体育新闻的超级"娱乐化",《南方体育》、《球报》的纷纷倒掉,使我们不得不为体育媒体、体育记者担心,他们到底是在为体育喝彩还是在毁灭体育新闻,  相似文献   

18.
李近 《新闻界》2004,(4):82-83
目前,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要市场,也要品质;要效益,还要维护品牌可持续性发展。在双重标准面前,中国传媒并非都经受住了考验。办好一份报纸,总体思路显得尤其重要,这不仪要考验办报人的办报良心,还需要办报人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体坛周报》与《南方体育》的办报地点,既不在全国  相似文献   

19.
杨伟 《新闻世界》2014,(1):59-60
《南方都市报》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系列报纸之一,正式创刊于1997年,是面向珠三角地区主流人群所创办的综合类日报,也是广东省内发行量最大的综合类日报。《南方都市报》已经成为中国报业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并且正朝着"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目标努力。而《南方都市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报纸品牌的塑造。《南方都市报》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报业品牌的打造,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本文通过分析《南方都市报》的品牌发展策略,为报纸媒体的品牌打造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刊登于《纽约时报》、《华盏顿邮报》等美国重要报纸的整版广告上,“报业工程”组织成员、CommunityNewspaperHoldings公司总裁兼CEO多纳·巴雷特在一份声明中称:“有人认为报纸及新闻工作者提供的颇有价值的内容没有未来,我们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巴雷特还是美国南方报刊发行协会总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