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中国文学史上的"游记之祖",有"古代记山水手"的美誉.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的文笔表达了永州柳州山水"旷如"和"奥如"的特色,但他并不是借山水来逃避,相反,以"利安元元为务"的他,以大智若愚的心态投迹山水,表现"浩乎沛然"的特异山水,创造出了泛发着勃勃生趣的山水游记作品.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的山水游记与传统散文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了大量的山水游记,是现代游记散文中的代表作品。在这些游记作品中,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的自然维度在20世纪激进的文学书写中失落之后在某种程度得到了恢复,有力地弥补了那个时代文学创作中的不足,他的山水游记同时具有重要的审美与心理治疗作用,且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一次成功转型,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士祯是清朝著名的诗人,他曾在康熙十一(1671)年、康熙三十五年(1691)年分别入蜀。在这两次的入蜀途中,他详实地记录了当时的蜀道地理和人文风貌,著《蜀道驿程记》和《秦蜀驿程后记》等游记。这些游记对研究蜀道的历史地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这位富春江的儿子,是以小说创作蜚声文坛、闻名遐迩的.但是,“达夫有绝世的才华”,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就拿他散文创作中的游记来说,也是那样的风格独具、脍炙人口,深受读者的欢迎,达夫也因而获得过“游记作家”的称誉.可是,在以往的郁达夫研究中,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于他的小说,却很少顾及他的游记文学.本文不揣浅陋,拟对达夫游记的思想和艺术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和达夫游记的爱好者.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文学散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他善于“漱涤万物,牢笼百 态”,突玻了六朝以来对自然景物作客观摹写的旧习,融情于景,使笔下的自然景物“自然的人 化”,具有独特的特征。总起来说,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散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我国游记文 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苏轼并不是一位以游记著称的作家,和他众多的诗歌及各类散文相比,他的游记文数量实在不算多。但是,如果放在游记散文史上来考察,他却是继柳宗元之后,第一位大量创作游记的作家。游记,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性游记,模山范水之作居多。作者的感情表达,一般比较隐蔽。苏轼的游记,由于种种独创性和特殊的处理,而成为他心灵的真实记录。我们从中可  相似文献   

7.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他留下的《徐霞客游记》①(简称《游记》,以下引文不另注者,均引自《游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地理学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山水散文集.前人曾将《游记》和司马迁的《史记》相媲美,②这实在是极有眼光的.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山水游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创作打开了新的领域,作品中充满了他对“不遇之景”的热爱和对自己仕途上不幸遭遇的感受,张扬着决不气馁、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这些特点和柳宗元的思想取向密切相关。身为思想家的他以儒家思想作为理想的标准,又吸收百家思想革新儒学,在借助佛道的虚静避世排遣心中的苦闷后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和强大的力量投入到对现实的关注中。正是这种内在的精神本质使得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具有了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幽静、美妙的自然山水,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美好追求,而那些被弃置荒僻之所的山水风物,则寄寓着他强烈的身世之感,所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具有较为明显的象征色彩.  相似文献   

10.
戴名世的游记散文虽然数量不多,却很能代表他在古文方面的创作成就.其游记散文从体例上大致分为日记体游记和山水游记,其中山水游记或是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写,或托物寓志以抒发胸中郁郁不平之气.  相似文献   

11.
在诸葛亮一生中并没有想“争夺天下,建立王霸之业的雄心”壮志,关羽不是“诸葛亮攫取权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诸葛亮也不是想“假吴人之手置关羽于死地”。他和关羽之间的关系只是蜀汉政权内部大臣与大臣之间的平等关系,他们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不存在所谓权力之争。  相似文献   

12.
中唐古文家李观以古文知名当世,韩愈与其交好,为其作墓志,称其“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他在古文运动之前英年早逝,留给世人诸多遗憾。其生平事迹在历代文献中记载甚少,专门研究李观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整理回顾前贤学者对李观的研究成果,可以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便对李观进行恰当的文学评价和适当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3.
关于屈原的身份、思想及地位 ,历来颇有争论。有的人贬低屈原 ,说他是“文学弄臣” ;有的人虽认为屈原是“爱国诗人” ,但给他戴上“忠君爱国”的帽子。对这两种观点 ,闻一多都持异议。闻一多从屈原的身份、思想以及他的《离骚》等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充分论证了屈原是“真正的人民诗人” ;同时 ,他用新观念和新方法对《楚辞》作了别开生面的研究 ,提高了一个时代的《楚辞》研究的新水平 ,其贡献特别重大  相似文献   

14.
王士性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王士性之游亦有其道,他将“游”划分为“人游”、“天游”、“神游”三个高低不同的层次,并且举例说明了三者之间的区别。他认为天游是在神游基础上培养出的情景交融、天地化育、作逍遥游的游境奇观。“神游”又称为“梦游”,就是在梦中游历日夜思念的景点,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旅游景象。人游,是指一种领悟到隐藏在景物形式背后美的内容、未形成旅游意境的旅游境界。另外,王士性还提倡广游,并且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旅游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15.
“乐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同时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美学思想,在解析乐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尝试对其在关汉卿戏曲中的具体体现进行探究,从美学的角度为研究关汉卿和关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是一部涉及宗教题材的小说,对它的研究应该考虑到佛道观念的影响。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孙悟空,这也就决定了小说结构围绕他而展开,孙悟空的故事就是一个道家的“谪世”故事。整部小说的结构就是一个描写孙悟空“谪世”前后故事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7.
在唐寅的经历中,旅游的经历是很重要的生活内容。参照他的游历,可以更为明晰地洞察他前半生和后半生精神风貌的不同与变化,以及给他的创作带来的影响。为了排解科场冤狱带来的痛苦,他于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年)至次年进行了一次远途山水旅游。他在这次山水旅游中注入休闲性这一现代元素,使得他自己濒于幻灭的精神生命能够籍此得以复活。  相似文献   

18.
《三国志演义》的文本中兼容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史书直录等各种成分,三者的融合统一,完成了关羽形象的文学定型。而不同版本系统的小说文本对于关羽形象的描写又有细微的不同,从中可以窥见其流变的痕迹,最后由毛评本完成了关羽形象忠义内涵的整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19.
元杂剧《陈母教子》自从随《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重见天日时起一直受到评论界的怀疑,对它是否为关汉卿之作的争议时常出现。该文就此争议从文献资料的可信性和剧作本身的思想性、艺术性上重新审视这部歧异颇多的杂剧,并对该剧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进行解读,同时横向比较它与关汉卿其他剧作风格之异同,试图辨别其是否为关汉卿的作品,兼谈一下《陈母教子》的思想性、艺术性的高低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黄金周旅游现象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黄金周假日旅游蓬勃发展,满足了国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促进了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同时,作为一种"政策经济",在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强烈关注。本文则主要针对"黄金周"旅游的利与弊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提出应当坚持完善黄金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