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清  姚威 《科研管理》2015,(1):415-419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对于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长期繁荣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制度的探讨,得出繁荣发展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制度的建议:一是建立灵活多元的学术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同行评议制度;二是注重成果质量,加大力度推行代表性学术成果制度;三是逐步试行专门评价机构制度,建立公正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四是加强文化建设,打造良性的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2.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研究,引起了学术界与科研管理人员的浓厚的研究兴趣,彼此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当前,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建构意义、建构基础、建构原则、建构困境、理论框架等五个方面。从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的发展轨迹来看,目前,经过学术共同体的集体努力,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经过了一元化的定性评价或定量评价的阶段,逐步进入了采取多种评价指标相结合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阶段。  相似文献   

3.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聚焦陕西省14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数据,分别从获奖总量等级分布、获奖成果所属类别、获奖高校研究竞争力、获奖成果学科分布等维度进行分析,总结近年来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建设发展成效,为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获奖成果数量经历了高峰期、波动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评奖体系对具有学理深度和学术厚度的高水平、高等级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对策建议类研究成果日益受到重视;相较于社会学科,人文学科获奖成果数量相对偏少且获奖等级不高,而理工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成果逐步凸显。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推动在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包括进一步强化研究成果的创新质量、学术贡献和学科特色;提高调研报告类成果获奖占比;培育和产出更多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研究成果;推动构建多元化的学术话语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夏蓓丽 《情报科学》2007,25(9):1337-1342
本文阐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发展过程,在分析各种评价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以APF组合评价方法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可能性、具体步骤、应用前景以及实现APF组合评价方法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完善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制.在学术评价过程中,一要在评价体系中确定合理、有效的指标评价,注重评价体系机制创新.二要建立符合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特点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包括科研成果由量到质的转变、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建立代表作评价制度等一系列有利于建设良性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机制.  相似文献   

6.
建立较为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关键所在。建立立法机制、完善引导机制、优化投入机制、改进评价机制和畅通转化机制是不断优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张云昊 《科学学研究》2011,29(7):984-990
 资助制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制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优先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当下中国学术制度背景,从资助制度的理论基础、国际经验和发展趋势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制度的组织体系、主要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廖萍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5):169-170
构建一个实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公正地评价社会科学成果的重要保证,分析社会科学成果特点,提出了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工作的不断展开,在这一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第一完成者轻参与者;重指标评价轻同行评价;评价时限较短等等。改进高校哲学社科研究评价必须坚持质量与数量评价相结合,建立同行评议专家库,尊重研究成果的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合理设定评价时限,建立健全评价机构,以此来客观、公正、合理、有效地评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水平,从而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情,实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工作急需改进,从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的原则出发,选取并分析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确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相应评价指标应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