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备课花絮】 一次,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感觉这节课上起来比较吃力,素材比较琐碎,启发学生思考的并不多,而需要讲授的却很多。尤其,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就已经通过米、分米、厘米的互化来感知了,而现在学习“小数的意义”时,教材呈现的素材与方式都是一样的,感觉就是一次重复.只不过多了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  相似文献   

2.
“小数初步认识”(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这节课是第一学段的内容,在第二学段又安排了“认识小数的意义”。为了探明这节课的教学路径,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是我在“哈长大东北三省七校协作体”年会上的一节展示课。刚接到上这一展示课的任务时,我感到既茫然又惊慌。从教学内容看,世界古代史尤其是政制与法律史,理论性比较强,高中学生对此也很陌生。基于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对学情的分析以及自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最终定下了体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实践表明,课堂...  相似文献   

4.
廖晓斌 《海南教育》2014,(24):49-50
本节课是第五单元小数除法中的第一节: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除法的起始点,又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因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最后都要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相似文献   

5.
“构建课堂模式”这个话题招来了很多议论,人们褒贬不一.近日笔者参加了某镇“区域推进课堂模式”的展示活动,听了两节数学课,颇有感触. 其中的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这堂课是一堂比较好上的课,但问题是这节课后面的内容学生已经上过,仅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被教师留了下来,用来展示.  相似文献   

6.
由于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与刚学过的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存在密切的联系,在执教“小数乘小数”时,笔者决定在课堂上增加学生作为独立角色研究教科书的分量。于是,这节课成了笔者“将教本变成学本”的教学尝试,也试图给学生“学会学习”进行引路。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 一、复习引入师 师:三年级下学期我们初步认识了“小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  相似文献   

8.
林清芬 《学周刊C版》2011,(9):159-160
课堂写真:“叮铃铃!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我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了多媒体电教室。学生们和往常一样,在短暂的师生问好后.等待着我宣布今天的学习内容。看着学生们那一双双充满着求知的眼睛.我被深深地感动着。我开始上起了“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这一课.  相似文献   

9.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设计□沈阳市122中学小学部赵冬旭一、说课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章第一节“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的例1、例2、例3。二、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以前,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计算,为本节课内容的学...  相似文献   

10.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中的第一节课“小数的性质”。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分为五小节。“小数的性质”是第二小节中的第一节课。它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以及对小数的概念有了...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开设了一节区级小班化研究课《气体的压强》。虽然课堂只有45分钟,但是经历了集备、磨课、评课、反思后我成长了许多。下面我从小班化初中物理课堂中“实验探究活动”的角度来说说这节课。  相似文献   

12.
这节课是王昌胜老师在2007年3月“中美小学数学交流会”上作的一节研讨课。这节课与同台展示的其他课相比。进行得并不十分顺畅,其间甚至有些“磕绊”.但这节课成了参会中美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2008年8月,在墨西哥举行的“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这节课中的精彩片段作为我国课例代表向大会作了展示。  相似文献   

13.
教了10年语文,做了七年语文研究员,东西南北听了数百节语文课,越来越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在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上,我们的语文课程是以一篇篇课文为载体的,很多的一线语文教师虽然明白课文只是个例子这一理论,但如何将这一理论物化为科学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从学课文最终学语文,越来越成为语文专家和教师们研究的焦点。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台湾的语文课,授课内容是四年级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这节课我认为很好的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设计好科学探究活动是落实这一理念的关键所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一节的内容,通过该探究活动来突破本节的重难点,因此如何设计好该探究活动是本节课的关键。下面是该探究活动在课堂上的展现。  相似文献   

15.
张宏政老师按复习课的“五性”(重复性、概括性、系统性、综合性、反思性)特点,学习借鉴符永平老师的发现式复习课设计模式,展示了一节复习课教学,初看本课例,感觉不错,内容设计完整,学生活动充分,似乎就是一节“完美”的展示课.但深入研究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张宏政老师是借鉴符永平老师的复习课模式上的这节课,所以有必要对两人...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8):91-92
《函数与方程》这一节课内容,既是高中数学必修一的重要内容,又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之一。这节课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转化能力,以及数形结合等综合能力,所以这节课也是学生的一个难点。最近学校某位老师关于这个内容展示了一节公开课。笔者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案例实施的反思,得出一些感悟,在如何真正落实有效课堂发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7.
今天,参加了一个区的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市区级的骨干教师们“粉墨登场”,演绎着一节又一节精彩的阅读教学课堂。课堂上,每一位执教者“魅力四射”,许多听课者更是“心潮澎湃”。整个展示活动中,不论是教师驾驭课堂的技艺、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还是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都在一定程度上拨动了听课者的心弦。或许这就是公开课的魅力,这就是展示课的功效吧!  相似文献   

18.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丹东市元宝区教师进修学校高建全一、说教材说课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数学第八册第105页的知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  相似文献   

19.
本课例是唐老师在“追寻理想课堂”结题会上的一节展示课例.这节课唐老师意欲对即将升学的初三学生提前渗透极限的思想,并为其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埋下伏笔,从而实现初高中数学学习的有效衔接.这对初三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唐老师的教学流程注重从“特殊到一般”,并让学生经历“操作实践——观察——归纳——应用”的过程.此设计切合初...  相似文献   

20.
灌南县全优课堂的打造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十二字方针“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和当堂达标”更新为十六字的“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和当堂达标”,加上“展示交流”这一环节可以说这是一个有力的升华,这与市里最近出台的“三案,六环节”完全吻合,课堂效益明显提高。实践全优课堂模式的过程其实仍是个摸索的过程,记得在一次数学展示课上,花红斌局长和教研室崔子和主任进入我的课堂,当时的情景令他们大为感叹,崔主任说上次听你的课和这节课有质的区别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