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创新学习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都要求人们要学会学习和创新学习。创新学习是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过程中的自主学习活动,也是时代呼唤的一种新的学习理念,贯通于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创新人才始于创新学习能力培养。创新学习的实现受诸多因素制约,倡导大学生创新学习必须为其搭建创新学习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论创新学习     
创新学习是相对继承学习而言的,是以对已有知识的深刻理解为基础,以自觉探究为前提,充分发挥主体参与学习的积极作用,不断获取新发现的学习活动。理解的深刻性和发现的自觉性是创新学习的目标特征,高水平的思维参与和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创新学习的内在过程特征,自我调节与即时反思是创新学习的监控特征。  相似文献   

3.
论创新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学习是相对继承学习而言的,是以对已有知识的深刻理解为基础,以自觉探究为前提,充分发挥主体参与学习的积极作用,不断获取新发现的学习活动。理解的深刻性和发现的自觉性是创新学习的目标特征,高水平的思维参与和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创新学习的内在过程特征,自我调节与即时反思是创新学习的监控特征。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班组     
以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为动力,以组织学习和团队学习为主要途径,以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为目标,实现创新绩效、集体超越、不断超越的班组。其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5.
创建和实践学习型党支部是民办高校加强党支部建设、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学习型党支部的核心特征是创新,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组织,是一个开放式的、互动式的共享学习系统。我们将学习型党支部建立在专业上,创新支部建制;以学习团队为组织载体,制定学习管理章程,创新学习方式;以理论学习和实践项目为活动载体,创新学习实践。  相似文献   

6.
创新学习是21世纪应树立的新的学习观.指导军校学员进行创新学习,应特别强调自主学习、问题学习、比较学习和探究学习.积极倡导创新学习,推广创新学习的经验,将为大面积培养创新人才开辟一条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推进新课改必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参与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现教学相长;通过体验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性学习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以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合作学习为手段,以探究学习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以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合作学习为手段,以探究学习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相似文献   

10.
论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出发,介绍了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的基本概念,探讨了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了在大学生中倡导学习革命,提倡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提出了培养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能力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技术变革与教育挑战的视角以及中美教育发展战略比较来阐述在教育装备工作中引入和融合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分析了构建融合STEM理念的创新型学习环境所需的理论基础与学习功能,重点介绍了佛山地区在构建创新型学习环境中所开展的探索实践与思考,最后进一步展示了融合STEM理念的国内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研究性学习是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在当今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深入开展程序性知识的研究性学习,将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创建学习型社会对电大远程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审视远程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过程,探索远程教育课程创新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原则,构建远程教育课程创新性教学模式,为电大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深度学习已成为促进学习者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学习不太深入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目前,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追求的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学习者必须改变固有思维习惯,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也会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因此,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在深入分析深度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内涵特征与实现过程基础上,提出实现深度学习的4个过程阶段,并提取批判性思维培养的7个核心过程要素。通过分析各核心过程要素特点和作用时机,将其融入深度学习4个过程阶段中,构建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活动模式,以期更好地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外语学科已从纯学科研究范式转向复合型学科研究范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为最终目标。文章在阐述了外语学科的专业内涵和创新实质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性教学个案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方式和评价机制进行分析后,指出研究性教学理念,在复合型外语学科体系内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健 《培训与研究》2003,20(4):100-102
建构主义与传统的学习理论有着重要的区别,强调建构性学习和学习中的社会性、情境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为大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改进大学教学工作,促进有效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新学习方式的构建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取向的大学生创新学习方式,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在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策略构建自主创新学习的课堂模式和学习方式,并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使之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创新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并最终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让专业教师成为实验教学环节中的骨干力量,利用他们的科研素质构建研究性实验教学方案是很好的探索方式。基于对发光材料的长期研究,针对材料专业本科生提出了一套可行的研究性实验教学方案并在具有一定材料专业知识的三年级学生中进行了实施。结果表明,构建的这套研究方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能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实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 ,应重视学习兴趣及其对创新人才成长影响的研究。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元动力作用 ,对创新学习与创新人才成长极为重要。高等教育应重视大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是专业兴趣的培养 ,尊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 ,为创新人才成长营造环境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of learners’ was used to improve initi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framework of a ‘community of learners for vocational orientation’ that we present offers both a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es in initi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euristics for the design of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optimising these processes. In a design research study, we investigated if, and how, learning environment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heuristics fostered communities of learners for vocational orientation, in which students experience to learn in a shared, meaningful, reflective and transfer-oriented way. We examined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heir learning activities during eight curriculum unit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foster the communities of learners. During almost all of the units that we designed, students found themselves learning in a more shared, meaningful, reflective and transfer-oriented way than during regular units. We conclude that the proposed heuristics had been useful starting points for the design of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foster communities of learners for vocational orientation. In addition, we show how the heuristics can be elaborated for a particular school, based on practical and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of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heir learning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