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密切关注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向,形成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势。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密切关注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向,形成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势。  相似文献   

3.
腐败问题是中国在经济转型期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在最近几年的“两会”热点话题排名中,“反腐倡廉”一直名列前茅.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反腐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成为政府反腐败工作的有力助手.但网络舆情具有开放性、隐蔽性、不受限制性以及复杂性和难控性等特点,使得网络反腐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有效利用网络舆情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健全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就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4.
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舆情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益凸显其影响力,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网络舆情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从建设好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加强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网络“舆论领袖”等方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李铮 《河南教育》2023,(11):32-33
如何管理好、引导好校园突发事件所引起的网络舆情,守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以更好地开展“网络育人”是值得深思的课题。当前,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可以从构建舆情预警机制、创新信息收集机制、重构舆情后的形象修复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已然是新媒体时代网民利益诉求的表征.较之于其他舆情形态,网络舆情的演化更为复杂,传统的“公关管控”管理路径显然难以适应它发展的需要,从理念、制度、机制三个层面创新网络舆情管理路径迫在眉睫.为此,我们要树立网络善治、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管理理念以及以德为先的自律理念,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法制化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信息公开制度,深化网络新闻发言人和规范监督问责制度建设,并通过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网络对话机制、网络舆情应急联动机制以及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保证网络舆情管理的规范与高效.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情是大众以网络作为媒介所发表的各种观点的集合。较之传统的舆情形式,其具有开放性与随意性、虚拟性与匿名性、迅捷性与放大效应等显著特征。加强网络舆情监管要从整体上提高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在建立健全完善的预警处置机制的同时,转变工作方式,加强政府机关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并坚持"底线伦理"基础之上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对社会和高校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交互性与多元化,难控性与个性化,突发性与群体极化等新的时代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和效果带来巨大变化。高校有效应对网络突发事件,应该构建完善的多维采集机制、别类分析机制、应急预警机制、报送反馈机制、三次干预机制以及研判防控机制六位一体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新形势下,"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的网络舆情值得重视。互联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情绪性、反复性等特点,充分利用其叠加扩散性、聚焦性、涨落性等发展规律,提出完善高校网络监督机制、建设网络平台、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制度体系、优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等相关对策,以此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各种情绪、态度的总和。网络舆情与传统舆情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网络舆情在给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形成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的关照是破解网络舆情危机的重要内容,坚守"底线伦理"是破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基础,坚持道德自律是破解网络舆情危机的根本,以宽容为原则是破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传统的视野中,舆论主体因具有“非实体”性特征,所以比较难以界定。网络给舆论主体提供了一个新型的交流平台,舆论主体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网民以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的特点聚集。志同道合的网民群体出现严重的极化倾向。针对这一新的特点,如何在网上搞好舆论引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新闻的舆论特征及舆论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新闻舆论是伴随网络媒体产生的一种新的新闻舆论形式,具有其独特特征。如何加强网络新闻的舆论导向是目前政府极为关注的问题。本运用传统舆论学理论,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网络新闻的舆论特征,即内容的权威性、传播的广泛性、舆论形成的快捷性、舆论的多元与泛化等,并提出了对不良舆论控制、对主流舆论引导两种网络舆论导向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3.
温州高校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发挥网络文化的正向作用方面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做法。但还存在着校园网络文化宣传阵地发展不够平衡、网络文化队伍人员配备不到位、学生网络自律意识较差、网络监控难度增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社会各界要共同开展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督促检查和奖惩机制;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加大网络文化资源的开发;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增强舆论引导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绿色校园网络"计划,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的影响面之广、传播速度之快、涉及面之大,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像,网络舆情事件与传统的舆情事件相比,网络舆情分布广、传播速度快、并可进行互动式交流等特点,不仅吸收了传统舆情的优点,还弥补其传播范围窄、传播速度慢、互动式交流差等缺点。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理性的引导,是现今从们关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公共舆论的价值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崛起为公共舆论的传播提供了新载体,成为民意表达的新平台。由于网络技术的“双刃性”、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和公众心理的偏差性,网络公共舆论的价值产生偏离与变异,必然给党和政府的舆论调控工作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必须在法制、管理、技术和道德等方面健全网络舆论的调控机制,加强公共舆论的引导力度,发挥公共舆论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人身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我国立法的滞后和网络行业的混乱,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有效地保护网络空间中的个人隐私权,已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可以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通过完善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制度,加强行业自律,提高网络用户隐私权保护意识,加强对我国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促进我国网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购物模式在全世界发展迅速,但同时网络购物又还存在相当的局限,需要完善。网络购物(零售)代理点是克服当前网络购物风险等局限的有效营销方式。它可以将传统销售与网络销售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避免当前网络购物的弊端。网络代理点系统的构建与赢利模式可以有多种。它的出现可以为网络营销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媒体快速发展,导致当前传媒格局发生革命性改变,传统的“铁三角”格局已不复存在,网络等新媒体成为主流媒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新的传媒格局,传统报业只有义无反顾的投身新媒体建设,才能在未来的媒体格局中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获得更大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9.
针对后疫情时代教育考试舆情具有的内容敏感性、传播复杂性和事件爆发性3个传播特点,应坚持日常预警、及时回应、公开透明3个原则,具体的应对措施是:1)转变传统思维观念;2)建立舆情分析处置专家智库;3)提高应急处突能力;4)完善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系统;5)提升媒体与公众的传播素养;6)建立教育考试主管部门、各类媒体及社会公众三方协同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成为公众舆情表达最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其影响已超出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而开放的信息平台,增加了新闻信息监管的难度。各种文化、情绪和倾向并存于网络,极易滋生极端的言行,其传播影响深远。本文揭示了网民的媒体选择习惯,网络技术能力、参与社交网络的类型等加剧网络社会人群的演化,网络舆情形成的内在规律,提出了网络舆情评价标准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