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华社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上,今年是“新闻业务改革年”,也是“新闻业务规范年”。 编印出版《新华社采编人员手册》,这在新华社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可以说,这是新华社业务建设中一项具有奠基意义的工程。 《新华社采编人员手册》不是  相似文献   

2.
在新华社走过70年光辉历程之际,《新华社英文采编体例》一书最近编撰完成。这不仅意味着新华社英文对外报道体例的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更重要的是标志着新华社对外新闻产品正在同“世界接轨”,对新华社加快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  相似文献   

3.
李月 《传媒》2016,(12):59-61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新华社等三家中央媒体调研考察,并亲自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推动事业转型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的“要坚持采编经营‘两分开、两加强’”的新要求,深入推进采编经营“两分开”,深化经营体制改革,以总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网为三个经营主体,调整完善各项重点业务布局,为全社经营事业走集约化、一体化发展铺路.2016年4月26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的正式挂牌,是新华社经济信息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新华社经济信息业务整合基本完成,也为新华社新一轮经营体制改革打响了第一枪.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庆的报道中,新华社尝试使用一些新的科学的方法,探索报道的程序化管理。为此,新华社专门印制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报道手册》(以下简称《报道手册》)。这种“手册式”的管理方法,使采、编、审、发各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序安排,是新华社对采编业务过程进行动态科学管理所作的一次尝试,是新华社为履行国家通讯社基本职能而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新华社党组高度重视技术建设,本着“事业要发展,技术要先行”的思路,就新华社整体技术规划、建设工作,提出了“以我为主、合作开发、先进适用、节约高效”以及“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的基本指导原则,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与支持。新华社近些年的投资,最大的是技术的投资;“十五”期间对技术的投资,比建国以来新华社技术投资的总和还要翻两翻,使新华社的主体业务——新闻采编系统的技术应用、信息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新华社通讯技术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拥有了与世界性大通讯社相抗衡…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为了纪念自己的20岁生日,没有举行盛大的招待会,也没有安排其它铺张的纪念活动,而是精心编辑出版了两本纪念文集,其中一本就是《新华社采编经验选萃》。我觉得把编辑、记者的理论研究成果汇集起来,将其转化为一种知识资源,这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纪念。《新华社采编经验选萃》收录的71篇文章,是从近20年来新华社《新闻业务》周刊上发表的数以千计的文章中挑选出来的。书中汇集了参与重大报道的编辑、记者撰写的采访经历、心得体会、经验总结,记录了采编人员关于各种重大报道实践与理论问题的研讨成果,绝大部分是首次向…  相似文献   

7.
这则新华社电稿不应漏登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不久前刊登了新华社1月8日发的1条电稿,说高院日前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单纯事实消息属于著作权法第五条(二)项规定的时事新闻。传播报道他人采编的时事新闻,应当注明出处”。它表明时事新闻的使用第一次纳入了司法规范的范畴。  相似文献   

8.
我每天看报,对新华社是有深厚的感情的。同时我也是“新闻业务”的长期读者,因为栽是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的,“新闻业务”虽是新华社的业务刊物,对我的业务却很有帮助,所以我每期必看,成为它的爱好者。从最近两期“新闻业务”的“笔谈新华社的业务矛盾”栏里,看到许多讨论新华社未来发展的文  相似文献   

9.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湖北《孝感报》的总编辑。他在本文中提出的采编人员要实行自我监督,包括“自我挑剔”等七八个方面的问题,是作者采编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新老新闻工作者(包括通讯员)加强业务修养所应注意做到的几条。这篇文章,确是作者的切身体会,是出自肺腑之言,字里行间充满着热爱我们的新闻事业的情感,凝聚着艰苦的采编劳动的结晶,细读后当会受到感染,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0.
一张报纸质量的好与差,水平的高与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怎样才能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呢?各家报社的情况不同,因而采取的措施和办法也不一样.我们谷城日报社结合自己的实际,在实践中探索出“从坚持五项制度着手,提高采编人员业务素质和办报水平”的办法和措施。这五项制度是: 坚持新闻业务学习和培训制度。从1996年开始,我们明确要求每位采编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利用三年时间,学习一本业务书籍,从事编辑工作的学习《报纸编辑学》.从事记者工作的学习《新闻采访学》,从事校对工作的学习有关校对书籍和汉语知识,并要求做到有书本、有笔记,每两个月检查一次。同时每季度组织一次业务培  相似文献   

11.
认真拜读《新闻记者》第7期后,我有几点想法。 本期“切磋堂”所载的两篇文章,观点与贵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观点正好相反,贵刊能创造这样一种让同行交流不同意见的宽松环境,的确很棒。尽管我并不赞同程薄技同志的观点。 我认为,贵刊第7期有两篇文章的标题不妥:第43页《布拉特何许人也》一文,作者是反对采编人员采用这—欠礼貌的标题。因此,标题后应加“?”,以示反问。而《三大晚报要闻版如何选用新华社电讯?》一文,是分析、归纳《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选用新华社电讯的做法和特点的,此处的“?”似乎多余,…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媒科技》2005,(12):35-36
<正>新华社国内宽带多业务保密通信网(以下简称新华社国内宽带网)是一个集成了新华社内部的业务数据、新华网采编数据、视频会议数据、宽带音视频数据以及传统的语音数据等多种业务的宽带网络平台。网络分为主网和备网两部分。  相似文献   

13.
近 年来 ,我在报社时常参与编辑内刊《采编信息》 ,意在供采编同志参考 ;它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来自于业内报刊 ,其中《新闻记者》是稿源中的一个重点。我很欣赏《新闻记者》在内容上较为“前卫” ,能及时开人眼界和思路。如去年第10期“传媒观察家”栏中的《媒介市场游戏规则有待更新规范》、第11期“新视野”栏中的《点击报界“新概念”》等一些文章 ,能使读者从当前国内、国际新闻界的现状中 ,全面了解到一些重要方面 ,从而明确办报方向 ,提高工作效率。我报总编于国建提出 ,把《点击报界“新概念”》作为《采编信息》的头条转载 ,并在…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在今年年初制定《新华社2003年新闻业务改革实施要点》,确定今年新闻业务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开展新世纪第一场‘业务练兵’,使新华社的报道形成崭新的文风,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华社党组提出,要用一年的时间,开展“业务练兵”活动,通过深入基层贴近实际的调研、提倡报道形式的多样化和写作风格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自今年初开展“护牌” 行动以来,努力维护国家通讯社的良好信誉。前不久,新华社制定并实施《新华社记者采访行为现范》、《新华社经营人员经营行为规范》,并将这两个“行为规范” 予以公布,以便社会各界了解,欢迎干部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16.
从程序性报道看新华社的消息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1982年大学毕业后进新华社的。在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进新华社后,先后从事过工业、文教、科技和中央政治新闻的报道,同时还在业余时间写一些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也写一点论文,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记得进新华社后不久,听人说到过“新华体”,当时并不怎么在心。在十多年的采编工作中,经常讨论研究新闻写作、新闻业务问题,倒很少听到有人议论过所谓“新华体”,或许真是应验了“当局着迷,旁观者清”这句话?!  相似文献   

17.
王玲 《晋图学刊》2012,(4):41-44
图书馆采编工作是高校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起点,其工作质量关乎图书馆服务质量。文章从采访图书结构不合理和采编工作效率低下两个角度分析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采编工作中的阻滞因素,进而从遴选图书供应商、调整优化馆藏结构、建立健全采编工作考核制度和合理规划工作流程等方面提出解决这些阻滞因素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媒体管家     
<正>浙报集团将旗下两报采编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浙报集团根据国家主管部门的政策要求和上市承诺,启动了对美术报社和浙江老年报社的转企改制工作,并将两报社采编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具体方案是由上市公司浙报传媒下属的浙江《美术报》有限公司和浙江老年报报业有限公司向浙报集团收购各自对应的采编业务及资产。业内专家表示,这是国内传媒集团将媒体采编业务及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第一例,对业界具有标杆意义。此前,原隶属解放日报集团、其经营性资产已经注入上市公司新华传媒的申江服务导报社的采编业务和资产,在报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三明日报》坚持每周一的记者业务例会,主要是落实报社编委会部署的“中心工作”报道任务,探讨新闻业务,推进采编工作互动。实践证明,记者业务例会是报纸编务工作不可缺少的平台、本人分管记者部工作多年,也深感记者业务例会对提高新闻报道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对提高记者业务素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思想认识,加强自我修养,做到自觉自律,敬业爱岗,实现“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职,德化于社会”的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文件精神,结合新闻工作的实际,可以将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归纳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