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1月5日,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应聘者从容“接招”,竞争8名节目主持人的“宝座”。 此次招聘主持人的“诱饵”是年薪50万元,创下了湖北省电视台主持人年薪的最高记录。这也是近年来全国电视台中的首次公开“重金”延揽高素质主持人。据介绍,湖北电视台此次出高薪,就是要利用人才优势,陆续推出精品栏目。湖北电视台年薪50万招聘主持人  相似文献   

2.
1994年4月1日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正式开播 ,开创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先河。一时间 ,全国各地电视台争相仿效 ,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闻评论栏目。1996年 ,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新闻调查》 ,再次引起了广大电视观众特别是全国电视界的关注 ,并再度推动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一些县级电视台也随之开办了类似节目。应该说 ,新闻评论节目在电视中的出现和普及 ,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一大幸事 ,有许多可喜之处。可喜之一 :突破了以前电视新闻短和浅的弱势 ,使电视新闻有了向深度开掘的空间。节目样式的创新和容量的加…  相似文献   

3.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华 《新闻爱好者》2008,(8):101-102
自从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相继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作为长春的本地新闻栏目,《守望都市》、《城市快递》等以报道民生新闻为主的品牌节目也逐渐成为市民喜爱的精品栏目。  相似文献   

4.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创办标志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产生。随后,南京电视台又开办了《法制园地》栏目。而这一年,我国全面普法工作也正式展开.1985年6月中宣部、司法部制定了《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即“一五普法”。要求“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都要由专人负责.办好法制宣传栏目”。  相似文献   

5.
顾湘梅 《现代传播》2001,(6):131-132
有心人会发现,近两年,一种新的栏目形式正在悄悄兴起,而且其发展之快令人瞩目。这类节目一般是由几个城市电视台联合运作,各司其职,通过某种事先协定的组织形式串联而成的。以北京电视台为例,以 1999年1月6日推出的体育类新闻报道栏目《中国体育报道》为滥觞,1999年 4月1日又推出经济类新闻联动节目《城际特快》,到2000年底再次推出了证券类报道《股市三地通》(合作方均为京沪粤)。 较之那些一炮打红的“快热型”娱乐节目,这些节目都比较“慢热”,像《城际特快》栏目,开始并无大红大紫,但节目播出一年后因其…  相似文献   

6.
在电视经济节目作为独立的节目门类出现之前,电视的主要节目样式和形式是新闻、文艺、体育以及教育、儿童节目。1984年冲央电视台开办第一个经济类栏目《经济生活》,这标志着经济节目从此登上中国的电视舞台。在此后的十几年发展历程中,申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生活》、《清风车影》、《对话》等等栏目成为电视经济节目的典范。与此同时,地方电视台,尤其是上海、广东等地的经济节目也办得很有特色。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投身于电视经济节目的实践,对电视经济节目的追求和探索显得十分重要。 一、“有用”是电视经…  相似文献   

7.
杨力 《新闻前哨》2001,(9):21-22
自从中央电视台推出法制栏目《今日说法》以后,国内各级电视媒体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法制栏目,有些电视台甚至开办了专业的法制频道。这些法制栏目和法制频道,都以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开展舆论监督,促进司法公正为主要宗旨,为国家法制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电视法制节目的这种“繁荣”背后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是栏目定位及形式表现出趋同性,有特色的栏目太少。法制栏目“克隆”现象严重,地方台和中央台之间、省级电视台之间、市级台和省级台之间都呈现出大体相同的特征:外景拍摄报道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8.
刘小峥 《视听界》2006,(6):99-100
《李华走乡村》是连云港电视台创办的一个农村栏目,也是目前江苏省电视媒体中惟一的农村栏目。《李华走乡村》立足“三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宣传宗旨,节目风格清新活泼,是一个富有时代朝气的农村栏目。  相似文献   

9.
现在全国电视新闻界克隆现象严重,中央台有了《焦点访谈》后.各省市也涌现一批“小焦点访谈”,江苏台出了一个《南京零距离》,各地也出现了不同地方的“零距离”节目。同样,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也推出《阿六头说新闻》,因为收视率高,表现形式独特,导致浙江全省乃至全国各种方言说新闻的节目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是电视媒体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有利于各类节目的定位、策划和制作,加强电视传播的方向性;有利于观众的收看,提高电视传媒的收视率。 电视栏目虽然是和电视节目开播同时出现的,但在若干年中也仅仅只有新闻栏目。中央电视台的《为您服务》是最早出现的服务性栏目,在电视界和观众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90年代初,全国各主要电视台基本完成了新闻、时政、服务、体育、综艺等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整体提高了各电视台节目的制作播出水平。河南电视台更对在电视传媒中占重要地位的电视剧的栏目化进行了大胆探索。1997年5月31日,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率先创办了《好剧回旋》栏目,每天上午播出2-3集已在电视台播出过、并产生较大反响的精品电视剧,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受此启发,1998年河南卫视再一次改版时,又创办了《黄金剧场》、《影视新干线》、《点播剧场》等栏目,从而实现了全天所有电视剧播出的栏目化运作,此举在全国各电视台是首创。  相似文献   

11.
《实话实说》是一个成功的谈话节目.也足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节目样式已经成了众多电视台仿效的对象,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谈话节目可谓是风起云涌,同时有许多电视栏目也开始采用“谈话式”的形式播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不少电视台都推出了以精品立台、以精品兴台的方针。中央台、省台设备精良、高手如云,多出精品尚且不易,县级台站受各方面条件限制,要出精品更加困难。但是,县级广播电视台站同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样肩负着新闻宣传重任,条件再差也得把工作做好。因此,对于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县级台站记者来说,应该拿出克服这些实际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力争多出一些好的电视节目。下面,我就实践方面谈点个人体会。谋精品要有强烈的精品意识1999年元月12日晚,中央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一条《瑞雪兆丰年灾民搬新居》的新闻就…  相似文献   

13.
谭宗琪 《视听界》2001,(2):33-33,27
常熟广播电视台《农事五分钟》栏目,至今已办了10年,一个短短5分钟的栏目,历经10年而不衰,几次调整节目设置,上级领导和农村观众都要求保留这个栏目:曾设想改一下栏目名称,观众们说“看惯了,亲切好记”,还是叫“农事五分钟”好,这足以说明这个栏目的生命力之强大,研究这一现象,对于我们电视传媒如何办好农业科技节目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齐鲁电视台《开讲天下》栏目,创力、于2003年6月,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一档电视辩论栏目,也是全国唯一的电视callin节目,创办第二年就获得“全国十佳电视谈话节目”。近几年,《开讲天下》一直保持着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中最具互动特色、最具直播特点和最具跨媒体传播特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危机和转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虹 《新闻界》2005,(2):64-65
自1996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走红之后,全国各个电视台的各档节目纷纷效尤,各类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出来,电视谈话节目步入“众语喧哗”时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已有179个,基本上每一个省级电视台都有自己的谈话节目。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中央电视台的《对话》、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北京电视台的《国际双行线》、  相似文献   

16.
现在全国的电视新闻界克隆现象严重,中央台有了《焦点访谈》,然后各省各地市也涌现一批“小焦点访谈”,江苏台出了一个《南京零距离》,然后各地出现了不同地方的“零距离”节目。同样我们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推出《阿六头说新闻》后,因为收视率高,表现形式独特,导致各种浙江乃至全国方言说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7.
深圳电视台的《法治纵横》栏目是1995年11月在广东省将深圳确定为依法治市试点市的大背景下推出的,迄今已播出350多期,经过7年多的“洗礼”和磨练,逐渐成熟并成为全国同类栏目中的知名品牌,节目在全国近20个省市电视台交流播出,1997-2002年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电视法制栏目类一等奖,短片类一、二等奖和中广学会城市电视社教节目评比栏目类二等奖。是深圳电视台少数“存活期”超过7年的栏目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有一条规则最近几年正在中国电视界悄悄流行,这就是电视栏目的“末位淘汰制”。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去年下半年《电视你我他》栏目被通知取消,就是因为收视率低。央视2005年第三季度节目收视率报告也显示,《华夏文明》和《地球上的故事》因连续两季度处于最低排名而遭淘汰,《军事天地》、《让世界了解你》、《电视诗歌散文》、《文化访谈录》、《小崔说事》等栏目,因收视率降低被“黄牌”警告。嗬几年《读书时间》、《朋友》等栏目停播,也是收视率惹的祸。据说这种“末位淘汰制”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因此,全国各地电视台竞相效仿,制片人如坐针毡,难以安宁。这种简单的处理栏目的方式,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张红军 《新闻知识》2004,(10):40-42
自1996年《实话实说》开办以来,许多专家学就预测未来的中国电视将是谈话节目的天下。从中国电视的现实来看,从1996年至2000年四年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掀起了轮轮热潮。《实话实说》的成功,为电视谈话节目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范例。一时间,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抢建谈话节目。从《化视点》、《读书时间》、《精彩时分》、《朋友》、《影视同期声》到《当代工人》、《相约夕阳红》、《对话》、《面对面》《讲述》、《艺术人生》,单是中央电视台的谈话栏目就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电视外语教学节目由中央电视台的“一枝独秀”到全国各地电视台的“雨后春笋”,生命力越来越强。目前,电视外语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外语教学节目为例,探讨电视外语教学节目的现状和发展。 一、中央电视台电视外语教学节目的回顾 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外语节目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初创的火爆阶段 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外语教学节目始于1977年。最初阶段的节目基本上都是国产的,且制作也较粗糙,但影响还是很大的。第一个节目是陈琳和吴青主持的《电视英语》。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