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管理     
《传媒》2007,(2):74-74
胡锦涛要求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新闻出版总署“网游监管报告”须每月上报;新闻出版总署严查中小学教材质量;新闻出版总署将严打网络游戏盗号行为;北京报业禁止免费赠送都市类报纸发行量将统一认证。  相似文献   

2.
竞争·创新     
前不久,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主办的“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上公布了“国内都市类报纸竞争力监测”结果,并评出报纸竞争力前20名。这个名单受到业界同仁的广泛关注,一些没能进入前20名的报纸也对此提出质疑。毫无疑问,“竞争”是描述近年来中国新闻业发展态势的关  相似文献   

3.
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出版的1926种各类报纸中,党委机关报438种,占全国报纸总量的23%;都市类报纸(含晚报)285种,占15%。都市类报纸已经成为我国报纸的第二大门类。①在这些都市类报纸中,由党委机关报或党报集团创办的都市报又占了绝大多数。都市报正在或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4.
2006年报纸发行大战继续升级,昆明报业市场甚至出现了20元买一年报纸的新低价格。为整顿报刊发行秩序,中宣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邮政局联合下发《关于采取切实措施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的通知》,要求对11个城市的都市类报纸进行发行核查等等。此后,新闻出版总署又联合中纪委驻总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5日,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公布了《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报告》,齐鲁晚报位居中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第三名。这一结果,在山东报界没有人会感到意外,但在山东以外,就不在有些报人的意料之中了。长期以来,在中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版图上,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5,(9):89-89
据《传媒经济参考》报道: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领导表示,都市类报纸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的倾向,以广告为利润核心的经营模式虽然促成了都市类报纸的繁荣,却也出现了广告商和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操纵媒体的现实。中央领导对此十分重视,要求新闻出版署尽快调研,提出对策。该总署领导指出,广告主影响报纸内容现象包括:广告主通常通过“选择性地提供新闻、购买版面发表软性广告文章、控制负面消息和与报社领导保持经常性沟通”等。  相似文献   

7.
我很高兴有机会来参加第十届全国都市报(晚报)总编辑年会。这种年会的形式很好,既为全国的都市报创造了一个交流各自经验、共商发展大计的平台,也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了解都市报最新发展情况的机会。我首先想要说明的是,由于“晚报晨出”等现象的出现,大多数晚报和都市报之间的区分已经不是那么明显,特别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可以将二者统称为都市类报纸。我在新闻出版总署分管报刊工作这几年,一直都在关注着都市类报纸的发展。支持和引导都市类报纸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一直是总署报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2001年在…  相似文献   

8.
2008年7月1日,正值建党87周年之际,由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主办、新闻出版总署传媒发展研究所承办的“北方地区地市级报纸发展现状座谈会”在内蒙古赤峰市举行。座谈会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朱伟峰主持,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余昌祥等新闻出版管理单位的领导与内蒙古、东北、华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市级报纸出版单位的负责人座谈,共同探讨了地市级报纸新时期资源配置方略和改革发展路径问题。现将本次座谈会的主要精神及观点在“本期特别视点”专栏中强势推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李新生 《青年记者》2006,(18):11-12
今年,齐鲁晚报提出了“办主流大报,树百年品牌”的核心价值理念,最近,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全国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排名中,齐鲁晚报又由上届的第五名,上升为第三名。这个飞跃是巨大的,它是报纸质量的飞跃,是报纸竞争力的飞跃,是舆论引导力提升的表现。如今市场化报纸对于自身  相似文献   

10.
媒体竞争及黑板新闻学--师生对话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业竞争展望▲:张老师,您研究媒体竞争是从都市报入手的,能谈谈它的背景吗?●:成都是都市报的发源地,也是报业竞争最激烈的城市之一。都市报与竞争自然引起我的关注。正式研究的契机是2001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在成都召开“全国都市类报纸座谈研讨会”。会议讨论的焦点之一是这类报纸的结构重复问题,我作了发言。中心思想是:都市类报纸的竞争愈演愈烈,一番大浪淘沙之后,将会有两类报纸生存得最好:或者是大而全的综合性报纸,或者是小而专的专门化报纸。综合性报纸追求“一报在手,什么都有”,它就必然走大而全的路子。但是,这种报纸是典型的“…  相似文献   

11.
史占旗 《传媒》2007,(5):49-49
从2006年年底到2007年年初,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委托中国记协国内部对都市类报纸的差错率进行了抽查,其中版面设计是这次抽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12,(8):55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2011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全国70种都市类报纸发布广告监测抽查结果发布全国通报。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部分都市类报纸广告的平均违法率为40.46%,与2010年的34.44%相比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13.
梁国典 《青年记者》2006,(17):36-37
最近,新闻出版总署公布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排名,齐鲁晚报竞争力全国第三,比上年进步了两个名次。成绩可喜可贺,成绩也来之不易。 “竞争力”是个永恒的主题。“竞争力”体现在当下,就是综合实力与领先优毙着眼于未来,就是再造更强的综合实力、更大的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12,(10):22
最近,工商总局、中宣部等12个部门,加大了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整顿规范力度。新闻出版总署也通报了去年违法率较高的10家都市类报纸。本刊就此在问卷星网站发布调查问卷,截至3月28日,共收到有效问卷88份,下为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5.
视野     
《新闻实践》2013,(2):78-78
新闻出版总署将评选发布“年度百强报纸” 中国青年报2012年12月29日消息:从2013年起,我国每年将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简称“刊博会”)。首届刊博会将于2013年9月14日-16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据悉。由新闻出版总署、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办的刊博会,将围绕展示新闻出版成就、深化新闻出版改革、研讨新闻出版新业态新动态、推进合作交流、开展招商引资等主题举办系列活动。刊博会期间,新闻出版总署将组织评选发布“年度百强报纸”、“年度百强社科期刊”、“年度百强自然科技期刊”;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发布年度报刊邮政发行排行榜50强,并主办全国报刊发行峰会、中国报刊发展论坛、全国文化综合类期刊年会、国际版权高峰论坛等活动。  相似文献   

16.
资讯     
《传媒》2006,(11)
管理龙新民中国图书应走多样化的国际市场之路正在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图书出口已不再是单纯的图书贸易和版权输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与国外出版商共同策划选题或合作出版发行,中国图书的国际市场之路呈现梯次推进、多样化的格局。新闻出版总署对教育类报纸质检新闻出版总署决定,今年开始对全国教育类报纸进行审读。这是9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审读员聘任及2006年度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审读工作会议上透露的消息。据悉,今年的教育教辅类报纸质量检查工作已经…  相似文献   

17.
大而全与小而专──都市类报纸的两种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全国都市类报纸座谈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上公布了最新统计,目前我国的都市类报纸已经超过200余家。会议讨论的焦点之一是这类报纸的结构重复问题,一个城市出现多张内容雷同、风格相似、版面接近的报纸,以及由此产生的恶性竞争与资源浪费。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报纸必须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 讨论发展战略,必须考虑都市类报纸的几个特征:一、它是区域性的城市报纸;二、它依靠自费订阅市场生存;三、它是当前我国报业发展中一支最活跃的力量,后来者正在不断加入。三个特征决定了都市类报纸…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报业发展报告》中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其中晚报都市类285种,占全国报纸总量的14.8%,仅次于党报.庞大的晚报都市报群体不仅是信息传递、舆论引导,也是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殷航 《新闻窗》2008,(6):79-80
近年来,报业市场细分为两类报纸:一类是市场化运作的报纸,如都市类报纸、部分晚报、晨报、生活类报纸;另一类是准市场化的报纸,如各级党委机关报、行业报等。在中国行业类报纸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新闻出版总署某官员介绍,目前,我国拥有行业报900余家,约占我国报纸总量的1/2。行业类报纸提供的信息满足了相对细分的人群某些方面的需求,但是,行业类报纸在市场定位、经营管理、信息质量上也还存在诸多问题,重新认识行业类报纸发展的问题已摆在了媒体和理论界面前。  相似文献   

20.
业界资讯     
新闻出版总署制订支持"三农"类报刊发展措施据悉,新闻出版总署将就报纸出版单位围绕报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一系列行动。例如,发出报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议书;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