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教师与家长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监管人,需要两者齐心合力,有针对性、连贯性和配合性地实施教育管理,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使教师与家长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首先,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自己与家长的关系。家长与教师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家长和教师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都承担着重要角色,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本分析了当前教师与家长关系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法律法规对教师、家长关系的规范,提出了建立和谐的教师、家长关系的五条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乐学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在教育活动中求知、发展智力、启动心智,促进身心发展。乐学是以创设愉悦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核心的教育,是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的统一。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乐学氛围,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感悟。一、乐学需要教师无限的爱与激情学生乐学建立在教师乐教的前提之下。乐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愉快的心境,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饱含情  相似文献   

4.
张宇颖 《学子》2013,(6):46
一、转变观念,学生想问的前提问学生对"提问"的看法和想法,80%的学生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他们只管"答",因此教师要合理地进行引导和调控。其一,利用博客、家长会等形式发动家长参与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活动。其二,创建互相促进、相互质疑、和谐融洽的环境,让学生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的支持与关爱,获得安全感,充满归属感。其三,  相似文献   

5.
一、"乐教"的必要性 (一)"乐教"是"乐学"的前提和最大外动力 在推进愉快教育的很多学校中强调学生学的愉悦感,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追求学生个性积极主动地和谐发展.使学生"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忽略了教师"乐教"是学生"乐学"的前提,一味强调"乐学"而忽视"乐教"是片面的,也是达不到学生"乐学"目的的.  相似文献   

6.
从1994年开始,我校实施愉快教学实验,两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只有师生之间存在着民主的、和谐的关系,才能在教与学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愉快教学”的前提。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认为这种关系的建立高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在备课上下功夫。有目的、有计划地为课堂教学做准备,认真务好每节课,精心讲课,是教师对学生付出爱的一个方面,也是教师换取学生好感的前提。如果老师各的课科学性强,无论是新知识的过渡还是衔接,都富于趣味性,那么学生就会…  相似文献   

7.
一、家长心理学校:创设家庭教育和谐心理环境的需要 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生除了学校之外的最大人际关系场域。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甚至是学生的终身教师。而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家长与学生之间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家长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忙”,一种抱怨之意无形中流露出来。  相似文献   

8.
鼓励和引导家长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教师对学生奉献爱心,尊重家长,学会与家长换位思考,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学生的信心,构建和谐家校关系,是班主任工作有效开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前提。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问题家长"必然存在。作为一名教师,遇到了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做?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们:"问题家长"不是"问题学生"的家长,而是"问题"在己身的家长。基于此,与这样的家长打交道,切记不要拿学生说事儿。与带有"问题"的家长沟通,在考虑对方家长身份的前提下,要仔细区分"问题",分别认真对待。若家长只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产生了焦虑,或在与学校、教师互动中形成了误会而护子心切以致着急、冲动,进而出言不逊,大可冷静对待,绝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节制,就是讲理性。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逞一时口舌之快!讲理就是讲感情,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关心孩子就当为孩子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勃 《宁夏教育》2007,(4):33-34
教师家访,可以创造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对面真诚直接交流的机会,创建共同育人的和谐环境,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1.良好的师德是家访成功的前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未来接班人的神圣职责。教师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其角色的直接性和重要性。因此,教师必须有百倍的爱心,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  相似文献   

12.
"三主体"教育是指教师、学生和家长作为教育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彰显各自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三主体"教育强调教师、学生和家长三元主体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培养和彰显,注重教师、学生和家长在教育时空中的合作,追求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主体性实现"共生共长"。从性质上说,"三主体"教育是和谐的教育、共生的教育、合作的教育。从价值来说,"三主体"教育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建构,让教师的主体性获得丰盈,让家长的主体性形成自觉。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园在家长中进行了调查问卷,围绕"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应该是怎样的"展开了讨论,从回收的问卷看,有60%的家长认为良好的家教环境应是温馨和谐的,如"家庭成员要团结,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有10%的家长认为良好的家教环境应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如"父母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孩子爱看书、学习。""多购买书籍,让孩子获取知识,为入小学打基础。"有10%的家长认为良好的家教环境是家长应为孩子树立榜样,如"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家长要为人正直,关心他人,注意言传身教"。但仍有一部分家长认识很片面,突出…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社会应从学生的和谐教育抓起,通过一个有效的班级管理系统来创建和谐班级,创建一个支持性的、充满关心的环境。创建和谐班级,需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使其有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需要取得家长的支持,从而以和谐教育培养和谐的青少年,以和谐的班级塑造和谐的"人"。  相似文献   

15.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诸多人际关系的主导因素。如何构建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当前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教师则会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有上进心,有自信心,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反之,学生会对教师有抵触情绪,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愉快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把着眼点和着手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上来,从情感入手,最终达到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目的,它要求还儿童童真、童趣、童乐的天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生气勃勃的课堂气氛中充满自尊、自信,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使学生心理品质达到认知、情感、意志的和谐统一。一、师生关系和谐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前提。小学生对教师是无比信赖的,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和情绪情感会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来,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这首先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7.
“教师公平”视野下教师评价机制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公平"是建立协调的教师人际关系、促进教师心理和谐的前提,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关注教育的焦点是学生的发展,而教师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全面重视,如"教师公平"问题,在有些学校一直被回避或忽略。教师本来就承受着来自社会、家长、学生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当  相似文献   

18.
学校安全教育问题,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愉快学习,因此,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以便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校安全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开展安全教育课程,避免危害在学校发生。  相似文献   

19.
浅谈班主任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有效地对班级进行调控的关键是班主任与学生及家长的有效沟通.要想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应以身作则,了解和理解学生,注意沟通的技巧,创造教师、学生、家长的"愉快三角关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可以增进双方对学生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教师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家长对教师和学校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的态度。所以,要认真地解决好教师与家长的矛盾,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