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颖 《兰台世界》2013,(13):142-143
<正>《河南》杂志是清末留日学生创办的以省命名的刊物,作为同盟会河南支部的机关报,《河南》以其活跃的革命言论、巨大的发行量和庞大的销售传播网络在留日学生后期创办的革命报刊中有显著特点,研究其出版发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一、《河南》创刊:河南留日先智者唤醒  相似文献   

2.
江曙 《编辑之友》2022,(11):90-98
清末民初留日学生成为晚清文化革新的重要力量,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在近现代报刊发展史上的地位需重新评估与确定。通过新文献的发掘,目前可考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有86种,较前新增8种,其先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同人刊物的初步实践、以东京和上海为轴心的出版销售体系的建构、明治日本报刊思想的中介作用以及印刷装帧技术的改进。留日学生因地缘、学缘、政治思想、文学观念或某一突发事件等而结社,所创办刊物具备同人刊物的特征,其办刊思想深受明治日本报刊的影响,从知识界的启蒙转向对民众的引导,以东京和上海为轴心乃至布局全国的销售网络为其提供实现的可能,其办刊实践也为清末民初思想革命和政治变革赋能。  相似文献   

3.
宋扬 《新闻知识》2022,(9):69-78
《第一晋话报》与《晋乘》是由清末山西留日学生同乡会在日创办、印刷,回国发行的革命报刊。其虽发行时间较短,但内容丰富,构建了全国层面的山西认同,言明救山西与救中国一体,并寻找救国之道,欲以唤醒广大民众。由于该报刊读者群体与预期不符及存在时间过短,因此未达到最初预期目标,影响力较小。作为来自东瀛的“晋音”,《第一晋话报》《晋乘》是清末山西舆论界的一道亮色,是山西籍留日学生对民族危机的直接反映,也体现了清末多个阶层的协响,是山西留日学生尝试救国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留日学生不仅是中国新旧文化转型的媒介,更是中日两国交流的重要载体。故而,留日学生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然综观目前既有之研究成果,论者多着眼于留日学生角度,而鲜有考察清政府留学政策前后演变之专论。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清末留日政策的发展演变进行初步的梳理,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一困惑与向往:救亡讨论与留日政策的确立  相似文献   

5.
吕顺长 《浙江档案》2001,(11):39-40
一、《官报》的收藏状况 有关近代中国留日学生史的研究论文和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还很少有人对清末留日学生史研究的珍贵史料《官报》进行充分利用.1923年,由于东京大地震,留日学生监督处在撤离东京前将大量的资料移送到日华学会,请其代管;战后,实藤惠秀氏最先在日华学会发现并保存了《官报》(第8-50期).  相似文献   

6.
清末留日学生创办的革命报刊中,《河南》月刊是后期革命报刊的重要代表。《河南》杂志中有关河南风土人情的内容包括地理沿革、文化变迁、豫省民生、社会问题、社会变革等。  相似文献   

7.
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三个革命组织在日本东京联合组成同盟会。为加强革命宣传,同盟会于同年11月26日在宋教仁主办的留日学生革命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的基础上,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出版发行,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每月一期,共出26期。始由张继主编。《民报》出版后,刊登了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卖国,介绍法国革命和俄国1905年革命,声援殖民地人民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国社会调查及其学术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国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科学兴起黄兴涛、夏明方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在中国,现代社会调查大体兴起于戊戌时期及20世纪初年。1897年的《农学报》上已有关于中国地方土产的调查报告发表。1903年前后,浙江、江苏、湖北等留日学生同乡会相继成立专门的社会调查组织,设计并进行了有计划的社会调查。该年3月,《浙江同乡会调查部叙例》,就在"社会"项下,列举了人口、地区贫富状况、社会团体、习俗和自制制度等五项调查内容;湖北调查部则在"经济"项下,列举了生产、分配、消费、岁入岁出、钱法、积储等调查之目,由此可见最初人们对社会调查的理解。与此同时,国家也开  相似文献   

9.
孙英  肖瑞宁 《兰台世界》2022,(1):150-154
清末十年在日学人积极创办刊物,据统计,约有108种刊物创刊于这一时期。在日学人创办刊物一方面出于地域因素,以同乡会及其刊物为维系同人之纽带;另一方面以传播新思想、新知识为目的。这一时期刊物以法政类或专门类刊物为主,涉及范围较广,为清末新思想和新知识的传入提供了便利的途径,也为国内革命运动与自治运动提供了思想来源和组织便利。由于经费及政治原因,这一时期刊物大多发行时间较短,而1909年后更受到留学人数锐减的影响,致使辛亥后在日学人所办刊物数量锐减,不复清末十年的盛况。  相似文献   

10.
清末农学留学生人数与省籍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席 《历史档案》2002,(2):111-116
清末农学留学生作为由传统农业向近代化农业转换的开路先锋 ,在中国近代农业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然而迄今为止 ,人们对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了解仍很有限 ,为此 ,本文将对清末农学留学生人数、籍贯及留学国别作一初步考察。一 留学日本的农学生晚清中国留学生主要分布在日本和欧美各国 ,以日本人数为最多。据统计 ,190 1年中国留日学生有 2 80人 ,190 2年增至 5 0 0人 ,190 3年则超过 10 0 0人 ,190 5年猛增到 80 0 0人1。有学者估计 ,晚清中国留日学生总人数在 2万以上 2。最早留日农学生当属胡宗瀛 ,他于 1896年随同另外 12名中…  相似文献   

11.
清末时期灾荒与民变频发,政府如何妥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论述了清末十年湖北地方政府面对危机的赈恤举措、经费筹借以及具体成效,并作简要评价,揭示了赈恤工作的不足与湖北辛亥革命爆发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清末时期灾荒与民变频发,政府如何妥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论述了清末十牟湖北地方政府面对危机的赈恤举措、经费筹借以及具体成效。并作简要评价,揭示了赈恤工作的不足与湖北辛亥革命爆发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近代商业美术萌芽于清末,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出版发行活动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出版发行扩大了商业美术的影响力,促进了商业美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商业美术为出版发行解决了资本需求,两者实现了双赢.回顾这段历史,探索其中的规律性,为当代商业美术及商业出版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选题策划方法谈王建辉【湖北】关于选题策划我已写过两篇文章,一是《编辑策划意识论》,刊于《出版发行研究》(1992.6),曾有几家刊物转载并得到一些专家的好评;一是最近写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选题建构大思路》,是全国出版科学研讨会的入选论文。以上两文带有一...  相似文献   

15.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周百义、肖新兵在《出版发行研究》撰文说:监事会是我国借鉴日德两国公司治理模式的产物,其目的在于与董事会形成相互制衡。监  相似文献   

16.
《绥远文献》是由台湾绥远文献社主办的刊物,是台湾绥远籍人士自发的、无政府资助的地方性、史料性及报导性的文献刊物,创办于1977年底,每年一期(辑).至今,已出版发行了27期(辑)。  相似文献   

17.
对于清末留日学生监督处所刊行的《官报》的收藏状况、内容及其史料价值,目前所知者尚少。本文在介绍《官报》的收藏和利用状况、《官报》刊行机构"游学生监督处"的成立经过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官报》的资料容量及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文化教育活动中,图书翻译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清末面临深刻的民族危机之时,中国人为了挽救国家,挽救民族,更加主动地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其中译书是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留日热”催生了大批留日学生,他们致力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的文化活动,所译图书数量之大,影响之广,在近代中国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9.
宫雪 《新闻世界》2014,(8):228-229
清末民初时期我国曾掀起一波留学热潮,学习领域涉及医学、法学、建筑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并且以留日和留美这两种去向最为典型。大批留学人才回国后为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增添了极具分量的笔墨。本文重点关注在该时期回国后投身新闻事业的留日学生,从中选取典型代表对其主要经历和贡献进行整理,并分析他们对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尤其是在新闻业务、新闻理论和报纸经营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2011,(2)
《图书馆》是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图书馆学专业刊物,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图书馆学优秀期刊。它以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