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关于人文教育的问题、人文素质问题、人文精神问题,应该是这些年来的热门话题,报刊上讨论得也很多。那么到底什么叫人文?什么叫人文教育?什么叫人文素养?什么叫人文科学?它与人才成长的关系是什么?人文这两个字它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我们中国古代就有人文这两个字的提法。它主要的是指礼教文化,讲礼貌、礼仪、教育、讲礼教文化。那么人文科学这个词汇最早来自于拉丁文,它主要的还是指人性教育,人文工作主要的是讲人性和教养的问题。大家都知道  相似文献   

2.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讲两个意思。一是讲一讲总的趋势是什么,有哪些特点。二是讲一讲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是什么?有哪些特点?从这六、七年所走过的路看,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①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把每一篇课文都作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整体,那么,一个个小整体就总合成小学阶段的一个整体。③基本功训练。我们把教和学看作是一个整体,把知识和能力看做是一个整体。所以整个小学阶段又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一个整体。③教学和教育的关系,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整体。④语文这个工具和认识事物的关系。我们把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重  相似文献   

3.
在对小学科学与数学教育进行研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即什么是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与学科教育有什么关系?事实上,科学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开放的系统,不仅系统内各个学科相互渗透,而且与系统外的技术、社会、文化发展相辅相成.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教育是一种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关系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2005,(3)
1.导入:师:老师送大家一个终身受用的小礼物。(投影出示一个很大的“?”)师:这是什么?生:一个问号。师:对,一个大大的问号。师:知道为什么老师送大家一个问号?生:老师想让我们学会想问题。生:希望我们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师:讲得真好!送给大家这个礼物,希望大家在做事情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正一、故事激趣,引出"点(、)"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讲一个故事,请注意听,听后要告诉老师,这个故事讲了什么的重要性?(讲述《画龙点睛》的故事)师:同学们,这个故事讲了什么的重要性?生:这个故事讲了"眼睛"的重要性。师:这位同学听得真仔细,体会得很对。那你们知道,我们汉字中哪个笔画被称为汉字的"眼睛"呢?——对的,是点(、)。  相似文献   

6.
【案例】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动物的互惠互助》。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生:我认为动物之间只有相互残杀,怎么会有互惠互助呢?生:动物是怎样互惠互助的?生:动物们为什么要互惠互助?师: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生:可以读课文去解决。生:可以向老师请教。生:可以查资料。师:今天老师送给你们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宝,那就是一个字——“读”。这么长的文章,看你能不能把它读短了,用简短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生:课文告诉我们动物不光有竞争,还有互惠互助呢!生:课文讲了蜜獾和导蜜鸟是一对好伙伴。生:课文讲的…  相似文献   

7.
一个女孩走进心理咨询室,微笑中有几分忧虑:“马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不用说请教,我们一起来讨论。说说看,老师能为你做些什么?”我说。“您说,怎样让同学们都喜欢我?”我笑了:“你能把这个问题讲得具体一点吗?比如,你碰到了什么具体的难题,有什么具体的故事。”“是这样,我是个挺在乎同学关系的人,我也在往这方面努力。但是,我感到同学们并不是都很喜欢我。可是,我们班上的另一个女孩却非常有人缘,她不当班干部的时候同学们喜欢她,她当班干部的时候同学们也喜欢她。您说,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先不去管那些大道理是怎么讲的。你能…  相似文献   

8.
教师:今天,我们大家来听一个故事,一个很特别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是用话讲出来的,是用声音表示的。愿意听吗?幼儿(齐声):愿意!教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听听故事里面的这几个声音。听的时候要想一想:这里面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究竟要讲什么,当然这里的讲不是单纯意义的讲,也包括教、学、习。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语文人。我在此讲这个问题,并不代表我已经搞清楚了这个问题,也只是根据教育前辈和专家学者的观点,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求我们的老师能够深入地思考——语文究竟要教什么?因为,我们只有搞清了这个问题,语文教学才会变得有意义,语文教学才会越来越简单,语文学习才会越来越明白,师生才会因有语文而感到海阔天空。  相似文献   

10.
面对现状,很多的时候,我们真的好迷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什么是高尚,什么是龌龊?要不要讲良心,要不要讲人格?生活的意义在那里,人生的目标何处觅?……一个个躲不开也无法  相似文献   

11.
长大以后你将干什么?这是一个有关工作的问题,你在这个世界中将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你的工作将是什么?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个关于干什么事情和得什么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生命的问题。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正是为了成就什么或获得什么,我们才要专注于什么,并在那个方面付出精力。从这个本质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观是任何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灵魂。这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全新的重大论题和重要论断。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基石是什么?灵魂是什么?这就大大地深化、深入、前进了一步,更是具有全新的意义。这个论断提出以后,企业文化的发展,包括中国各个行业企业文化的发展实践都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我们想一想、看一看一些企业文化建设的纲要和文化手册,不都是在这种前辈论者开拓的这个理论论述下前进的吗?  相似文献   

13.
今年暑期,全省又有一批中小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在中小学毕业了。毕业以后做什么?这是当前学生、教师、学校领导和家长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据了解(?)有许多学校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了;但也有不少学校还没有讲开。因此,很有必要让我们再来讨论一番。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什么?似乎是一个多余的设问。但是,如果我们翻开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历史文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恐怕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了。“教学”究竟是什么?我们且看看我国教学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国目前关于“教学”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研究历史无法躲避这么一个同题:历史研究说到底究竟是什么? 似乎从未有人公开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一连串谁也不好回答的问题:历史是什么?如何研究历史?史学理沦是什么?史学理论是干什么用的?研究历史为了什么?历史研究值得我们或任何人花费时间、金钱、智慧等等认真而慎重地去考虑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列一长串! 可是,一旦明白了历史研究仅仅不过是一种时代的文化现象,那么,专司上叙现象的“神灵”将坦  相似文献   

16.
覃亚潜 《湖南教育》2005,(15):40-40
学生时代,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向前跑,爬上了另一棵大树,仓皇中,兔子在树上没站稳,摔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它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上树。”“还有呢?”老师继续问。“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直到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问到,土拨鼠哪去了?”是呀,土拨鼠哪去了?老师的问话,冷不丁让我们愣住了。故…  相似文献   

17.
时间和空间一样是关于宇宙的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往往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素养和群体素质的高低。 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差不多都会不止一次地提到“时间”这个词。但是,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时间?”或者问你:“时间是什么?”你该如何回答?也许你会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当你组织语言试图作出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又会感到很茫然,不知该如何措词方能回答好这个觉得很熟悉又简单的问题。这种直觉和道理之间的矛盾,恰恰反映了大多数人对时间的模糊见解。  相似文献   

18.
今天讲的题目比较大 ,叫《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建设》。为什么讲这么大的题目 ?因为我和朋友们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 ,2 1世纪第一年已经快结束了 ,在这个时候 ,我们想得最多的是过去这一百年。过去的一百年 ,对中国来讲确实是苦难深重的一百年 ,也是我们奋斗不息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以前 ,我们中国无论如何还维持着一个老大帝国的地位。那时的中国人不管是懵懵懂懂的 ,还是比较明智的 ,都觉得我们是一个真正的“中”国。这个中国是一个中心 ,别人围绕着我们。只是在过去这一百年里 ,才知道地球是圆的 ,不知道谁是中心。起码我…  相似文献   

19.
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土拨鼠哪去了?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将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20.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当一个人在一个特殊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 ,并且常常试图发现文化的起源是什么 ,文明究竟是沿着什么道路发展而来的时候 ,他有时也禁不住想从其他方面观察一下 ,并且想探究文明之前究竟是怎么回事 ,以及文明注定要发生什么变化。教师长期生活在教育这个特殊的文化环境之中 ,我们有没有常常换换角度 ,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是教育呢 ?教育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呢 ?经常从多角度考察教育 ,这是一个思维方式问题 ;思考教育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