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过2008年高考新模式的第一年,广大考生和教师对高考试卷的设置及选修学科在高考录取中的重要性,都有了切身的经历,对于去年高考试卷,已有很多教师和专家评讲过,也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作为一名连续多年任教高三的生物学教师,通过对2008年和2009年江苏省高考说明的比较,2008年江苏省高考说明指导思想和2008年高考生物试卷的对比,浅谈一下2009年江苏省高考说明的变化及对2009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数学科《考试大纲》以来,《考试大纲》便成了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指南.由于高考试题是《考试大纲》的具体体现,因此只有研究高考试题,才能加深对考纲、考点的深刻理解,克服复习工作的盲动性,更好地指导复习备考工作;只有研究高考试题。才能真正体会到命题专家们如何将《考试大纲》具体化,如何将教材例、习题改造成试题的,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只有研究高考试题,才能尽快熟悉高考题型,解决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只有研究高考试题,才能把握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查特点、命题趋向和求解策略,提升应试能力.为此,我们选录了近年高考数学的经典试题,分为21个专题,就其高考命题趋向、高考考点剖析、高考真题赏析等核心内容进行探究,旨在为考生搭建高考信息平台,提供一份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助考资料,正确引导广大师生备战高考,决胜高考.  相似文献   

3.
梁侠 《中国考试》2007,(8):40-45
2007年,在纪念高考恢复30周年的日子里,完成了1977年来的第31次高考。30年来,高考无论哪一次的改革、探索,都是理性思考的结果,都是基于国情的选择。今年的高考,不仅试卷试题是理性思考的结果,高考改革的模式也是理性的探索和实践。多样性和选择性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高考试题和模式中有了更多的体现。作为政治学科的高考试题,也随着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步伐同时推进,做到了稳定中调整提高,更好地实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同时也更有利于推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探讨新课程对高考的渗透和影响,研究新课标教材与高考命题的关系,已日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从近年的高考命题实践看,高考试题与新课程已经开始接轨了,因此,研究新课程与高考的关系,应成为2006年历史高考复习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5.
也说高考     
高考年年进行,关于高考的评论也年年在说,而且好像是越说话题越多,越说高考的问题也越多。但这却丝毫不影响高考的进行,一年又一年,中国的高考到今年已经走过了整整20个年头,在这20年间,中国的高考在不断变化,比如说录取率已由最初的百分之一提高到百分之几十,考试的时间由七月改为六月,好像是越来越人性化了,当然高考也由“免费”改为“自助”。  相似文献   

6.
高考宜过“立交桥”贾永生一年一度的高考刚过,很多人对高考现状与高考改革又作了深入思索。作为六十年代北大毕业生与在高校工作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亲身体验、耳闻目睹了数十次“高考现象”,倾听与研析了多方意见,得出一个结论:高考宜过“立交桥”。尽管国家对高校...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高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随着2011年高考的落幕,全国各种模式的高考试题也浮出水面,高考化学试题严格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编写,坚持了。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去年高考前,我写了一篇《高考又来话阅读》,针对高考阅读的答题状况跟考生谈了考场阅读的两个要点:定向阅读与细致阅读。今年高考即将来临,高三教师希望我也谈谈高考作文。实际上,我早就觉得有谈的必要了。去年高考后,我在本刊推出特约小作家谢然写的高考模拟作文《回到原点》,还配上了作文评卷专家的评语,我自己也为此写了一篇《原点作文...  相似文献   

9.
高考改革     
综述又一年高考的硝烟平息了,从1999年至今,高考改革已经走过了四个不平凡的春秋,今年的高考也是如此:扩招,从黑色的7月变成绿色的6月,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网上录取,即使面对sars也尊重民意坚持高考原定时间不变……我们都可以从中获知高考改革的信息。高考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公平公正、大众化、以人为本的道路。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再次关注高考改革的动向。网大发表文章说,当下中国的高考改革,制度创新较之技术革新更为重要和迫切,应该在制约高考制度的社会制度结构的缺陷中,寻求制度创新的突破口。其一是尽快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教师之友:高考制度恢复后,一直是一件大家特别关注的事情,高考中出现的任何一个新的苗头,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都是因为在中国,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和高考的联系实在是太紧密了。虽然一直以来社会对高考的诟病不少,但实际上“高考”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现在又和经济拉上关系了,不是出现了“高考经济”的说法吗?这说明高考还能为GDP做贡献了。  相似文献   

11.
准考证作为考生参加高考的唯一凭证,是高考制度的一个实物缩影。本文依据准考证上的关键信息,旁及相关的一手档案文献资料,从高考科目、高考时间、高考日期三个维度对70年高考制度的变迁展开探讨。70年来,保证人才质量和减轻学生负担是高考科目改革的核心要义,从分科考试走向选科考试体现了兼顾二者的不懈探索。高考时间从逐步增加走向科学合理,但由于高考时间缺少明文规定,1978年至1979年部分省份曾出现高考时间可以延长的特殊情况。“文革”前高考的开考日期变动不居,恢复高考之后则表现出较为稳定的态势。高考科目调整属于高考内容改革,触及高考改革的核心领域,牵涉面、覆盖面比较大,在改革中往往会呈现反复和曲折的特点。而像高考时间、高考日期等规范性改革属于高考形式改革,主要起规范和约束作用,呈现逐渐走向稳定和合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它是一次试题多样化的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继续增多,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又是一次稳定的高考,山东、广东等四省从2004年秋已经开始了新课程实施,这就意味着与此相适应的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明年就要到来,所以今年的试题相对稳定;同时也是一次体现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新课标理念的高考,从今年的高考能够看到明年高考的影子。山东省是实施新课标教材之前的最后一年高考,语文、数学、外语自主命题,理科综合仍用国家考试命题中心命制的试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考移民现象在国内许多地区愈演愈烈,各地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对高考移民进行封堵。高考考生是否具有通过在异地参加高考进而接受高等教育的受教育权?高考移民行为是否可以被干预?  相似文献   

14.
2000~2002年江苏省先后试行了“3 小综合”、“3 大综合”的高考模式,历史科没有单独命题。2003年开始江苏省高考又试行“3 1 1”新模式,历史科也恢复了单独命题。2003年高考历史江苏卷充分反映了江苏高考新模式的特点,试卷注重基础,求实创新,既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功能,又有利于促进中学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15.
王意娟 《湖南教育》2007,(10):34-34
任教了两届高三、取得了高考“辉煌”成绩、主编了百万字高考复习资料的我,再回过头来教高一,情不自禁地以“高考专家”自居。于是,我的口头禅里“高考”横飞,学生一开始还精神抖擞,慢慢地便有些厌倦甚至开始暗地里计算我的“高考”频率了。学生和我或许都有些不适应,彼此不免有些隔膜。  相似文献   

16.
彭一琼 《生物学教学》2005,30(12):54-57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分析今年理综高考生物学试题,对我们进一步把握明年高考方向,在以后高三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今年理综高考生物学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闫璐 《甘肃教育》2011,(13):84-84
高考的能力考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这就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高考改革的趋势,能否解答好非选择题,直接关系到学生高考文科综合成绩的高低。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高考语文测试的反思与前瞻程红兵高考语文测试是语文教学界的热门话题,一年一度的高考下来,语文教师或愤愤然,或欣欣然,或晓晓然,但无论怎样都得顺着高考来教学,权当高考是不变量,而自身就只好作变量了,其实如果我们把高考放在更大的时间背景下考察,即可发现,高...  相似文献   

19.
高考,承载了无数学子的梦.它是一次收获,也是一次播种;是一场赛事的结束,也是新冲刺的开始;是火色青春的盛大洗礼,也是花样年华绽放的开幕式.高考,在验收学子梦想的同时,也为新冲刺线上的学子指明了复习的方向.高考试题代表着高考的命题趋势,是高考冲刺的必备利器.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重要性,笔者就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作一呈现与研究,对新一届数学高考复习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考——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大型的考试,之所以得以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渊源。不可否认,高考作为我国一年一度的筛选大批人才的重要工具,确实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我国的高考也存在诸多问题,如高考的导向性问题以及高考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等等。可以说,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高考制度本身。然而,根据我国的国情,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考还不能取消。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着手从高考内部进行改革。本文仅从测量学的角度,总结目前高考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对之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对策。一高考科目设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