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发展促改制,以改制谋发展2010年,我们将迈入转企改制的实施阶段;出版社的转企改制不仅对当前的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出版社的长远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促进  相似文献   

2.
2010年是出版业转企改制的决胜年,各出版社都加大了转企改制的推进力度.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除保留人民出版社为事业单位以外,全国各省、市其余500多家出版社要全部改制为企业.根据改制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央各部委所属出版社体制改革将在年底前完成,而高校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的转企改制已基本完成.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印刷复制基地,新闻出版产业年总产值已逼近万亿元大关.每年出版各类产品数十万种,其中图书有27万种、70亿册,连续5年保持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3.
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2011年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基本完成了转企改制任务。出版社在实行了30多年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后,回到了原点——企业(在新中国成立伊始,新成立的出版社都是企业)。在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完成之前,甚至在出版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之初,如何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问题就已经摆在出版社负责人的面前。但是,由于出版社大多还是事业单位,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还羞羞答答。出版单位转制为企业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出版社已基本上完成了转企改制的工作.但是,从"事业单位"到"企业法人"这一形式的转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出版社转企改制之后,全国出版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更大挑战.出版社如何尽快转变观念、制定战略、完善机制,以实现科学发展,逐步把企业做强做大,是一个十分现实和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转企改制后大学出版社凸显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文化再构建及其实施路径,通过比较分析转企改制前后大学出版社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论证作为企业的大学出版社再构建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及其实施路径;二是产权结构缺陷及深化改革探讨,从法理层面阐述转企改制后大学出版社作为独资出版企业的缺陷和由此导致的难以全面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大学出版社产权多元化及对外股权投资的产权深化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6.
第一,重点完成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场主体。2010年年底前,完成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具有独立法人的经营性音像电子出版社的转企改制任务。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7.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谈出版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之一般企业,出版企业更加应该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出版社履行社会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的需求.在出版社转企改制的收官阶段,强调出版社的社会责任是引导中国出版业实现健康转企改制的需要.转企改制后,强调出版社的社会责任,是实现出版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的保障.目前,就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而言,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理论阐述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转企改制,改变主管主办单位,在现有出版管理体制里面固然不容易,但更难的是通过转企改制使出版社走上更加健康发展的轨道。因为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  相似文献   

9.
转企改制是一件大事,是出版行业历史性重大变革的大势所趋,出版社要想保持生机与活力并不断提高实力和竞争力,转企改制是必经的路径,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以来,对于出版单位设立不设立总编辑岗位和总编辑如何开展工作,业界议论颇多.前不久,在由中国编辑学会举办的"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的总编辑工作高峰论坛"上,大家就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现综述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大学出版社的转企改制不是像以前“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改革那样仅限于机制,而是以企业制度为基础的体制改革。转企改制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转企改制为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可选择的两种基本模式。由于大学出版社的行业特殊  相似文献   

12.
林利红 《编辑之友》2011,(Z2):54-55
2010年底,148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多数为专业出版社)的转企改制工作已经落下帷幕。转企改制后,出版社投入到出版市场的大环境中。转企改制、数字出版、集团组建等一系列出版界大的变革,促使编辑必须适应一系列的转变:从质量守门人变为品牌代言人,从"沙里淘金者"变为"金饰设计师",从生产者变为经营者,从只做嫁衣者到品牌带动者,从  相似文献   

13.
大学出版社承载着大学使命。转企改制后,大学出版社必须立足大学优势,优化出版机制,聚焦学术出版,破解出版困局。同时,大学出版社还要夯实出版基础,制定长远规划,组建出版联盟,整合大学资源,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现代出版》2012,(2):8-11
在转企改制、传统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创新、新技术不断发展带来的挑战面前,大学出版社应明确宗旨和目标,坚持大学精神;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建立品牌优势;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不但"引进来"还要"走出去"。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宇航出版社为例,分析探讨了出版社转企改制后如何以企业身份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形成市场化用人机制,做强做大企业,担当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半月要闻     
四川出版集团14家出版社完成转企改制2009年12月30日,四川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转企改制子公司授牌仪式在四川出版大厦举行,四川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等14家转企改制子公司的法人代表一一登台,从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  相似文献   

17.
新闻出版行业转企改制旨在从根本上解放出版生产力,发展出版经济。伴随专业出版社转企改制渐入尾声,出版社需要对现有出版业务进行重大调整和不断优化。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理论,探索新形势下出版业务的竞争模式,在解放出版生产力的基础上,提高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板块清晰、风格独特、规模适度和管理精细的出版企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已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基本问题入手,对转企改制过程中校社之间关系处理、改制后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健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大学出版社的主要使命不是商业利润,而是它的学术使命.本文对我国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后应秉承的学术使命、文化追求、出版特征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当下我国学术出版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出版单位改制的方向是让出版社成为独立法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如何进行企业化运作,进行科学的公司治理,是出版社转企改制后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