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散文的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相对稳定的一块。散文阅读题也是历年高考语文中考生最难把握的部分之一,分值较高但学生得分率都很低。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明散文阅读的要求与规律,做这类题时缺乏科学的方法,在阅读步骤和解题思维上存在较大偏差,它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重文体特征和整体把握在现代文阅读中,文体不同,阅读的思路和方法也不同:小说有小说的阅读方法,散文有散文的阅读方法。散文的阅读应该抓住其“形散神聚”的特点,先从文章描写的对象及其特征入手,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并以此作为阅读切入口来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  相似文献   

2.
2002年黑龙江省中考语文阅读第(二)题的对比阅读的B段是摘自林斤澜的散文《春风》。为了帮助同学们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和形式,特选此文,并请专家赏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正>散文是中考阅读中一种常见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表达含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凝练。由于散文在选材、形式、写法、表达效果上的多样化,所以散文的阅读成为中考阅读的难点。掌握散文考查的要点及思路从以下着手:【考点透视】1.整体感知⑴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意图、作者的写作思路的把握。归纳为三点:文章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  相似文献   

4.
通向“不教”之境的“路”在哪里?就是训练。训练要有成效,必须严而有格。下面根据思维流程设计阅读训练的“格”。 认读感知。这是阅读的起点。学生通过朗读或默读,对课文获得一种初步的印象,这是阅读中的感知。 辨体析题。辨体,就是辨别文体,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阅读中把握这些特点,是对文章形式(及内容)正确的认识。析题,就是解析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集中表现,解析标题就是对文章思想内容进一步审视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亟待提高,已成为教师的共识,阅读从何入手,阅读能力又从何提高,其必曰:“整体感知全文”。然而,整体感知又怎样去做呢?我的摸索是:标题,从标题着手,因为标题是文章的核心,是全文的命脉,抓住了它,一篇文章就可清晰出现在你脑海中。  相似文献   

6.
整体感知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切入点有很多,其中,从标题切入进行整体感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从文章的标题切入进行整体感知的教学策略具体有:替换标题;扩展标题;添加副标题;叩问标题。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题命题基本上以“整体感知—细部探究—重点感悟”为线索来设计组合,因此,加强现代文的复习和探讨大有必要。复习时可突出以下六个方面: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整体感知能力包括:①会概括:概括段意、层意;提炼观点;给选文加标题;总结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等。②对文章思路的理解。文体不同,思路考查也不同,如阅读记叙文要对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行文过程能够分析理解,对人物的思想、品行的发展变化进行品析理解。③能够理解上下文前后呼应、紧密相关的内容。包括:词义照应,如就某个词找出与之对应的描…  相似文献   

8.
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先初步感知课内容。而在精读课时,给学生提供的阅读理解题是用Why或how等提问的问题或用单项选择的阅读题,这些题目综合性强,是对课内容的归纳、总结,通过整体理解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纵观这些年各省市的高考题,总是可以看到不少以小小说为体裁的现代文阅读题。这些小小说打破了现代文阅读试题中散文一枝独秀的格局,如一股股清新的空气拂向高考考场。那么,如何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把握要旨,击中命题目标呢?一、标题先入眼,背景记心中都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很好地概括文章的内容或揭示文章的主题,贯穿全文,而且往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阅读古诗文,和古人对话,走进他们的心灵,培养整体感知能力,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多年的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种整体感知的方法:一、从诗文标题入手。有些文章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顺文章的标题之“藤”摸全文内容之“瓜”,自然“手到…  相似文献   

11.
一、以“话题”替代文章的标题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要求“自拟标题”。拟定标题,明确限定写作的内容与方向;拟定标题,往往可以验证作者有无一定的创造性。优秀的作文,作者在确定标题时是慎而又慎的。  相似文献   

12.
学生对回忆性散文没有太多阅读兴趣,因为散文背景和作者情感都带有历史属性,与学生阅读心理和知识储备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要有对接引导意识,让学生理清文本内容、写作线索,梳理、把握作者情感,这样才能形成整体阅读认知。教师要从作者情感错位、心理矛盾等角度,引领学生解读回忆性散文,深度阅读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整体感知就是从整体上体味阅读文章思想主旨的感情基调,辨识阅读文章思想主旨的写作思路,归纳阅读文章思想主旨的写作特点,从而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概括与认识。根据不同文章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方法;要仔细领会标题或注解对文章内容的提示与概括作用;要通过对文章的主要话题或记叙的中心事件来整体认知阅读文章;要抓住表明文章主旨的关键句,抓准并辨明文章主旨;追寻文章思路,综  相似文献   

14.
音乐之伴     
中考散文整体阅读近年来中考散文阅读的题型稳步发展,从命题范围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2.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和准确运用。3.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4.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用的表现手法。5.分析散文所蕴涵的哲理,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6.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以上这些都是散文常见的命题角度,散文题型的发展与创新一般都离不开这些角度,散文阅读的复习离不开这些内容。做散文阅读题,第一步是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即从整体的角度对材料反复扫读、领会,从而达到熟悉材料的目的。第二步再根据出…  相似文献   

15.
文本是一个整体,因而阅读理解及鉴赏等,都要能在整体上加以把握。如何做到整体把握?可先看标题。孙犁这样说:“标题要代表一篇文章的内容,但不是一语道尽文章的内容,它要简单、有力、新鲜,助长文章的情趣。标题是一种艺术。”题好一半文,标题对内容往往有一种提示及涵盖作用,所以阅读中不仅不能忽略标题,还要有标题意识。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与写作,本是语文教学的两面,相辅相成。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因为教材内容编排的限定,教学时间的限制等因素,很多老师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割裂开来,在阅读专题教学中很少甚至不去涉及写作技能的训练;同样,在写作教学中,也抛开了文本阅读的有效引领。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中,文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重点,而对写作技巧的学习借鉴却被忽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与现代散文相比较,中国古代散文更具  相似文献   

17.
高考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给我们的启示,往往被认为只是针对阅读而已;实际上,这些文本,甚至包括针对它们的设题,对我们同学们的写作,也都足很有启发意义的.因为这些被选用为阅读材料的文章,大都是名篇佳作、大家手笔,它们在写作技巧上可以给同学以直接的启示,实在是不可忽视的.高考语文阅读,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气息,下面我们就近几年的高考阅读中涉及行文思路的题进行一下分析和体会,感受一下散文的结构美,为我们以后的写作做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英语高考的阅读题时代信息浓,题材内容新,对学生的词汇量、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有很高要求,阅读理解中表层题(易从章字面寻得答案)比例很小,多数题是深层理解题,如猜测词义、数字计算、归纳段意、选择标题、推断结果、理清事件顺序、透视作观点或章弦外之音。每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难度都在逐步增大,要适应这样的难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学生阅读训  相似文献   

19.
赖云英 《广东教育》2010,(11):37-38
阅读理解中的主旨要义题要求对文章的整体或局部(如段落)进行概括,归纳相关部分的中心大意(main idea),选择标题(title),判断作者的写作目的(purpose)等,旨在考查考生加工与浓缩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要提高文言散文的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文言文阅读重在理解和分析,而无论是词语、句子,还是段落、篇章,其理解和分析,都是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多次反复的过程。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一个很大不同点,在于语言。理解词语、句子,是阅读文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