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之有饥穰」的「世」应作何解赵广成贾谊《论积贮疏》中,“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一句中的“世”,课本没注释,而从教学参考中的翻译“世界有荒年有丰年,这是大自然的(正常)运行,禹和汤都遭遇过这种情况”来看,“世”作“世界”讲。对吗?查《古...  相似文献   

2.
「好」字趣谈四川仁寿县教研室廖建华「好」字之本意,美、善也。「好」字为何是「女」加「子」呢?细析之,甚是有趣,其由有四:其一,「女子性温柔,故女子为好」(引《康熙字典》)。女子天生好打扮,爱美之心胜于男,木兰从军归来也还「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皆...  相似文献   

3.
「三包」常遇哪些「鬼」「三包」常遇哪些「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退的责任。新“三包”规定,无“三包”凭证及有效发票的,不实行“三包”。于是,一些不法经营者为...  相似文献   

4.
对于《史记》鸿门宴中的「斗卮酒」和「生彘肩」,历来解释不一。过去有人认为「斗」字是衍文。李笠说:「《汉书·樊哙传》。「与」下无「斗」字,「斗」盖衍文。上云「赐之卮酒」,下云「卮酒安足辞」,此非泛言可知。」(《史记订补》)也有人认为「生」字有问题。梁玉绳说:「生」字疑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三册《信陵君窃符救赵》:「尚安事客!」课本注释:「还要门客做什么呢?安事,何用。」一些古文选读本对此句的注释也大体与课本相同。如《历代文选》注为:「还要宾客干什么呢?」《古代散文选》注为:「还用门客做什么呢?事,用。」显然,以上注释都将「事」训为「用」。将「事」训为「用」,古籍中未见例证。我倒认为莫若将「事」仍作「侍奉、供养」解。  相似文献   

6.
对一道思考题及其「答案」的思考湖北松滋进修学校王昌元人教版小学实验课本《数学》第六册第144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在钉子板上围图形。通过3个钉子可围几种不同的形状?通过4个钉子可以围几种不同的形状?”图1对这道题,“教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师...  相似文献   

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各种选本,将「辅三秦」释为「以三秦为辅」、「以三秦为辅翼」、「拱卫三秦」、「以三秦为畿辅」等;将「城阙」释为长安。今年第一期《文学遗产》发表丘良任  相似文献   

8.
现行语文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都把《塞翁失马》中的「其父」解释为「他的父亲」,即「善术者的父亲」。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塞翁失马》中的主人公是「塞翁」.综观全文,「其父」在文中出现三次,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中,“做”“干”“搞”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三个动词,它们都具有表达动作和行为的意义,在汉译日的过程中,常常译为日语中的动词「する 」或「やる」.以中国作家莫言小说《蛙》中的例句为例,从中日语言对比的角度,考察现代汉语“做”“干”“搞”对应的日语表达方式,并讨论译为日语动词「する」和「やる」的两种情况,以期通过考察现代汉语“做”“干”“搞”的日语译法,更加准确地掌握日语动词「す为」「やる」的区别与用法.  相似文献   

10.
「三味」真品王树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以来,关于“三味”一词的解释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那么这“三味”一词究竟怎样理解呢?其一1996年6期《中学语文》刊发了万家清写的《三昧与三味》一文,他认为:关于诗书三味,宋李...  相似文献   

11.
《木兰诗》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思」「忆」二字作何解?课后注释曰:「何所思,想的是什么」,「忆,思念」。不难看出课文是将「思、忆」注作「想」。笔者认为「思、忆」当训为「愁」。「何所思」、「何所忆」即「有什么忧愁」或「愁的是什么」。诗的开篇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就透出了木兰愁苦忧思的端倪。这位热爱生活、勤劳纯洁的少女,  相似文献   

12.
「但」是连词,同「但是」一样,常与「虽然」、「尽管」相呼应,表示转折关系。和「但」具有同样语法意义的还有语气副词「却」。《现代汉语词典》说:「却:副词。表示转折.比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三册《论积贮疏》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一句里的「以」字,课本注解为:「以,这里用法较特殊,大致属于助词性质,没有实在意义。」我以为这个「以」字应理解成连词,用法与「而」同。自《经传释词》提出「以」、「而」互训后,各家虚词专著多已援引认可。古文中「以」、「而」互文的例证并非鲜见,尤以骈文中为多。既然「而」可连结状语和中心词(谓语),如「顺风而呼」、「终日而思」、「时时而间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许多都市里都刮风似地出现了“新贵族大酒店”、“新贵族时装城”、“新贵族珠宝馆”之类的“贵族”的店堂和“贵族学校”,连一些县城甚至乡镇的集镇上也挂起了“新贵族舞厅”的醒目招牌。新中国又有了“新贵族”?原本一律平等的中国公  相似文献   

15.
充耳「辨」闻靠船下篙江苏兴化市教研室宫德智〔教例一〕教师教《威尼斯的小艇》时,解释“新月”就是初三、四时的月亮,并且还在黑板上画了“)”图。接着她问:“小艇的船头和船尾向上翘起,像什么?”生答:“像挂在天边的一轮新月。”师立即肯定:“很对!”(其实,...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语文试题是「死」中有「活」,「活」中有「死」,「死」得有理,「活」得有据;「死」「活」相济,相得益彰。例如,多年以来高考没有考默写了,而今年却考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两句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  相似文献   

17.
引导中的「门坎效应」问题学生「入轨」范艳阳刘春生“问题学生”通常指持续存在某些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特征是,学习生活无拘无束,喜欢开“无轨电车”。怎样对这种学生开展教育进行引导呢?我们以为,第一步就是应用最起码的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去规范...  相似文献   

18.
「暖」字应作何解释□山东高青县中心路小学焦明焦红景“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毛泽东同志所作革命史诗《长征》中的诗句,教参将其解释为“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暖的感觉”。激浪拍岸,怎么会有“暖”的感觉呢?这个“暖”字应作何解释呢?因...  相似文献   

19.
「三部曲」,它源于古希腊三部情节联贯的悲剧——《阿伽门农》、《奠酒人》和《报仇神》,总名为《俄瑞斯成斯》。又称「三联剧」。「三部曲」现泛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贯的文学作品。就我国现代文学作品而言,各类体裁的「三部曲」有如下几部。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教材选了《孙子兵法》十三篇之一的《谋攻》熊。《谋攻》一篇中有「百战百胜」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之语。对「百战百胜」一词的解释。《辞源》(2175页)和《辞海》(4627页)均释为:「谓每战必胜。」《汉语成港词黄》(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编)的解释是:「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其实,「百战」是各有所指的,指一百种类型的战斗。即:计战、谋战、间战、步战、选战、骑战、舟战、车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