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想飞的乌龟》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梦想”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教学中,我预设了一个拓展性问题:乌龟掉下来后会想些什么?学生由己及“人”, 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它很难过,有  相似文献   

2.
陈静 《湖南教育》2006,(10):38-38
一开课,我让学生欣赏动物世界中父母关爱儿女的几组镜头,问学生:“你想说点什么?”孩子们有的说:“燕子妈妈把捉到的虫子都给小燕子吃,燕子妈妈很喜欢小燕子。”有的说:“河马爸爸教小河马游泳,河马爸爸也很爱小河马。”有的说:“羊妈妈保护小羊,和大灰狼打架,羊妈妈很爱小羊。”  相似文献   

3.
小学四年级时,老师问我们:“你们有什么梦想?”那时我们都是10岁左右的农村孩子,对“梦想”这个词还很陌生。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什么是梦想。老师又补充了一句:“长大后你们想干什么?”这回大家踊跃起来,有的说想做警察,有的说想做科学家,有的说想做老师。轮到班里一个叫周强的同学,他说:“我想做一个神通广大的农民。”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止住大家的笑声.问他:“你为什么想做一个农民?”周强说:“我看爸爸种地太累了,所以想长大后帮他,让他清闲一些。”老师点点头,  相似文献   

4.
白艳 《早期教育》2006,(2):18-18
孩子们对迎春花的兴趣源于玲玲制作的那朵迎春花,这朵在玲玲手中忽开忽合的迎春花,一下子就把孩子吸引住了。有的说:“玲玲,这是什么花啊?你是怎么制成的啊?”有的说:“玲玲,能让我玩一会儿吗?我想看看它是怎么开的?”有的说:“玲玲,你教我制作一朵好吗?”……(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借以激发孩子的探究欲。)  相似文献   

5.
柠檬王是个脾气好得出奇的国王。他从来不生气,也从来不为什么事发愁。他把自己的水果王国管理得非常好。可是这几天,他实在愁得不得了。天气变得很热很热,很多水果公民都得了重病,有的已经被热死了。“这可怎么办啊?”柠檬王难过地哭了起来。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到了柠檬王的宫殿,对他说:“尊敬的柠檬王,我有一个办法,可以救你的国家,你可以试试看。”柠檬王说:“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办法吗?”小鸟说:“前些天,我飞过一个山区时,看见一个老农民,他从一个冷泉里捉了一只乌龟,把它放在菜橱里。老农民出门后,我飞到菜橱里想和这只…  相似文献   

6.
开学第一天,我问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你喜欢这所学校吗?”她很快回答:“喜欢!”我问:“为什么?”她想了想,说:“因为它很漂亮。”对,它确实很美。来访的客人,甚至在学校工作了多年的老师也常赞叹:“校园真美呀!”  相似文献   

7.
一次,我给班上的孩子们排了一个英语小短剧:“TheRaceBetweenARabbitAndATortoise.”同学们可积极了,有的想当裁判,有的愿扮演小白兔,但是好多同学宁可做群众演员也不愿意扮演乌龟,甚至还编顺口溜嘲笑乌龟:“Tortoise,tortoise爬爬,一脚出门踩滑;Tortoise,tortoise走走,傍晚还在门口。”“同学们,你们难道没有想到应该向乌龟学习点什么吗?比如说沉着,冷静,富有韧性?”我想打破僵局并试图说服他们。“吴老师,龟兔赛跑只是一个骗人的童话!乌龟想赢小白…  相似文献   

8.
会飞的乌龟     
乌龟很想飞,可他没有翅膀。 一天,一只老鹰飞过来。乌龟对他说:“你能给我一对翅膀吗?”老鹰说:“对不起,不能,因为我只有一对翅膀。”老鹰说完就飞走了。过了一会儿,又飞来了一只蜜蜂,乌龟对她说:“你能给我一对翅膀吗?”蜜蜂说:“对不起,不能,因为我只有一对翅膀。”乌龟很难过。  相似文献   

9.
因祸得福     
今天,我在家里做作业时,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我仔细一想,原来,我错误的握笔方法已经改了过来,所以爸爸没有训我。我问爸爸:“您怎么不看我的手了?”爸爸说:“你已经改了握笔的方法,我还看什么。”我很高兴,就问爸爸:“我是怎么改正过来的?”爸爸对我说:“这就叫因祸得福。”我问爸爸什么叫“因福得福”,爸爸说:“由于昨天晚上你练武时,晃了手指,现在还疼,这是‘祸’;今天你写作业时,由于手疼,不知不觉地把过去的握笔方法改正了过来,这是‘福’。所以这就叫做‘因祸得福’。”我心里很高兴,终于弄懂了“因祸得福”这个…  相似文献   

10.
友爱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森林里准备举办动物音乐会。小鹿也去参加音乐会,正当它赶路时,突然脚下有一个东西一绊。它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乌龟,正努力地向前爬行。小鹿问:“乌龟伯伯,您也是去参加音乐会的吗?”“是的,孩子。”乌龟伯伯回答说。“可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像您这样慢慢地爬,等您爬到那里,音乐会都要结束了。”小鹿着急地说。“可我没有像你一样善跑的长腿,怎么能快呢?”乌龟无可奈何地说。小鹿想了想,说:“乌龟伯伯,我驮您去吧!”就这样,小鹿驮着乌龟飞快地跑向音乐会场。当它们到达会场时,音乐会刚刚开始。乌龟高兴地说:“谢谢…  相似文献   

11.
温暖     
一个小男孩收到爷爷送给他的一只小乌龟。小男孩很高兴,他很想和乌龟一起玩,但乌龟初到陌生的环境,一下子就把头和脚缩进了壳里,不肯动弹。小男孩便用棍子捅它,想让它动起来,却一直没有效果。爷爷见此情景,便对小男孩说“:不要这样,我教你一个更好的办法。”爷爷和小男孩把乌龟带进屋内,放在壁炉旁。几分钟后乌龟觉得暖和了,便伸出头和脚,爬了起来。爷爷对小男孩说“:与人相处也是一样。要让别人敞开心扉,付出爱心与关怀,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温暖@佚名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许多动物。大家都嫌乌龟笨手笨脚的,瞧不起它。 一天早上,大家合伙去打猎。乌龟也想跟大家一块去,但没有一个人肯答应它,有的鼻子一哼,有的嘴一翘,有的手一甩,有的眼一瞟,还有的甚至哈哈大笑。乌龟很生气:“不让去就不去呗,顶多少吃顿肉,干嘛这么随便嘲弄人!”  相似文献   

13.
重要的是心境凡夫苏格拉底还是单身,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子里,他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高兴的?”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起,随时都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感情,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都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但他每天仍很快乐。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苏格拉底说:“我有很多书哇。一本书就是一位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我时时刻刻都可以向他们请教,这怎不令人高兴呢?…  相似文献   

14.
《蜗牛》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上这一课时需对蜗牛进行观察,可是蜗牛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想观察它了,它就会从壳里爬出来。上课时学生也发出了感叹:“蜗牛不出来怎么观察呀!”看着他们焦急而无奈的表情,我灵机一动:何不让他们对“怎样让蜗牛出壳”进行探究?于是我就面带微笑对同学们说:“你们不要着急,蜗牛不是不出来吗?那咱们就想办法让它爬出来!怎么样?”“行!,'同学们异口同声。我又抓紧时机说:“现在小组就讨论:用什么方法有可能让蜗牛爬出来?”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到小组讨论中,想出了许多有可能让小蜗牛出壳的方法。有的小组认为:用食物引诱:有的小组认为:把蜗牛放入水中它就有可能出来;有的则认为:用笔尖扎壳背面的小孔它会爬出来;还有的小组竟认为“用力往里吹气它就会出来”;也有认为“用火烤”、“在地上磨它的壳”——想法真可谓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15.
王淑洁 《班主任》2014,(11):27-27
那一年,我接手了一个四年级班。班里有个叫朱欢的孩子,非常聪明,但玩心太重,整天闲不住,真是让我欢喜更让我忧。但有一件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班干部竞选时,朱欢也报名参选组长。我心里一动,想不到平时贪玩的他也想当组长,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我问同组其他学生:“朱欢想当组长,你们觉得怎么样?”大家有的说他总是贪玩,有的说他纪律不好……听到这里,朱欢揪着红领巾一角,不安地看着我。我感受到了他的渴望,于是说道:“朱欢主动竞选组长,他一定是认真的,大家给他一个机会好不好?”学生们想了想,说:“就是嘛,给他一个机会试试,不好再换人。”听到这里,我郑重地宣布朱欢当选组长。他高兴地坐下,身板挺得直直的。  相似文献   

16.
张渊 《内蒙古教育》2002,(10):37-37
一、重视“学会做人”学习新知时,注意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成为思想者、发现者,并为他们创设理想的问题情境。在学习完《我的战友邱少云》之后,我问学生:“对于课中的人物表现,你们有什么感想?”大多数同学都对邱少云赞不绝口,有的说他意志坚强,有的说他有集体观念,有的说他有极强的纪律性,有的说他是一名伟大的战士。这些说法各具见地,我很满意,觉得这堂课有很大的收获。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文中的‘我’也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我和同学们都很惊奇。他接着说:“‘我’和邱少云是战友,我眼睁睁地看着…  相似文献   

17.
《胜不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导入新课时,我先放《龟兔赛跑》的录像,然后提问:兔子失败而乌龟获胜的原因在哪里?兔子和乌龟比赛后,它俩该怎么办?由于学生对这则寓言非常熟悉,同学们的发言非常踊跃。有的说,兔子生性腿长,跑得快,是由于它骄傲而失败的;有的说,乌龟生性腿短,跑得慢,由于它虚心勤奋而胜利;有的说,兔子要改正骄傲的坏毛病,失败不气馁,下次比赛一定会胜利。在讨论中,学生逐步懂得了: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  相似文献   

18.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  相似文献   

19.
每次布置作业,总能听到学生小声嘀咕:“唉,又是写、背。”“又得干一两个小时!”可对于课后练习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一般都自愿完成。想到自愿,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呢?学完《小狮子爱尔莎》一课,我问学生:“学完这一课,你们想做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我一定要找这本书看一看。”有的说:“我养过小猫,我想把养猫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一位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说:“我想把课文中感人的句子摘抄下来,写作文时用得着。”两个同桌的调皮孩子迫不及待地说:“我们悄悄商量过了,下课找几…  相似文献   

20.
胡祥明 《师道》2005,(8):23-23
今天的语教学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知识。”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能力。”我想说:“我们该教给学生学习语的心境,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