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回忆我四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我感到最值得一提的有三个课例——《跳水》《田忌赛马》和《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它们生动而集中地体现了我在语文教学上的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2.
刘虹 《湖北教育》2007,(11):43-44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语文教育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需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语文教学。因此,在仔细研读、学习了《课程标准》后,我对于语文低年段教学有了如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语文教育纵深发展,培养和推出一线语文教学教研名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研究会,协同国内影响深远的五家语文教学期刊——《语文世界》《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读写月报》和《语文月刊》杂志社,在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语文读本》,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同时,它更是高中语文重要的教学资源。长期以来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语文读本》不同程度的被忽视了,或束之高阁.或视而不见,或形同虚设,《语文读本》被摆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课时紧张、教学负担、升学压力等等。但这些都不足以说明问题.最关键、最根本的,是对《语文读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认识不足.导致了《语文读本》在使用问题上的普遍“虚化”。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似走进了死胡同,人们颇多非议,圈内圈外口诛笔伐,颇有些“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的味道。不错,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就教学而言,教学方法陈旧,高耗低效,教学紧跟高考,脱离生活,培养的学生除了高考,在生活中的语文能力很差;就学生而言,突出表现在高中毕业生字写不好,话说不好,写作能力低,文学素养差。据有关人士统计,不少高中生到毕业时连《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名著都没看过,连写个便条都是错别字连篇。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说“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他说:“10多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这些事实确实令我们这些中学语文教师深思。  相似文献   

6.
陈思 《现代语文》2009,(4):8-10
彭小明是我国一名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专家。20世纪80年代初,彭小明大学毕业,先后在浙江省云和伏布农林中学、云和中学、丽水学院和温州大学任教,并长期从事《语文》和《语文教学法》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对语文教学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撰写了80余篇教育研究论文,先后在《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中学语文教学》《现代语文》等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7.
丁磊 《成才之路》2010,(25):35-35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散文的教学最富美感,诸如,《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等优秀篇目,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于是我常想:语文教学能否就像散文教学一样?经过实践我认为:成功的语文教学就应该像一篇散文,语文教学就要走散文化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走进新课程》认为“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又说“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就是问题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可见,语文教学也应该是对话教学。据此,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问题教学和对话教学的有机统一。对话是桥梁,问题是大河。以对话串联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表达能力;以问题展开对话,拓展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传统的被动、单向接受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文审美化教学,也可称作语文艺术化教学,是一种经过美学加工的语文教学。“语文审美化教学过程,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理想,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审美教学媒介,引导学生认识语言世界,建构和完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第202页)这个过程是在完成  相似文献   

10.
我的古诗教学《寻隐者不遇》(人教版九义教材《语文》第八册修订版)制定的教学目标,作了大胆设想:———教学的起点延后。一般的古诗教学,无论用什么方法,是以“理解这首古诗”为终点;我的教学设计,以“已经理解这首古诗”为教学的起点。———教学的终极目标,着眼于引导学生感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这一教学目标制定的理论根据是:第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2007,(9):4-6
田本娜:女,生于1928年,天津市人。1952年毕业于原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教育科学及小学语文教学论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我与小学语文教学》,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和《小学教育学》,参加编写的著作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大词典》《外国教育家评传》《小学教学百科全书·语文卷》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钟国榜 《教育艺术》2006,(10):62-62,30
一、语文教学的功能 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训练.是叶圣陶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倡导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以前语感教学一直不被人重视.《新课程标准》的问世,为语文教学园地吹来了一股凉爽的风,《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袁珞老师教学《惊弓之鸟》是在1980年,刘颖老师教学《惊弓之鸟》是在1993年,王燕骅老师设计的《惊弓之鸟》是2006年,前后相隔20多年;由于年代不同,教学理念、教师的水平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都在发展变化。从教师来看,袁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前辈,她教学《惊弓之鸟》时,已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刘颖老师当时是教学一线的青年优秀教师;王燕骅老师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有新的教学理念,是一位善于教学创新的语文教师,三位教师的教学经验、文化素养、教学风格各不相同。因此,三个《惊弓之鸟》的教例各具特色。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其共同之处,可以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让我们从这三个《惊弓之鸟》教学的同、异之中,欣赏和学习她们的语文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纠正了过去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失误,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这个新课程改革的“纲”,没有正确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又走进了一些新的误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效果。  相似文献   

15.
[情景描述]新编《语文读本》(第四册)节选了金庸的《天龙八部》下面是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在我国现时通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的小说作品作为精读、精讲篇目占有较大比重。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中共选人鲁迅小说11篇:《故乡》《社戏》《祝福》《药》《一件小事》《风波》《孔乙己》《狂人日记》《非攻》《铸剑》《阿Q正传》等。可以说,古今中外所有的作家,没有谁能够像鲁迅这样在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领域如此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钗头风》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词名篇,真实记载了作者的爱情悲剧。语文教学可以有种种教学方法,笔者以为,《钗头风》最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对比教学法。对比教学的内容有:一是将《钗头凤》和《孔雀东南飞》进行比较讲述知识背景,我们会发现封建社会惊人相似的爱情悲剧模式;二是将陆游词和唐琬词比较讲述课文内容,我们能破解悲剧恋情中男女投入感情的最后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语文教育向纵深发展,培养和推出一线语文教研名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研究会,协同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五家语文教学期刊——《语文世界》杂志社、《语文学习》编辑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读写月报》杂志社及《语文月刊》杂志社,  相似文献   

19.
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字是最基本的单位,一直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都遵循“字词句段篇”的教学顺序,字的基础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我国传统的蒙学教材,《三》《百》《千》流传最久最广,影响最为深远,使用价值也最高。直到今天,人们一直在研究识字教学的策略和规律,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对处于幼儿时期和童年时期的识字者的心理特征有了更多的了解,掌握了这些,识字教学可以依靠科学依据获得更好的效果。本文也将据此浅析传统蒙学瓣耕《:》《百》《千b.  相似文献   

20.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法”的教育,这是语文学科教学原则的要求,即思想教育和语文教育相统一的原则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道”的教育,而对“法”的教育则不太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不仅仅对学生进行“道”的教育,而且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法”的教育。这里举几个教学中的例子。笔者讲解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时,就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进行讲解,尤其是联系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的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