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则的5条新突破,探讨了我国最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异同,并针对新准则未明确的存货、长短期投资等项目的减值准备能否冲回的问题提出若干相关思考,认为: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转变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加强中介结构的审计作用,健全、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相似文献   

2.
朱俊 《培训与研究》2007,24(6):62-63
现行资产减值准备规定对于遏制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行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仅给企业留下了利润操纵空间,而且给所得税计算和企业审计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1 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1.1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五条规定,具体应计提的减值准备有存货跌价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生物资产跌价或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交易性证券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建造合同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出租人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未探明矿区权益减值准备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准则及计提减值的规定,资产减值主要包括存货减值、金融减值和其他非流动资产减值等内容以及对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5.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但在计提过程中,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上市公司频繁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原因,提出了有效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0年底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从而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了重大突破.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对滥用谨慎原则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予以限制.对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披露更加充分,但是.资产减值会计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有些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进行利润操纵,资产减值确认标准混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可选择性较强,滥用会计估计多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因此,针对我国现有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不足.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真正解决企业高估资产操纵利润等会计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戴连汉 《文教资料》2006,(10):216-217
我国新会计制度中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由原来的四项扩大到八项,新增了固定资产、委托贷款、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四项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无论对企业自身发展还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相关的制度规定并不完善,企业利用新制度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非常严重,本文拟从现阶段资产减值准备的存在的问题出发,来探讨资产减值准备的有关问题,以期对完善资产减值准备相关政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浅析资产减值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巢湖学院学报》2004,6(3):128-131
资产减值是指在谨慎性原则下,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新<企业合计制度>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资产期末计价的模式和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的使用及处理等方面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统一计量模式,规范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使用及处置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资产减值和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准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在定义资产减值的基础上,对资产减值进行了分类,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探讨,并回顾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演变,着重对新会计制度中的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的会计核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资产减值准备看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资产减值准备的角度探讨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在理论上虽然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在实践中增加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变数,并具体列举了部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操作方法,且对此提出规范资产减值准备操作的措施,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