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各种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的旋律自由洒脱;歌声悲壮豪迈、慷慨低回,却又很优美和动听;歌词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情感朴实、爱憎分明,能够使人亢备,是充满哲理、能雅俗共赏的词句与诗歌.它记录着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故事和土家族的发展历程,再现着土家族的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民间游戏作为土家族民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土家族的长期历史演变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其独特的内容丰富了土家族的民间文化。本文对土家族民间游戏进行了分类,即分为土家族身体活动游戏、土家族巧用器具游戏、土家族智力游戏,并简要探讨了土家族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武苗 《科教文汇》2008,(27):256-256
在色彩斑澜的湘鄂土家族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土家族的服饰文化,其工艺之精湛,文化内涵之深刻,令人赞叹不已。本文从湘鄂土家服饰歌入手,分析了湘鄂土家族服饰的发展历史,简单探讨了湘鄂土家族服饰的发展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2000多年以前,他们就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文化,古老的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5.
徐永霞 《科教文汇》2012,(26):67-68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地处鄂西南,是一座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宝库,在其大量的民间故事中树立了许多勇敢坚强的土家族女性形象,本文试图总结分析故事中土家族女性形象,这对确立土家族女性在历史上的形象地位和发扬土家族妇女的优秀传统美德,以及推动五峰土家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浅析恩施地区吊脚楼的艺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吊脚楼是一种古老的居住形式,至今仍然广泛存在于我国湘鄂黔川交界区域。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以鄂西土家族的吊脚楼最为特色,它不仅保留了少数民族的风貌,虽历经发展与演变,却不曾消失,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首先从历史考证的角度分析恩施吊脚楼的起源与演变,分析建筑形式及空间的影响;并分析了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的普遍特征;最后,文化的传承性决定了在展望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的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其的保护,也只有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展现吊脚楼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7.
范本祁 《内江科技》2010,31(6):148-149
土家摆手舞被称为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是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摆手舞项目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研究意在推动摆手舞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地区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其区域经济通过多年的规划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各种区域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是国内外形势的需要,也是土家族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土家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综合土家族发展特色经济的有利条件,分析得出土家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对策,利用地区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龙头,特色产业为支柱,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土家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贵州沿河县土家族高腔山歌是受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沿河土家族高腔山歌日益呈现边缘化的趋势,如何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与传承,赋予土家族高腔山歌新的生命力,是目前我们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沿河土家族高腔山歌的主要类型、演唱特点及演唱形式作了简略阐述;就发展现状、保护与传承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覃莉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2):145-146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特有的织造工艺,其纹饰和色彩瑰丽,制作繁复而精细。试图从新的观念:符号学、图像学等方面研究土家族织锦这一民间文化现象.并指出作为文化承载物的土家织锦在社会教化、民族历史、色彩心理、纹饰形成等诸多深层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百年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在过去一百多年历史进程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几十年社会发展方向的瞻望和期待。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在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中承担着历史赋予的考验,并力图汲取西方社会中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因素,进而结合中国的国情,在共时态和历时态的视域下重新确定自己的历史方位。经过百余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的选择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考察这一道路的发展历程,能够促使人们不断通过反思来把握历史的规律,进而推动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根本表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决定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图书馆有责任也有义务利用特色资源向基层乡村提供信息服务。土家族口述史料是土家族乡村文化生活的真实记录,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是传承土家族濒危口传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系统梳理了土家族口述史料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提出了对土家族口述史料进行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以期助力土家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屈卫东 《科教文汇》2008,(17):135-136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根本表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决定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朱筱新 《百科知识》2012,(11):54-55
正男女成婚,组成新的家庭,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中国古代社会,婚礼作为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五礼"中的"嘉礼",有一套特定的程序和仪式。在后来的历史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婚礼又形成一些习俗,并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黎野 《中国科技纵横》2010,(5):240-240,162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物质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光辉成果。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从党性高度强调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物质利益思想,内在地回答了实现人民物质利益的标志和根本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介绍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及其在音乐结构、歌唱形式、旋律结构、歌词内容和强调特点等方面的技术特征,展示了湘西土家族哭嫁歌音乐别具一格的魅力,有助于了解土家族的语言和文化传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从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推出了一批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典型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最能体现各个时代的特征和精神风貌。正是这样一批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优秀典型,站在各项事业、改革的前列,带动人民群众顺应时代潮流,弘扬了正气,推动了党的事业的不断发展。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做好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世界人民历史演变和精神生活的遗产,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发展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在历史的发展以及同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本文通过对高职学院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的不足之处进行加强学习,完善现有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文化形成较晚,但发展很快,尤其是俄罗斯人民的语言文化。历史表明,俄罗斯人民较高的文化修养与他们很早就重视俄语修辞学研究有关。在俄语修辞学研究的过程中存在四个阶段,即模拟、自创、建立和发展。俄语修辞学的研究与时代的需要密切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