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智慧 《新闻爱好者》2005,(11):33-33
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它的“真实性”,它必须反映真人真事.而这一点必须和“纪实性”区别开来。纪实并不等于真实,钟大年教授认为“纪实是一种美学风格”。是“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笔对此是认可的。自我国纪录片纪宴风格出现并成强势以来,纪录片从主题先行的宣数模式叉走向了另一种单一化取向.纪实用得过滥,甚至走向了自然主义的误区。正因为如此,我们并不提倡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在于纪实.而认为纪录片的灵魂在于记录真实。新闻纪录片以新闻事件和人物作为自身创作的基础.还讲究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纪实影像以其独特的摄影方式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纪实影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媒介技术为纪实影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了纪实影像的表现方式,成为纪实影像革新的重要工具.由常秀芹所著的《从摄影到电影——纪实影像的历程》一书立足纪实摄影与纪录片这两个纪实影像文本,追溯纪实影像的发展历程,概述纪实影像的基本内涵,探究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分析纪实影像在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群像表达与美学特征,探求纪实影像的美学特点,预测纪实影像的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3.
吴志海 《新闻传播》2010,(8):107-107
近年来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以计算机动画虚拟影像为标志的纪录片,这种数字艺术所具有的抛开影视艺术的摄影本体的虚拟现实或创真现实的特点,对纪录片纪实美学的真实性原则提出了挑战。当数字技术生成的影像闯入纪录片时,必然带来对纪录片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颉宇星 《今传媒》2013,(11):92-94
纪录片以其纪实属性所固有的穿透力、震撼力,受到观众的欢迎。成功的纪录片是真实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艺术则是使这一生命变得有血有肉、多姿多彩的“营养液”。我们从艺术视角对纪录片《唤醒绿色虎》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本片通过令人震撼的影像,出类拔萃的解说词以及对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个人故事的娴熟运用,捕捉到了中国民间环境运动的精髓,为世界了解中国正在蓬勃兴起的公民环保运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同时,从该片我们得到了如下几点启示:一部好的纪录片,首先要有较高的立意,能够反映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其次,要注重结构设计;最后,要整合好叙事风格、画面语言、解说词撰写等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5.
杨淑君 《视听》2023,(3):78-81
城市美食纪录片致力于为城市打造自己专属的美食文化名片,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让越来越多的观众了解当地的美食,从而对城市形象进行构建与宣传。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以全新的叙事视角带领观众领略贵阳的美食文化和复杂风味,通过板块式的叙事结构、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多样化的叙事语言等表现手法,不仅使人们深入了解贵阳当地的饮食习惯和风俗,还为探索“寻味”系列美食纪录片的多元化叙事研究提供了有益参照,开拓了更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在现阶段的电视纪实作品中,电视纪录片可以称得上是比较突出的一种记录形式,在拍摄时会通过纪实的视角和手法来对某一特定的事物进行探索和记录,相较于众多的电视艺术表现形式,电视纪录片更为真实,这也是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点。随着观众对于美学认识的提高,纪录片也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关注。因此,电视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比较明确,需要更加亲民,不论从创作形式还是剪辑手法都需要更加平民化,本文将有针对性的探讨如何实现电视纪录片的平民化创作。  相似文献   

7.
刘艳 《传媒》2015,(2):79-80
动画纪录片是动画片与纪录片相融合的产物.判定纪录片真实性的标准是事物的存在性;纪实是影视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段,与真实无必然关系;纪录片属性的保证在于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继承了传统纪录片的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具有非影像化的真实题材, “虚影像、实声音”的创作特点.文章认为动画纪录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冯运生 《东南传播》2023,(10):138-140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纪录片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原题材纪录片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主体性等叙事方面呈现出一些集体特征及变化,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叙事结构缺少变化,叙事视角多采用全知视角少主观视角,拍摄对象及观众的主体性不强,创作思路较为传统等。可以从有效利用故事化叙事,创新组合叙事结构,丰富叙事视角;重视纪录片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各方主动性;采用“内容众筹”的互联网思维,充分调动民间创作力量三个方面发展和完善中原题材纪录片。  相似文献   

9.
法国的巴赞曾经说过,人类几千年来有一种“木乃伊情节”,希望通过保存影像来保存生命和人们的精神存在。纪实语言,是纪录片中影像文化的承载基础和表达元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纪实语言在纪录片中不同程度和方式的运用处理变化,来对纪录片的类别和走向进行一个粗浅的归类和判别。不同的纪录片对纪实语言的运用手法和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把它分为三类:表现、表述、表达。  相似文献   

10.
4G网络时代来临,人们的观影习惯和审美发生改变,传统纪录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献纪录片正在不断尝试“年轻态”的表达,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文章结合国内近期较为突出的几部纪录片,从文献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视听语言的美学嬗变、叙事策略革新三方面,浅析新媒体语境下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吴姗  裴申燕 《视听界》2005,(3):56-58
法国的巴赟曾经说过,人类几千年来有一种“木乃伊情节”,希望通过保存影像来保存生命和人们的精神存在。纪实语言,是纪录片中影像化的承载基础和表达元素。本试图通过分析纪实语言在纪录片中不同程度和方式的运用处理变化,来对纪录片的类别和走向进行一个粗浅的归类和判别。不同的纪录片对纪实语言的运用手法和程度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2.
赵雪倩 《今传媒》2023,(10):33-36
本文基于“自我讲述”与“他者视域”融合视角,从纪录片多模态话语出发,揭示了“他我融合”第三视角在主题呈现、话语互动和社会传播三维向度的叙事话语策略,提出了纪录片的跨文化叙事可以通过文本和影像的巧妙叠加、隐转喻诠释与互文重构等策略,以提升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效果,旨在为我国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纪实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 ,1 991年出现的《望长城》是一个现代标志。它对电视界的震动是巨大的———“这一声呐喊给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带来勃勃生机 ,使其向现代纪录片的品味大大地跨进了一步”① 。它一扫我国电视纪录片过去画面加解说、“随心所欲”和“全知全能”的作风 ,开始用镜头说话 ,开始了纪实手法的成功运用。人们称这是纪实美的回归。此后 ,崇尚纪实风格 ,崇尚纪实手法 ,逐渐成为整个纪录片创作的追求和特征。由于纪录片的推动 ,纪实手法也越来越受到了其它的电视节目的青睐。大量的同期声、跟拍、长镜头等的运用 ,纪实手法几乎…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中国电视形态开始逐渐挣脱传统意识形态说教的桎梏,其主要表现形式便是一次旷日持久的纪录片运动。这一纪实运动的生命可以说就是对“真实”的追求。《生活空间》《新闻调查》(中央台),《纪录片编辑室》(上海台),《生活》《纪录》(浙江台)等栏目推出的纪录片作品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手法、全新的理念吸引了广大的电视观众。看惯电视专题片连篇累牍的宣传与说教的中国观众,被电视纪录片的朴素纪实手法所震撼。  相似文献   

15.
李政 《青年记者》2017,(20):76-77
纪录片是一种与电影相伴而生的影像叙事文本,也是一种影像建构的历史话语.①综观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故事化”是其经久不衰的呈现技巧之一.从学理层面讲,“讲故事”属于叙事学的范畴,其本源来自于对神话及民间传说的研究.按照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的观点,叙事包含三个层次的概念:叙事话语、故事和叙述行为,在叙事文本和想象世界之间存在着“顺序”“时间”和“视角”三种关系.②叙事者采取何种视角、使用何种语法规则,以及如何呈现事实来建构故事,直接关系到叙事客观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重要的时代命题,纪录片《大国基石》以艺术方式作出了回应。在主题呈现方面,该片对守正创新、刚健有为、天人合一等中华美学精神的观念生成予以整体观照;在叙事策略方面,以托物言志、虚实相生、以小见大等手法探索中华美学精神的影像化呈现路径;在话语建构方面,辩证阐释中华美学精神与“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之间的“相生关系”,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以美导真、以美导善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7.
罗锋 《新闻大学》2012,(2):86-93
本文借用穆尔维的观看理论视角对独立纪录片的伦理准则进行探讨,对关于独立纪录片偏重于底层苦难叙事及参与国际电影节的泛道德主义批评倾向进行反思,并尝试着在影像美学和纪录片的伦理诉求之间寻求一条平衡路径.  相似文献   

18.
民间业余影像的成长与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阎安 《新闻大学》2002,(4):26-29
新世纪的影像空间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革命性的改变,一个崭新的影像版图随着2002年一系列不约而同的媒体事件集中展现在我们面前:从2月开始,由上海东方电视台和ABC公司联合制作的《索尼家庭滑稽录像》通过全国20多家电视台正式播出;中国第一个纪实频道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开始面向全社会征集“新生代纪录片大奖赛”的参赛作品;7月中旬,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推出了“我眼中的变化”农民自拍活动;而凤凰卫视中文台从年初即开始举办面向全球华人的《“DV新世代”中华  相似文献   

19.
西方纪实美学理论重要的代表人物尼科尔斯,以四十多年来的学术成果在开创当代纪录片理论研究上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围绕他一脉而成的声音真义、分类界定和伦理关系等纪实美学理论思考,国内外学者相继争鸣,形成了系列学术热点。基于文本分析、国内外片例观摩、理论逻辑推理,在“亲而有间”“变与不变”“和而不同”的中西方纪实美学声音建构再思考中,本文探讨了“声音既是内容又是形式”、类型“框架”选择、伦理关系权衡下的视听组织几项内容,论证了纪实美学创作中同期声纪实性和录制者守约纪实精神的核心地位,分析了纪实美学理论发展、类型和视听突围与时代进展的关联性,强调了纪实美学在当代创作中使用写实和写意视听手法时应更注重声音的表现性,依托于声音纪实性材料和真实性材料做呈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电视纪录片在目前电视银屏上,已呈兴旺、繁荣之势。创作们以一种审美的视角和理性的目光观察生活,许多具有思维品格和审美价值的纪录片不断推出。如《英与白》、《舟舟的世界》、《幼儿园》等。这些精品不仅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好评,而且,有的已经走向世界,赢得了崇高荣誉,引起了巨大反响。这表明我国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水准日臻提升并走向成熟。社会的新变革、化的新格局,决定了当前电视化的审美趋势,而最能体现电视纪实美学思想的是电视纪录片。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以真实自然、贴近生活、没有说教的纪实手法,使观众在观赏当中感到一种主观诠释客观,朴素反映本质的美即纪实美,这种纪实美是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