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而爱国主义是其核心内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成长需要五四精神的滋养,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开展需要五四精神做纽带,新时代中国青年担负的历史使命需要五四精神做支撑。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弘扬五四精神,应“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担当时代重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肩负起历史使命;练就过硬本领,勇于砥砺奋斗;锤炼品德修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刘亚 《知识文库》2023,(11):148-151
<正>五四运动距今已有百年历史,虽然已经成为记忆,但是五四精神依然展现出永恒的魅力和无尽的价值,并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孕育出爱国主义奋斗精神内涵。基于此,本文在分别阐述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出五四精神的当代传承及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深入探究五四精神传承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策略。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同样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时代新人,推动社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战斗中所孕育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伟大抗疫精神对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蕴,不仅丰富了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容,坚定了青年大学生的"四个自信",还强化了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认同教育,创新了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青年学生普遍的走上街头提出各种各样的政治口号,这些现象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是国家政治局面混乱,社会不稳定等矛盾等得不到排解积累而致,同时,也与青年学生自身的精神追求和利益处境密切想关。  相似文献   

5.
五四精神在五四运动中孕育而生,其核心要义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新时代,五四精神依然焕发时代光辉,依然葆有青春活力。以五四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进而引领青年高举伟大旗帜、督促青年练就过硬本领、激励青年投身祖国建设,使得新时代青年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统一过程中、在理论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中、在思想境界真正升华的过程中,成长成为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已过去80年了,但它的精神,仍然焕发出时代的光彩,对我们当代大学生仍富有启发和激励意义。一、自强与自立自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之一。“五四”青年弘扬了这一传统,具体表现有三:第一,自主。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青年应该是“自主...  相似文献   

7.
政治观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五四精神视角下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观涵盖政治情怀、政治参与、政治信仰和政治智慧四个主要元素。在强化政治建设的关键阶段,培塑大学生的政治观至关重要。要以五四精神涵养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情怀,拓展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形塑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8.
似流星划破夜空,射出烨烨光华;似火炬穿透黑夜,喷出熊熊火焰。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为反对北洋军阀政府代表在卖国条约上签字,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率先点燃了反帝爱国的火焰,发动了彪炳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从此成为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青年的一面旗帜。时间已经过去85年了。85年,“弹指一挥间”,历史的车轮在泥泞的土路上辗过,留下了长长的深深的辙痕。“五四”改造了那个时代的人,重塑了他们卑弱的国民性。作为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他首先敲开了通向外界思想的大门,使得时代的思想改头换面。而今天,人文逐渐式微,五四精神业已失…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精神追求,认为当前大学德育要密切关注“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指出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形成共识,理解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对学校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影响;要努力形成一种关心“国家大事”、为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难题而“求解”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以“社会需要促学习”的学习理念;要为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创造条件,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锻炼才干,培养起担当社会生活重任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民族造就脊梁。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史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场运动中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进入新时代,五四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在五四精神的引领下增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意识,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促使青年在新时代背景下绽放自己的力量,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1.
《邢台学院学报》2019,(2):61-64
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作为"五四运动"的精神遗产,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所体现出的彻底地不妥协地精神、忧国忧民的青年精神、团结一致的斗争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鼓励当代青年担当起历史重任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百年前,我国处在内忧外患之中,革命先驱以崇高的爱国情怀发动了五四运动,孕育了五四精神。五四精神主要内容包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通过阐述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融入路径,从入学教育、学生干部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综合测评和评优评奖等方面,将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分类引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及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南通职业大学团委贯彻团中央关于推进分类引导工作的精神,针对高职学生这一青年类型的特点,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发扬典型宣传的示范作用,采用新兴媒体全面探索引导青年的方法。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一套较为完整的引导体系已逐步形成,为新时期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传承“五四精神”的重要方式,然后从社会公益活动、特色支教活动、服务社区乡村活动、服务中老年活动四个方面阐述了“浙工贸”学生志愿活动的种类,最后以“浙工贸”学生志愿活动为例,论述了“五四精神”之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今年,对于中国的青年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且令人激奋的年份。在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的时刻,北大青年同中国广大青年一起以昂扬的热情和务实的行动,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团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举“五四”火炬,发扬爱国传统,永远跟党走,勇于承担祖国和人民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83年前,由北京大学的青年学生组织发起的“五四”爱国运动,不仅以前所末有的姿态举起了民族救亡的旗帜,开创了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的新纪元;而且,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运动所凝聚的“五四”精神,时时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为探索  相似文献   

16.
吴亚东 《学周刊C版》2019,(25):192-192
五四精神包含着爱国、进步、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对于思想多元化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本文简述了五四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出五四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启示,以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五四青年节,五四运动的主体是青年学生,五四青年节的设立也饱含了国家对我们新时代青年的重视和殷切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共青团以及各高校等在每年的五四青年节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8.
王延光 《生活教育》2014,(5):98-100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为实现中国梦汇聚了强大的青年正能量。如何切实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更有效地适应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从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出发,全面探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项目化运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通过对项目化的实施模式和内部机制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的运作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伟大五四精神的教育,可以充分加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追求真理、追求进步、勇于突破精神、民主创新精神以及永久奋斗精神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主流力量和未来,本文就五四精神的重要内涵以及五四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究五四精神的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前,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进步青年从此真正走上了自觉、自新、自强的道路。由五四运动而产生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已成为青年运动和青年成长的方向。在五四精神的指引和激励下,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前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奉献着青春、智慧和力量。今天,祖国正处在一个大气磅礴的改革年代,处在一个千年更替的交汇点上。然而,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五四精神的内涵依然未变,五四精神永远没有失去它对时代的指导意义。八十年前的五四运动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