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坛经>关注人生,肯定人生价值.其主要内容为:人是本源,凡夫即佛,众生平等的人的本质论;自修自度,修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人生价值观.<坛经>的人生价值论是对传统佛教的革新,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慧能顿悟成佛思想通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修证方式上来理解慧能的顿悟成佛, 认为修行其顿教法门, 关键是自性自力———开悟证道关乎人最内在的本质。顿悟即是自识本心, 直了成佛, 强调见性的整体性。顿教修行还与人的根智有关,它宜于上根大智之人,这应是慧能门下龙象众多、宗师辈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六祖坛经》是佛教中国化最高成就的集中体现,它的修行观对修行和个人修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其"顿悟见性"的修行观对《六祖坛经》修行的目标、修行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坛经》是中国禅宗重要典籍之一。它以“即心即佛”、“无念为宗”、“顿悟成佛”为核心命题,建构起一个由佛性论、境界论、开悟论组成的完备的禅美学体系。其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和对人的自由解放之路的探索,至今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风幡论”乃禅宗史上著名的公案之一,唐代禅宗文献的六祖传记部分大抵都有记载。有关“风幡论”的记载最早见于《光孝寺瘗发塔记》,之后《历代法宝记》和《曹溪大师传》对其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唐代以后的禅宗文献中有关“风幡论”的记载均来源于《历代法宝记》与《曹溪大师传》。故对“风幡论”的由来试作窥寻,将有助于探寻六祖惠能“见性”思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6.
认知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基础,为二语习得提供坚实的心理学理论依据。该文围绕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从发酵理论、顿悟论和认知理论等方面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理论进行简要述评,探索从“语言学习”到“语言习得”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7.
韩少功是一个有大慈悲心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受欺压者寄予深切的同情,对人性的黑暗有着深刻的洞悉.他认为文学不能改变人性,不能承载沉重的社会使命.他在小说《女女女》中表达了他的人生信仰和社会理想.其小说《女女女》中蕴含有佛教的缘起性空论、因果报应说、顿悟见性、即心即佛等思想.与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和章太炎等社会改革家、政治家一样,韩少功企图将佛教思想作为解决中国人性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想武器.他希望通过佛教“治心”,通过“治心”以达“治世”.  相似文献   

8.
内隐社会认知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内隐社会认知作为一个崭新的心理学构想,旨在揭示无意识成分参与了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它是无意识思想、认知理论和社会心理研究日渐整合、凝聚的结果。内隐社会认知的提出对丰富和发展社会心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赤松和尚是清初贵州佛教思想史上的一位著名禅师 ,他一生寻师访道 ,参禅见性 ,是临济禅宗佛教正宗第 33代传人。他作为贵阳黔灵山弘福寺的第一代开山 ,创办禅宗道场 ,陪养佛门弟子 ,法流蕃衍 ,遍于黔中 ,饮誉西南。其禅学思想 ,在宇宙观上 ,以“真如缘起”的佛性论为基础 ;在认识方法论上 ,以棒喝、机锋以及“三玄三要”和“牧牛十颂”为门庭设施 ;在解脱论上 ,以自性清净和禅净合一为依归  相似文献   

10.
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理论在分析表现主义绘画《呐喊》的视觉意象有三个明显的合理性,即视觉思维直接源于感知的探索性;运用《呐喊》的视觉意象进行灵活操作的想象性;由画面的视觉意象产生的顿悟,唤醒主体的“无意识心理”,意会画面的深层表达,转化为现实和有效的知识的创作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心智阅读论"开始由"心理理论"这一种进路转向了包括"具身模仿"在内的两种进路,前者强调语意层面有意识的心理模仿,而后者则侧重非理论性的无意识模仿。这两种进路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心智阅读的机制,本文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云笈七籖》是道家最大的一部类书,保存了《大宋天宫宝藏》的菁华,素有"小道藏"、"道教小百科"之美称。《云笈七籖》对宇宙的生成和演化进行了颇为系统和详实的思考,形成了富有创建的宇宙源起演化学说。《云笈七籖》中论述宇宙演化理论最为集中的当属卷二,特别是《太上老君开天经》,该作提出了宇宙生成的两个过程:一是宇宙未生之前的"混沌"状态,二是宇宙世界生成后的继续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3.
酝酿是问题解决中的一种心理现象。研究酝酿的心理机制和酝酿效应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人们有效利用该策略来解决复杂问题。目前对酝酿效应机制的解释主要有三种:一是对错误线索的遗忘,二是思维定势的改变,三是无意识心理加工。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倾向于第三种解释。无意识心理加工理论模型认为酝酿中信息加工主要包括意向符号的形成、相互作用以及转换为稳定意识信息三个阶段;基于实验的无意识思维理论认为当人们的意识思维从当前任务离开时,无意识思维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交往中的建构”是教学活动的生成机理。它彰显了教学活动的实践本性与文化品性,诠释了教学活动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凸显了教学活动的交往形式,揭示了教学活动的生成本质。从这一生成机理诊断我国大学教学活动,现实样态是一种不自觉状态下的“交往中的建构”。大学教学改革的理性选择应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交往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临济义玄(?-867)继承了马祖道一、黄檗希运的思想,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念心清净即是佛”、“无事是贵人”以及“无位真人”等命题,把马祖道一的“人”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把现实的自由人推崇到“佛”的地位,并指出了实现这种理想人格的契机和关键所在,其价值在于对于人的内在个性和外在行为的充分尊重,挖掘生命本真的“人”。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当加强对和谐思维方式的研究和应用,但首先要正确揭示“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的关系.不能把“和谐思维“与“辩证思维“对立起来;与“和谐思维“相对应的应当是“对立思维“、“斗争哲学“;但“对立思维“与“和谐思维“的对立并不简单地表现在“重视斗争“还是“重视同一“这个层面上,和谐思维决不是“和谐为主,斗争为辅“;对和谐思维的本质和特征,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以仁自觉带有郁达夫的色彩,虽列文学研究会的门下,实属于"郁达夫族群"的一员."郁达夫族群"的主体心理建构是他们心灵深处的自卑,由自卑而导致他们情感领域中的隔绝和孤独,自卑和孤独所致的的心理紧张又催逼他们焦灼呼唤着理解.在这感情的内煎和外化过程中凸现出他们的独特的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18.
“佛典翻译文学”是研究外未文化对中国文学史影响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南北朝时期三种佚经——康法邃十卷《譬喻经》、失译十卷《譬喻经》和失译十卷《杂譬喻经》——的钩沉、流传和特征等问题的剖析,可以透视中国“佛典翻译文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十分流行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说实出于翻译上的一个错误。在新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这句话被改译为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然改译后的这句话仍不能成立,因为这句话只反映了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它同成熟时期马克思对哲学的见解是大相径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