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传播的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延伸,它赋予文化价值创造普遍的人类化形态,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造。传递社会主流文化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价值,符合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根本区别。职业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则主要是出于进行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传播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文化传播的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延伸,赋予文化价值创造普遍的人类化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造。传递社会主流文化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价值,符合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因为外来文化的输入而引起教育大发展的主要时期是清末民初。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优越感随着留学人员的回归流入我国,与中国文化发生深刻碰撞,催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  相似文献   

3.
主流文化主导大学校园核心价值取向,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非主流文化却始终客观存在,并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持续影响。因此,社会转型期要增强主流文化的价值引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当前非主流文化存在社会化、功利化、享乐化、平面化和另类化倾向。所以如此,社会不良思潮是其"导火索",主流文化整合力不强为其提供了"土壤",大学生主体价值选择是其"助推器"。面对非主流文化流行的情景,高校应以科学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来审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提升主流文化的传播效果,巩固主流文化网络话语权,增强学生组织的引领作用,优化校园整体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针对文化对国家利益的影响,从经济方面、社会文化价值以及国家影响力三个层面进行探讨。三者之间既互相影响,又逐层递进。国家首先需要利用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实现文化传播。其次,在精神层面,文化对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主要在于通过文化传播来传达国家对社会理想的实现能力,来获得他者的认同和承认。最后,在经济与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支持下,重视通过文化因素实现和增强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这需要国家对外政策和行为上与其传达的文化理念保持一致;对内进一步以社会广泛认可的文化价值观为标准实现社会理想化生活,以进步的文化理念统领社会经济、政治等各项社会发展事业的和谐和统一,最大程度的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社会主体创造出来的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各种支持系统。人类从事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是人类的基础性的文化活动形式,分为无意创造和刻意创造两种。文化传播是把文化元素从一个地方传布、扩散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分为有文化扩散、文化采借两种形式。文化建设是一种主要由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整个社会的文化引导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轨道上来的文化活动形式,包括正确评估本国民族文化、确立以社会现代化为轴心进行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处理各种文化系统的关系、兴办文化产业和繁荣文化市场等具体操作方法。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建设是人类开展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三种基本文化活动形式。研究人类开展的文化活动形式有利于突出人类在文化创造、传播、应用上的主体性,增强人类在变革文化过程中的自觉意识;为我国发展文化事业提供理论启发,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媒体传播具有传承优秀文化、引导社会舆论、发展文化产业等重要功能。这些功能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媒体传播对吸引社会注意力和引导社会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所传播的信息和内容体现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是促进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媒体传播引导民众、凝聚人心、传播文化,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以及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课程的文化选择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了课程选择的困境,影响着课程的内容、组合和评价.这一困境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课程要服务于意识形态还是促进个人发展;课程内容要传播主流文化知识还是地方文化知识;课程功能是利于社会再生产还是社会流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对这些文化选择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价值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来.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取得了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对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的认识不断深化.本文从文化的价值入手,深入探讨了文化发展中文化的“批判价值维度”和“创造价值维度”,提出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引领;坚持“二为”方向和“三个面向”要求,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主流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主导的地位,所谓的主流文化就是由执政者进行主导、代表着国家发展利益的一种文化,属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和体现。美术创作作为阶段性主流文化的一个主要体现方式,政府宣传的大都为主流文化,则阶段性的美术创作也要从根本上体现出执政政府的理念和意图。美术创作作为主流文化的构成部分,主流文化也可以通过美术创作的方式来进行,主流文化影响下的美术创作具有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这些差异难通过一个单一的因素来进行区别,也无法只存在文化的主流成分,只有二者共同存在,才能够保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对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主流文化和美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相应的阐述,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以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多元文化的发展和更新体现了新的发展趋势。随着多元文化视野的不断更新和创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发展中面临多种挑战。不仅仅是主流文化的淡化、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不同,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和认识也体现不同的发展形势。所以在本文中,在多元文化视野发展形势下,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挑战性问题进行分析,从而给出相关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灰色文化既不同于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也异于与社会完全对立的反文化,而是在价值倾向上介于主文化与反文化之间的一种具有中间质的文化。灰色文化通常披着大众文化的外衣,以不断翻新的形式大肆宣扬、传播低级、庸俗的内容,并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一股泛滥之势,在潜移默化中给社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在大学校园,灰色文化也颇有市场。要杜绝灰色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就要正本清源,净化环境,加强传统文化、经典文化等主流文化与时代气息的结合,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规范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使灰色文化无生存之根基和机会,还校园一个清新干净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现代学校的文化使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创造学习型社会和文化大省、文化立市、文化大区的背景下.现代学校的功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需要重新认识。当代社会正处于重要转型时期.要求现代学校更多地承担传播和创造新文化以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使命。本文以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围绕学校文化建设以及学校如何创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来推动区域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深化.对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姜庆华 《课外阅读》2010,(7):143-143
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班级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班级文化建设。所谓的班级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文化的现象,班级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在社会主流文化、学校教育文化、教师文化的影响下,由班集体中全体成员自己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班级生活方式。班级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中至关重要,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呢?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公众对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感是进行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的重要社会基础,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感对于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对主流价值文化、基本价值原则和主导思想、核心价值理念和信仰、社会主义幸福观等四个方面,对"当今我国主流价值文化"调查问卷中大学生群体的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当代大学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集中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社会文化建设、发展和创新方面,有维护主流文化、批判异质文化、传承优秀文化、整合多元文化和创造先进文化五方面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文化是语文课程对文化选择、整理、提炼而形成的关于语文课程的观念及其活动形态。现代化与科学化,是百年语文课程文化的价值诉求。语文课程是传播社会文化的工具,具有社会语言重建功能与文化创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具有广远的开放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日益加深,多元文化之间的共享性和冲突性并存,显示出传播是文化得以存在的重要形式。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反思文化传播模式,做到精英化与大众化相结合,特色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实现多种传播模式互动的有效机制,从而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的精彩对话。  相似文献   

18.
在多元文化和价值并存的条件下,理解各种文化观念,重建文化秩序是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文化是一种追寻意义的活动,是指导与规范人们行为的实践精神。要理性地分析和把握各种文化观念产生的社会根源,认识到各种文化观念都与一定时代的人们的利益占有与实现方式相关。功利主义文化的盛行造成了社会人心浮躁和价值迷失的严重后果,仁爱互助文化对于功利主义的泛滥可以起到济时纠偏的作用,但根本上只有用道义论文化才能克服与超越功利主义文化。建构文化秩序要注意日常文化、批判性文化和理性文化之间的关系。主流文化是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反映主导政治诉求的文化或观念意识,其本质是理性的、自由的、人道的文化。建构文化秩序还要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主流文化是多元文化存在合理性的背景、前提,是多元文化运行发展的基本框架与边界,主流文化又要不断展开与多元文化的对话与融通。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高校师生员工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一种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表现出开放性、多样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由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组成,三种文化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和互相制衡,支撑并促进着大学校园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所谓大学校园主流文化,指的是在高校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  相似文献   

20.
信息文化是信息社会的主流文化,它是文化与科技整合走向的新兴文化形态。信息文化对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有重要意义,因为从信息文化的特征分析,它有利于全民族文化创作更加繁荣;有利于全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我国以信息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同时,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必须预防信息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伤害和挑战,必须预防信息文化中其它民族语言对中华民族语言的同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