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杜甫是盛唐一位杰出的大诗人,他一生始终孜孜不倦地进行诗歌创作,五十多年的诗歌创作使他形成了一整套对诗歌艺术的深刻见解,丰富了我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宝库。从杜甫的创作态度、继承原则、学习态度、语言追求四个方面来探讨他的诗歌理论可以带给我们今人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白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和杜甫一样,代表了唐代诗歌甚至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生平和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诗歌创作走向了现实主义道路,其诗歌的思想内容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他在诗歌创作上应用了现实主义艺术手法,他的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手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杜甫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诗歌不仅有如屈原那样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而且有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无论是在诗歌创作上,还是在人格精神上,他都不愧“诗圣”的称号。由此杜甫也就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楷模,“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便继承了杜甫的这些精神。他从诗歌传承、诗歌内容、诗歌风格以及人格精神等方面都自觉地向杜甫学习。侯方域的诗歌虽达不到杜甫诗歌艺术的高度,但他取法乎上,又有着天生奔放的才气,因此也不愧为一时名流。  相似文献   

5.
何军 《华章》2012,(10)
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其中,寓居成都草堂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后世诗论家对杜甫入蜀后的诗作极为推崇.在成都草堂的诗作同他的其它时期作品相比较还是独具特色的.本文试图从反映现实、情感抒发、意境创造、诗歌体式和语言运用五个方面论述其草堂诗歌的艺术成就.如果说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历史长河中发挥过承上启下、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的话,那么他在草堂时期的诗歌创作则是他攀上艺术之巅的最后一级台阶.  相似文献   

6.
杜甫的文学思想反映了唐代诗歌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的特色。他总结了盛唐诗歌创作的基本经验,又开启了中唐诗歌创作的先声,从理论上作好了从盛唐到中唐发展的准备。如果说,盛唐的诗歌理论主要是提倡任情率真、质朴自然的话,那么,中唐的诗歌理论的主要倾向则重在讽喻。盛唐追求任情率真、质朴自然,与之相联的是倾向于理想主义,倾向于抒情,倾向于虚,重天赋;中唐重在讽喻,与之相联的是倾向于反映人生,倾向于言志,倾向于实,重功力。杜甫则两者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7.
林纾除在翻译、古文等方面成就斐然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较深造诣。综观林纾主要的诗作及诗论,可以发现,在对古典诗歌的传承、借鉴方面,杜甫对其影响甚深。这种影响,贯穿于林纾一生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具体体现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忧国忧民情怀和现实主义精神的共通、诗歌写作手法上的学习及诗歌理论的形成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杜甫晚年曾在重庆流寓两年有余,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重庆人并不熟悉杜甫的这段经历,对杜甫这段时间的诗歌评价也不高。本文拟就杜甫在重庆的流寓生活和诗歌创作两个方面作一简述,以期大家对此有更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共写诗1400余首,他在长江三峡地区两年多的时间里创作诗歌480首,在艺术质量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鲜于煌教授的新作《诗圣杜甫三峡诗新论》对杜甫的三峡诗歌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对如何全面认识杜甫及其诗歌创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杜甫是一位在诗歌创作上集大成的古代诗人,他提倡并实践着"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创作主张."建安之杰"--曹植就是他最为倾慕的前代诗人.杜甫在多方汲取曹植诗歌艺术传统的同时,更进行了难能可贵的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对曹植诗句及诗歌语言的摹仿学习并更趋臻境,在谋篇布局上对曹植的继承并更胜一筹,以及对曹植诗风的沿袭并更具特色等方面.正是由于杜甫对以曹植为代表的前代诗人有继承更敢于创新,所以才成就了他不朽的诗名.  相似文献   

11.
杜甫作为盛唐伟大诗人,虽没有完整的文学批评专著传世,但纵观整部杜诗,其精深的诗学思想都集中反映在他的诗歌之中。本文通过系统的搜集整理杜甫诗集中的论诗断句并将之纳入到杜甫论诗诗的体系之中,从而完善杜甫的诗学思想,并试图从杜甫对同时代其他诗人诗歌创作及评论中探讨杜甫诗歌的文学批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和杜甫,同为我国唐代诗歌中重要的两位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二者在影响以及风格特色上,又存在着一些差别。本文主要介绍了白居易与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白居易与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真实而深刻地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杜甫之所以能用诗歌折射当时的社会现实,使其诗歌创作登上现实主义的顶峰,除了他的天才博学之外,和他生活的时代以及他个人的遭遇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唐由盛到衰的一个急剧转变  相似文献   

14.
杜甫在诗歌艺术上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博采众长,全面继承了自《诗经》以来我国诗歌创作的优秀传统,不仅众体兼备,而且非常讲究诗歌的表现艺术。宏观而言,他善于学习、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并力求创新,另辟蹊径;微观而言,从语言、意象、艺术技巧方面,他也善于学习前人,推陈出新,对后代作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杜甫对前代诗歌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创新,可以从对面落笔、反笔见妙、以少总多几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陈丽婷 《文教资料》2008,(17):13-14
摘得诗国"诗圣"桂冠的杜甫在文学史上有着不朽的地位,这不仅因为他诗歌创作的伟大成就,也与他伟大的人格精神特别是坚强而执著的进取精神密切相关.杜甫这种伟大的人格精神已经超越了儒家思想自身的价值,是完美的人格与完美的诗歌艺术的最佳结合.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人格精神的伟大民族,所谓的"诗品出于人品"反映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审美心理和习惯.杜甫对儒家思想的恪守与超越形成了自己伟大的人格精神和完美的诗歌艺术,在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时代和儒家思想培育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16.
顾春军 《文教资料》2009,(19):13-15
元稹在诗歌创作上栽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在诗歌创作理论上认同了杜甫的文学观点,他提出了自己的文学观点,但在创作实践上,元稹的作品与理论有一致的地方,也有相悖之处.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心学”的影响下,南宋中后期的大批士人开始以一种“自作主宰”的美学观点来审视处于独立状态下的诗歌创作。在诗歌创作理论和诗歌评点领域,刘辰翁大胆引入了“直致心辞”、“尤贵情真”等诗歌点评标准,并在对杜甫、李贺、王安石等著名诗人的诗歌评点过程中创立了自己独特的诗歌审美方式,为元、明、清及近代的诗歌评点奠定了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是中晚唐诗坛的大家。在创作上,他取得了与李、杜齐名的卓越成就,在诗歌理论方面,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以《与元九书》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论,是他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的理论纲领,也是他前期创作讽谕诗的艺术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就其作为一种艺术理论在我国古典美学史上的由来和影响而言,白居易的诗论又是唐代自陈子昂、杜甫以来,诗歌领域里现实主义同形式主义斗争之集大成的理论总结。在诗歌繁荣的唐代,如果说李、杜的诗作是诗歌创作的不可企及的高峰,那末,元、白的诗论则是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19.
于右任是一位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诗人,他的诗歌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具有深厚的艺术渊源。就古代诗人而言,屈原和杜甫对他影响最大。就诗歌体裁而言,他不仅重视诗词,而且重视散曲,比较全面地继承发扬古代诗词曲创作的优良传统,使自己的诗歌创作呈现出独特的面貌。探讨于右任诗歌的艺术渊源,可以为我们认识现代旧体诗歌创作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提供一个有典型意义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20.
王成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3):16-18,118
朝鲜李瀷与清代赵翼对李白诗歌创作的理论评述包括如下内容:李白诗歌的语言特点,李白的《古风》诗,李白与杜甫、韩愈诗歌的比较等,给我们提供了域内、域外两个诗评视角。对此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拓宽李白诗歌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