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行为古怪而又特别,但大多智力正常甚至超常,进入正常学校学习是他们融入社会的必由之路.了解其特质,寻求并实施适应性策略是教师和家长帮助这类儿童跨越学习困难、更好适应正常学校教学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许多儿童生下来就可能有妨碍他们在学习方面正常发展的某些缺陷。如果父母能尽早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且及时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这些缺陷能够治愈或者改善。最近的研究认为,美国的儿童中大约有十分之一的儿童会有某种程度的学习障碍。玛格丽特·高利克是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儿童学习中心的一位高级精神病学家。她指出儿童的学习障碍有无数原因,如他在学校里或家里情绪低落,教室里过于拥挤,由于儿童有病导致他长时间缺课,或者儿童在听或看的方面有困难。尽管儿童有正常的智力和感觉上的刺激以及大量的教学活动,但是存在的这些问题可能会…  相似文献   

3.
谈低视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北京市盲童学校刘岩华按我国制定的视力标准,矫正视力在0.3到0.05之间为低视力,这样的低视力儿童属于视力残疾儿童。低视儿童在视觉能力方面,远远不同于正常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困难。目前在盲童和正常儿童之间存...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60):40-41
目前中国有一定数量的残疾儿童,为了使有特殊问题的儿童能够正常地接受教育,设立了特殊儿童教育学校。语文是特殊儿童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语文艺术的教学对学生学习语文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使特殊儿童增强与他人沟通和社会适应能力。文章针对特殊学校的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小学语文知识的讲解。  相似文献   

5.
学校心理学与学习不良儿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心理学研究5~18岁身心有缺陷和学习困难的“问题”儿童与青少年,学习不良儿童是其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学校心理学的发展为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方法,学习不良儿童的评价、鉴别、诊断,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教育干预措施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同时我国特殊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充分发挥特殊学校的骨干作用,以大量的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发展格局。。随班就读”的基本思路是:将适合的残疾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在普通中小学正常班级中接受教育,让特殊儿童与正常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因此,它对特殊学生的双向交流,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陷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7.
马军 《宣武教育》2004,(3):19-20,33
当前听残儿童进入普通学校与正常学生一道学习时,便会出现学习能力的差异与个性差异,怎样在集体教学中照顾听残学生特点和差异,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充分的发展,回归主流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是当前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就是在普通学校的正常班级里招收少量的(1~3名)智障儿童随班学习的一种培智教育的办学形式。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发展培智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随班就读不仅仅是将智障儿童放在普通的班里,不是简单地把智障儿童与同龄的正常儿童放在一起学习和活动,而是要教师根据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给予特别的教学和辅  相似文献   

9.
学习障碍儿童虽然智力正常,没有身体缺陷,却无法像同龄人一样顺利完成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学习活动,属于特殊教育对象之一。以往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研究常常专注于如何进行学校中的补救教学,忽略了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从生态评估及环境支持的视角出发,对学习障碍儿童在学校、家庭及社区等环境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学校、家庭和社区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10.
儿童学习困难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本研究在系统地分析学习困难儿童的概念、成因、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干预策略,为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儿童身心发展来剖析儿童的“学习权利”,将其划分为三种向度:指向具有从事学习这一活动的权利;指向具有选择和决定学习目的、内容以及学习途径和手段的权利;指向具有表达自己如何学习的权利。并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大可能地尊重儿童学习权利实质上是一种“在学习中的权利”。为此,教师应该尊重儿童特有的学习意向,允许儿童开放自己的学习路径,宽容地对待儿童的“抵抗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学校的学习困难儿童大体相当于我国所说的学习上的差生。根据加拿大学者的阐述,学习困难儿童是指那些不能灵活地从黑板到笔记本迁移知识的儿童,是指那些难以形成某种运动技能的儿童,是指那些在阅读和语言表达上存在障碍的儿童……总之,这些儿童大脑发育正常,并基本上具有健全的人格,但在知识掌握和技能迁移方面存在着一定障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学校的学习困难儿童大体相当于我国所说的学习上的差生。根据加拿大学者的阐述、学习困难儿童是指那些不能灵活地从黑板到笔记本迁移知识的儿童,是指那些难以形成某种运动技能的儿童,是指那些在阅读和语言表达上存在障碍的儿童……总之,这些儿童大脑发育正常,并基本上具有健全的人格,但在知识掌握和技能迁移方面存在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学校仍是所有孩子(智力正常的与非正常的、心理健康的与不健康的等)一起学习,当心理病态的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难以与正常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相区别,就使得老师可能找不到准确的应对方法。心理不健康孩子,如:“儿童多动症”患者,其行为受压抑,可能产生攻击行为;“性格孤僻”的儿童,  相似文献   

15.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余珍有编译目前,在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同需要的儿童。以往被正常学校拒之门外,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的特殊需要儿童也逐渐走进正常儿童的教室。这里所说的特殊需要儿童,既包括有生理、心理障碍的儿童,也包括高...  相似文献   

16.
赵拓 《教育导刊》2001,(2):56-57
学习困难儿童,又称“学业不良儿童”,俗称“差生”、“后进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儿童。这类儿童在普通中小学中约占8%-12%,是介于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之间的特殊群体。这类儿童虽然有生理或心理发展障碍,但属于正常范围,他们表现出的学习困难只是方面性或阶段性,经过特殊的教育方式、方法或手段,可以减轻甚至完全消除他们的学习困难,从而促进他们心理与学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习困难儿童,又称“学业不良儿童”,俗称“差生”、“后进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儿童。这类儿童在普通中小学中约占8%-12%,是介于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之间的特殊群体。这类儿童虽然有生理或心理发展障碍,但属于正常范围,他们表现出的学习困难只是方面性或阶段性,经过特殊的教育方式、方法或手段,可以减轻甚至完全消除他们的学习困难,从而促进他们心理与学业的良好发展。“差生”是最令教师“头痛”的,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提高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效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与研…  相似文献   

18.
儿童学习不良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在系统分析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交往,自我概念,社会行为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学习困难儿童进行归因训练和心理辅导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习障碍儿童绝大多数在普通学校普通班接受教育,但目前学校对这部分儿童的教育处于缺失状态,不少教师对学习障碍知之甚少,不能及时、正确、科学地进行教育干预。普通班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应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为主体,干预要涉及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干预策略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个别化教育为关键。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