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学校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语文智能 1.语文能力是语言能力与语言相关能力的总和语言能力不等同于语文能力,而且,语言能力还不等于语言相关的能力,与语言相关的能力比语言能力的外延广,因此,语文能力是语言能力以及与语言相关能力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明确了语文教育的"一个中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点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此,巢宗琪先生作了注解:"‘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何谓语文素养呢?它是指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4.
"语文"的"文",指的是书面语言,语文课是语言课.语言学家介入语文教育,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学语言必须读文学,但读文学不等于学文学而是学语言.把语文课当作文学课来处理,不仅不符合大众对于语文能力的需要,而且也有悖个体语言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语言经验是个人从学习到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的体验和积累。语文教育过程是语言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而不仅是知识的记忆,语文教育的目标在于以较高的效率促进这一过程。然而现代语文教育在材料上脱离学生的语言经验和社会生活,教学不以学生为中心,脱离了以语言能力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的本意。  相似文献   

6.
人的存在是语言的存在,语文教育应以人的语言存在为出发点,用科学语言、道德语言和文学语言去丰富学生的语言存在,从而达到对学生人格的提升。语言是语文教育的内容,只有在正确的语言观的指导下,才能发挥语言对提升学生人格的作用。语言交往能力是人的语言存在的延伸与外化,语言交往能力和人的语言存在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全面的人的观念、正确的语言观和能力观是确立和实现语文教育目的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学生初步具有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语言能力是指正确掌握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能力;言语能力是指正确运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听、说、读、写和思考的能力。这个目标的落脚点是应用,让学生能读会写。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的性质不是工具的性质,“工具论”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语言素质教育应是语文教育的聚焦点。语文是以培养学生语言素质为主要目的的一门人文学科。文章分析了语言素质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基本要素,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语言素质与思想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等多方面内容的教育,但比较起来,语言教育是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这是因为对于多数人来说,语言能力不仅是文字、文章、文学多种能力的基础和起点,也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文字、文章、文学是语言的固化和进一步发展,也是语言进化的桥梁。在语文教育中,文字、文章、文学是实现语言教育的手段,而语言教育又是前三者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杨春 《考试周刊》2014,(76):47-4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语文学习运用能力直接关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往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魅力,在语文课堂上能熟练运用语文知识,既有规范性又有生动的感情融入其中,让学生对启蒙小学语文教育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其主要的任务。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组织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不要受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限制,应该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全语言教育是近年来语言教育界较为重要的一种理论思潮。其主要观点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肢解,语言应当回归真实世界,全语言教育尊重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去学习整体的语言,全语言教育强调语言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也是学习的工具。而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一门很重要的工具学科。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语文知识的相加,而是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体现全语言的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应该是完整的、全面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应设置与语言发展相适应的环境,语文教学应与其他科目学习相整合。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应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语言是学生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来建构的。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生认识水平、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语言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何写好作文,如何让学生在写作中真正发挥自己的语言功能,学生说话能力在语文能力结构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语文作文教学中说话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可以更好地发挥语言学科的工具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对于写作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本文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结合实际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语文素养”是指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情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只是普高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同样也是职高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运用是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的最直观的反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极大地影响了小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培养。本文中笔者根据缺乏语言活力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现状,并结合语文学科的特性,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修养等。《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认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语文与实施教学呢?叶圣陶先生将语文的含义理解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概念表述得十分明确: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语文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方面。语文是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科。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承担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任务,语文能力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可见语言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要从语言切入,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所以学习语言还要落实到思维训练上,思维流畅了,思想就明朗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它是指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一种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  相似文献   

20.
李冠良 《广西教育》2011,(26):38-39
随着网络语言和英语等外语的影响,汉语言文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语文能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语言训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和前提,重视初中学生的语言训练,指导学生识记祖国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