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历史上的新加坡是一个严重腐败的国家,建国后新加坡政府围绕反腐倡廉而建设了一套完善的政策和体系,把新加坡变为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之一。它具有独立的反腐败机构、严格的反腐败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公务员制度和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等对于防治腐败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作用。在新加坡的人口结构中,华人的比重占据了74.2%,作为同样在儒家思想影响之下的新加坡,由一个贪腐较为严重的国家转变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之一,新加坡的反腐败经验对我国的廉政建设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公示个人财产是很有效的反腐手段法国哲学家卢梭说:"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没人违法,没有官员滥用职权,那么,无论法律还是官员,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公务员不是天使,他们也会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人们意识到了腐败对宪法秩序和民主社会价值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众多国家相继出台了反腐败法,确立了用民主方式反腐败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透明国际推出的腐败排行榜中,北欧、西欧、北美、澳洲地区以及亚洲的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属于廉洁的国家(地区),我国则属于腐败较为严重的国家。这些廉洁国家在权力监督和廉政制度建设、廉政立法、廉政执法、反腐机构设置等方面所积累的成功的历史经验,对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种种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同以往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及别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转型期的腐败问题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主要包括:腐败问题的波及面十分广泛,横跨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各个领域;腐败问题出现了某种固化现象,并对社会结构的进一步演化具有某种消极的影响;群体性腐败色彩明显,给反腐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腐败问题与鼓励试错的改革背景交织在一起,有时会借试错(探索)的名义和理由出现甚至是扩张起来。反腐败的有效途径在于标本兼治。治本性的反腐败至关重要:能够确保反腐败不陷入歧路;能够巩固治标性反腐败的成果。治标性的反腐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对腐败问题不断保持一种压力和声势;能够积小胜为大胜;能够为法治社会的建立进行有效的铺垫。  相似文献   

5.
惩治贪官是全球所有国家的共识,其主要依据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它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关于治理腐败犯罪的最完整、最全面而又具有广泛性、创新性的国际公约,并奠定了各国打击腐败犯罪的国际法基础。我国也已基本建立反腐败法律体系,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鉴,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腐败法律制度,一是要制定《反腐败法典》,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反腐败法律体系;二是强化预防腐败的制度,从源头上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三是加大对腐败的打击力度,完善惩治腐败的刑事法律;四是坚持程序正义,加强反腐败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6.
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金融账户实名制、现金交易限制制度及公职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是当前我国构建反腐败机制的源头性制度,针对我国目前严峻的反腐败形势,上述四个制度在我国建立和健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十分明显,同时,还必须建立健全惩治预防腐败体系的辅助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如何制约腐败,并从根本上祛除执政党肌体上的这一毒瘤,是反腐败工作中的关键。制度缺失是滋生权力腐败的根本原因。必须建立严密的权力制约制度、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完善的腐败惩处制度和反腐败教育制度才能从根源上遏止腐败产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8.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事。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要彻底改变此种局面,必须加强对反腐倡廉教育和制度建设的实效性进行研究和评估,推广和建立有效的反腐倡廉教育方式与方法,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把反腐倡廉教育和制度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多头并举。  相似文献   

9.
科技在反腐败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抑制腐败动机、减少腐败机会、打击腐败行为。但科技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科技反腐本身有其局限与负面影响,并存在过分重视科技应用而忽视制度建设的风险。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地区之间的"技术鸿沟";提升科技在反腐败工作中的适应性;建立反腐舆情监测系统;在全社会推广电子货币技术,为公民设置信用保障号码,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犯罪控制模式由"国家本位"向"国家·社会"双本位模式的演变,是现代国家犯罪控制机制的必然选择.社会参与原则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倡导的预防性反腐败政策五项原则之一,对腐败犯罪的预防与惩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基于审计的腐败发现、防御与治理功能,审计被多项区域性、国际性反腐败公约列为腐败治理的积极性预防措施.社会审计法律制度是中国审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腐败的预防与控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社会审计权理论为指导完善社会审计法律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微博反腐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如信息泛滥、缺乏理性、官方与民间反腐合作不充分等局限性,用好微博反腐对我国反腐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可以从建立微博反腐信息库、微博反腐自律组织、主动与被动反腐联合出击等方面入手,尽最大可能发挥微博反腐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2.
网络反腐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组成部分在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拓展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方式;二是弥补了传统制度反腐的不足;三是推动了廉政文化建设;四是推进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反腐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意义重大,然而,从早期的思想反腐到后来的制度反腐,虽然做出过不少努力,效果却并不显著,究其实,是没有按照人性化的要求进行。对此,本文从对政府官员的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得到符合人性化的反腐思路。  相似文献   

14.
网络作为公民反腐的新阵地,有利于公民行使对政府及其官员的批评建议等个人权利,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增强。我国网络反腐中的公民参与仍存在着一些公民参与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宜采取以下对策加以完善:提高公民参与素质;完善网络反腐的相关制度;政府积极推动官方网站建设,加强其和民间反腐网站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网络反腐:腐败治理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我国以往治理腐败的历程可以发现,单纯依靠制度创新来防范腐败行为,在反腐败实践中已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一种新的治理腐败模式一网络反腐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网络反腐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更是增强广大公众民主参与意识的现实需要。网络腐败由于其自身的各种特点,决定它必将成为新时期的反腐利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廉政制度经历了恢复与重建、健全与深化和不断完善与逐步形成体系的历史过程。我国的廉政制度建设具有鲜明的特点:方向是正确的,是沿着制度变迁的自身逻辑发展的。国家制度的建设和党的廉政制度建设相辅相成,成为中国长治久安的制度基础,共同构筑了中国反腐倡廉的模式和体系。其过程是一个自觉的、主动的过程,反映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其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国家廉政模式和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始终注重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政治优势,创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微博作为反腐的新形式越来越受到政府、媒体和学者们的密切关注.正是因为微博自身特殊的运行机理以及民众对于腐败行为零容忍造就了当前微博反腐的激亢.然而究其本质,“微博反腐”不过是“反腐微博”,微博反腐具有偶发性、挂一漏万,反腐信息同样适用丛林法则.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博弈是微博反腐的致命伤,被誉为“反腐利器”的微博并没有媒体宣传那般神奇.只有弱化举报的不实追究,强化调查结果公开,让渡官员的隐私权,保障民众的监督权,推进财产公示制度,治腐才能真正提速.  相似文献   

18.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建立廉政政府、廉政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在部分地方进行试点,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能否取得实效,能否在全国全面深入地推进,关键在于这项工作是否得到真正落实。因此,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进行评价,并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评价和修正体系两个方面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科学推进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对于增强党和政府的威信,提高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20.
因曾经担任党的组织部长及纪委书记的职务,陈云有着丰富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经验,他关于腐败危险性的认识也因此更为深刻。陈云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与实践呈现出典型的刚柔相济的特征,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当前要增强反腐倡廉的实效性,必须要刚柔相济,构建反腐倡廉合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