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开发了一种水合物法分离甲烷-乙烯混合气体的新技术,利用选择性热力学促进剂THF对C1、C2气体的选择性增溶作用来提高它们的水合分离效率,并系统地测定了(CH4 C2H4 THF H2O)体系气-水合物相平衡实验数据,考察了温度、初始压力、初始气液比对(CH4 C2H4)气体混合物分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无水YCl3与 1-环戊烷基取代茚基锂以 1/2的摩尔比在四氢呋喃 (THF)中反应合成了二 ( 1-环戊烷基取代茚基 )钇的氯化物 ( 1-C5H9C9H6 ) 2 Y( μ -Cl) 2 Li(THF) 2 ,产物经过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环戊烷基取代茚基钇的氯化物 ( 1-C5H9C9H6 ) 2 Y( μ -Cl) 2 Li(THF) 2 与碱金属胺盐的复分解反应 ,合成了新的取代茚基稀土胺化物 ( 1-C5H9C9H6 ) 2 YN(SiMe3) 2 产物经元素分析和1HNMR的表征  相似文献   

3.
吸收和精馏属于化工基础传质过程的两个单元操作,它们有相同地方,现就不同之处作如下比较。 一,两操作的原理及装置流程 吸收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它是利用吸收质(气体)在吸收剂(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而进行分离提纯气体混合物的,一般要用的方法为(1)喷淋式;(2)鼓泡式;(3)膜式;在吸收塔内用逆流操作进行。吸收流程主要有:(1)单程吸收;(2)循环吸收;(3)吸收与解吸的结合;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选择。 精馏(蒸馏)都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性不同,加热混合物,使之部分气化部分冷凝,从而使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单元操作,蒸馏只作初步分离。对于二组分连续精馏,其流程为塔釜加热器、塔身、塔顶冷凝器三部组成,塔身内某截面上的回流液x_i≈x_f时,此截面为加料口位置。经过塔身内多次部分气化部分冷凝过程后,可在塔顶得到较纯的轻组分物质(易挥发的组分)。  相似文献   

4.
1制取物质常用下列方法制取常见的气体或弱酸。(1)H2:Zn H2SO4=ZnSO4 H2↑(2)H2S:FeS H2SO4=FeSO4 H2↑(3)SO2:Na2SO3 H2SO4(中等浓度)=Na2SO4 SO2↑ H2O(4)HCl:NaCl H2SO4(浓)微热NaHSO4 HCl↑2NaCl H2SO4(浓)强热Na2SO4 2HCl↑(5)HF:CaF2 H2SO4(浓)铅皿CaSO4 2HF↑(6)Cl2:2Na  相似文献   

5.
《化学考试大纲》要求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进而解决化学问题,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以数学知识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略谈几例·一、平均值的应用平均值法就是根据两组分物质的某种平均值来推断两物质范围的解题方法,所依据的数学原理是:xA相似文献   

6.
题型示例一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例 1】 某温度下 ,某气态烃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共7L ,充分燃烧后将生成的气体混合物通过浓硫酸 ,气体体积减少至 4L(温度不变 ) ,则该烃不可能是A .甲烷 B .乙烯 C .丙炔 D .1 ,3 -丁二烯解析 :气态烃充分燃烧与燃烧后生成的水被浓硫酸吸收 ,都将造成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气态烃(CxHy)充分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如下 :CxHy+ (x+ y4)O2 xCO2 + y2 H2 O  △V  1x + y4x y4+ 1   (说明 :水已被浓硫酸吸收 )以反应过程的体积变化作为计算依据 ,∵剩余的气体中可能有过量的氧气∴建立的方程…  相似文献   

7.
由于 Na2 CO3/Al2 O3吸收剂的活性成分 Na2 CO3与 CO2反应活性较低,选用 TiO2作为掺杂剂,采用浸渍法将其添加到 Na2 CO3/Al2 O3吸收剂中进行改性,研制一种新型具有高反应活性的钠基固体吸收剂。利用小型流化床反应器进行了14次循环脱碳/再生试验,并对吸收剂进行了 XRD 和氮吸附表征。结果表明:掺杂 TiO2后,吸收剂与 CO2的反应速率加快,特别是在碳酸化反应的前10 min 内;反应前后除 TiO2外无其他含 Ti 化合物生成;碳酸化反应产物为 NaHCO3和 Na5 H3(CO3)4;14次循环反应后吸收剂仍保持稳定的微观结构。采用 XPS 和 FTIR 分析了 TiO2对 Na2 CO3/Al2 O3吸收剂脱碳特性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8.
检验或验证某混合气体中含有H2、H2O、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主要考点之一,此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包含有试剂的选择、气体的吸收(含气体的净化与干燥)、气体的检验或验证的顺序、气体的吸收与检验装置的选择以及尾气对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实验探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检验或验证某混合气体中含有H2、H2O、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主要考点之一,此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包含有试剂的选择、气体的吸收(含气体的净化与干燥)、气体的检验或验证的顺序、气体的吸收与检验装置的选择以及尾气对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实验探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个新的离子型化合物[Fe(CN)6·(PhCH2NC9H7)4·KCl·H2O]·5H2O.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068(7)A,b=11.139(7)A,c=14.837(9)A,α=76.724(8)°,β=81.499(8)°,γ=68.537(7)°,V=1652.9(17)A3,Mr=1275.74,Z=1,Dc=1.282Mg.m-3,F(000)=668,吸收系数μ=0.391mm-1,最终偏离因子R1=0.0623,wR2=0.1582.化合物的基本单元是由4个(PhCH2N+C9H7)离子、一个[Fe(CN)6]4-离子、一个水合氯化钾分子及5个水分子组成.由结构分析结果可知,[Fe(CN)6]4-通过氢键相互联接,而(PhCH2N+C9H7)和[Fe(CN)6]4-离子是靠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1.
电导法测定醋酸在H2O和THF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导法测定了醋酸在不同温度时和不同浓度下在H2O和THF混合溶剂中的电导丰,应用Debye-Hucker和OsagerFalkenhangen公式计算了醋酸在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并讨论了温度和浓度对电解质活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ed a novel method for the facile and efficient one-pot synthesis of 2-arylbenzoxazoles, which oxygen atmosphere with anhydrous tetrahydrofuran (THF) as solvent or in solvent-free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ould bring excellent yields as high as 96%. THF was proven to be the best choice among several solvents screened and the reaction was tolerated with a variety of aromatic aldehydes possessing electron-donating or withdrawing groups.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method lie in catalytic process using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ly benign dioxygen as oxidant.  相似文献   

13.
苄基取代茚基二价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水EuCl3与1—苄基茚基钾在四氢呋喃(THF)中以1/2的摩尔比反应,尔后用Na/K合金原位进行还原,得到了一种新的中性的二(1—苄基茚基)稀土Ⅱ配合物(1—PhCH2C9H6)2Eu(THF)2;而用SmI2与1—苄基茚基钾在THF中以1/2的摩尔比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苄基取代茚基稀土二价配合物(1—PhCH2C9H6)2Sm(THE)2,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的表征。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C2 chiral 1 ,1’ bi 2 naphthol 1occupiesapositionofprimeimportanceinawiderangeofenantioselectivereactions.Itplaysanimportantroleinasymmetricsyntheseswithveryhighen antiomericpurity.Relevantliteraturereportsseveralmethodsforthepreparationofoptical…  相似文献   

15.
An improved method for preparing enantiomerically pure 1,1′-bi-2-naphthols is described. 1,1′-bi-2-naphthol boric anhydride was generated from the reaction of racemic 1,1′-bi-2-naphthol and boric anhydride. Its two diastereoisomers, could be efficiently separated in THF using (L)-proline as the resolving agent. Treatment in three successive steps yielded 79% and 74% enantiomerically pure (S)-and (R)-1,1′-bi-2-naphtho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新型二甲撑桥联茂基轻稀土氯化物的合成,首先通过环戊二烯钠与1,2-二溴乙烷在四氢呋喃中发生反应形成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随后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与金属钠作用使其转化成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二钠盐,无水三氯化稀土LnCl3(Ln=Pr,Nd)与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二钠盐NaC5H4CH2CH2C5H4Na以1:1摩尔比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反应得到新型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基轻稀土氯化物(C5H4CH2CH2C5H4)LnCl·THF(Ln=Pr,Nd),产物经元素分析和红外分析的表征。  相似文献   

17.
以H3 PW12 O40/TiO2-SiO2为催化剂,取代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衍生物.探讨了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固定取代苯甲醛的用量为0.04 mol和无水乙醇的量为15 mL的情况下,n(取代苯甲醛)∶n(乙酰乙酸乙酯)∶n(尿素)=1∶1.0∶1.5,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75 min,分别以对羟基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茴香醛、4-氯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分别代替苯甲醛,产品收率为35.0%-89.2%.催化剂和合成产品分别采用IR, XRD和1 H NMR, IR, MS手段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二溴蒽和苯乙酮为原料,通过Sonogashira钯催化偶联反应,四氢呋喃和二乙胺混合溶剂作为偶联反应溶剂,以较高的收率获得了标题化合物,且运用IR,UV,熔点等手段进行了结构鉴定,并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C6H6C lNO3S)2(H2O)2,测定了其结构.晶体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5.8626(8),b=11.7993(17),c=12.7680(18),α=88.286(2)°,β=87.534(2)°,γ=84.121(2)°,V=877.5(2)3,Z=2,Dc=1.708 mg/m3,Rgt(F)=0.0418,wR2(F2)=0.0974,F(000)=464,数据完整度为99.3%,标题化合物含有3种氢键,形成一种三维网状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